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肿瘤
  • 3篇血硒
  • 3篇原发性
  • 3篇硒水平
  • 3篇肝癌
  • 3篇肝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血硒水平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原发性肝癌患...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全血
  • 2篇胃肿瘤
  • 2篇恶性
  • 2篇肝肿瘤
  • 2篇癌组织
  • 1篇血液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林奕中
  • 4篇朱少立
  • 4篇杨容甫
  • 3篇周志伟
  • 3篇陈映波
  • 3篇郭荣平
  • 2篇黄家琛
  • 2篇詹友庆
  • 2篇梅承恩
  • 2篇冯公侃
  • 1篇戴宇平
  • 1篇李国辉
  • 1篇梅骅
  • 1篇秦自科
  • 1篇张亚奇
  • 1篇林素暇
  • 1篇吴秋良
  • 1篇李锦清
  • 1篇万德森
  • 1篇陈功

传媒

  • 5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大...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3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GI和胃镜诊断率分别为31.5%和44.4%;手术切除率为88.9%,比本院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其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7%、51.1%和30.7%。结论:掌握本病GI的特点及胃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治疗上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以提高本病生存率。
陈映波林奕中邵建永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瘤恶性
结直肠癌组织CEA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189例结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情况(强度及方式),分析组织CEA与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重点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材料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189例结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强度和方式...
陈功万德森林奕中詹友庆潘志忠周志伟陈映波侯景辉林素暇吴秋良
文献传递
肝癌患者术前、术后全血硒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1997年
目的:探讨肝癌不同临床分期术前、术后全血硒含量与预后关系。方法:采用2、3-二氨基苯荧光测定全血硒含量,并用寿命表计算。结果:1990年5月至1992年5月收集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全血硒的含量(0.117±0.025μg/ml)比健康人74例的含量(0.130±0.023μg/ml)偏低(P<0.2);经治疗后3年以上生存20例,占44.4%,在术前或术后全血硒的含量比生存3年以下(25例)偏高(P<0.2);除无伴肝硬化肝癌生存3年以上(5例)术前或术后含量比3年以下(2例)有明显增高(P<0.05)外,小肝癌、巨大肝癌、伴中重度肝硬化肝癌分别在生存3年以上术前后血硒含量比3年以下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小肝癌血硒含量比巨大肝癌有明显增高,小肝癌3年生存率76.9%,巨大肝癌生存率仅占7.9%;无伴肝硬化肝癌血硒含量比伴中重度肝硬化明显增高,前者3年生存率为71.4%,后者生存率30.8%。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后血硒含量接近健康人的水平预后较好,患者比健康人水平越低预后较差。
林奕中陈功曾庆生曾庆生
关键词:手术前全血硒预后
48例隐睾的癌变
1989年
我院自1964年4月~1982年10月共收治睾丸恶性肿留151例,其中隐睾48例:46例隐睾发生癌变,占睾丸恶性肿癌30%,另2例隐睾对侧睾丸发生畸胎癌。现报导如下,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林奕中朱少立占友庆张亚奇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手术隐睾癌变
肝癌患者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硒水平的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1990年5月至1992年5月收集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其中男49例,女3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7.5岁。采用2,3——二氨基苯荧光测定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与健康人全血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l17±0.025μtg/ml)比健康人74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30±0.023μg/ml)。偏低(P\0.2),而小肝癌15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O.123+0.028μg/ml)比浸润型巨大肝癌10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098±O.023μg/ml)有明显的增加(p<0.05)。无肝硬化的肝癌病人7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29土0.05μg/ml比中重度肝硬化的肝癌病人16例全血硒的含量(平均值0.109±0.033μg/ml)有明显的增加(P\0.05);肝癌病织硒的含量(平均值O.308±0.114μg/克)比癌旁组织硒的含量(平均值0.474±0.146μg/g)有非常显著的减少(P<0.001),表明肝癌患者的全血、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硒的含量与临床分期和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有相关。
林奕中朱少立郭荣平杨容甫
关键词:肝肿瘤癌组织
睾丸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附157例报告被引量:1
1993年
1964年3月至1985年3月我院共收治经病理证实为睾丸恶性肿瘤157例,年龄1—70岁,其中20—49岁占81.6%;生殖细胞瘤占93.7%,非生殖细胞瘤占6.3%;通过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精原细胞瘤的效果比非精原细胞瘤好;Ⅰ期的疗效比Ⅱ期以上好;隐睾的疗效比非隐睾好;综合治疗比单纯性手术疗效好,特别是术后加放疗、化疗对精原细胞瘤患者较有效,最长生存20年以上;20~39岁组比其它年龄组可能疗效好;病程的长短和肿瘤的大小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林奕中朱少立李永茂
关键词:睾丸肿瘤
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联合腹腔内化疗、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27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侵犯浆膜面胃肠道肿瘤伴有广泛腹膜种植、腹水患者,12例于姑息性切除术后7d,用5-FU800mg/m2,DDP60mg/m2,NS1500ml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每个月1次,连续3~6次,同时应用全身辅助化疗(观察组);另15例姑息性切除术后单纯应用全身辅助化疗(对照组),27例患者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内化疗、热疗对肿瘤腹膜种植、腹水的控制有肯定近期效果,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12例中有6例生存1年以上,而对照组只有2例生存1年以上。结论 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安全。
陈映波周志伟林奕中
关键词:腹腔内化疗腹膜种植胃肠道胃肿瘤
55例滑膜肉瘤的治疗分析
1993年
我院自1962年12月至1984年12月收治滑膜肉瘤55例,失访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35岁。男36例,女19例,男:女=1.9:1。通过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广泛性切除和术后放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上皮或纤维型滑膜肉瘤对放疗有明显效果;病程,复发时间的长短,肿瘤的部位与疗效都无明显差异。但年龄越大,肿瘤越小其疗效就越好。临床Ⅰ~Ⅱ期比Ⅲ~Ⅳ期的病人疗效要好。
林奕中郭荣平李国辉
关键词:滑膜肉瘤放射疗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硒水平被引量:4
1994年
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硒,由于它的抑癌防癌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硒富集于肝、肾、胰等脏器,当肝脏发生癌变时,患者的血硒水平自然会受到影响,但是否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癌的肝内转移等因素相关,则尚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本文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分析法,测定了104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和74例正常人的全血硒水平.他们的血硒水平((?)+SD)分别为0.113±0.025,0.130±0.023μg/mL。
杨容甫林奕中朱少立黄家琛梅承恩冯公侃郑国珊
关键词:肝肿瘤血液原发性
BCG-CWS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卡介苗细胞壁骨架 (BCG CWS) +白细胞介素 2 (IL 2 )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5 6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8例。分别采用BCG CWS加IL 2和单用丝裂霉素C(MMC)进行膀胱灌注。 结果  5 6例随访 12~ 30个月 ,平均 2 2 .9个月。BCG CWS +IL 2组有 1例肿瘤复发 ,MMC组有 5例肿瘤复发 ,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MMC灌注组的毒副反应较BCG CWS +IL 2组多。 结论 BCG CWS联合IL 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 ,副反应少 ,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秦自科梅骅戴宇平林奕中周志伟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白细胞介素2膀胱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