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汝觅禄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血肿
  • 3篇显微解剖
  • 3篇出血
  • 3篇穿通
  • 2篇神经内镜
  • 2篇手术
  • 2篇水肿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膜下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水肿
  • 2篇脑损伤
  • 2篇内镜
  • 2篇减压术
  • 2篇高血压
  • 2篇穿通支
  • 2篇大脑
  • 2篇大脑前动脉

机构

  • 10篇天水市第一人...
  • 3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4篇汝觅禄
  • 6篇王清平
  • 5篇赵自育
  • 4篇吴浩
  • 4篇文斌
  • 3篇冯康
  • 3篇高俊玮
  • 3篇任海军
  • 3篇巩麦林
  • 1篇王建伟
  • 1篇王建伟
  • 1篇侯博儒
  • 1篇张伟
  • 1篇王健伟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1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昏迷时间、苏醒率,以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1%(64/89),治疗组为85.56%(7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GO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苏醒率为78.89%(71/90),对照组为67.42%(60/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为(7.02±1.24) d,对照组为(9.56±0.9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GOS评分、Barthel指数及苏醒率,缩短昏迷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汝觅禄冯康王清平吴浩赵自育胥文德
关键词:昏迷补阳还五汤内服穴位贴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年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21年7至2023年7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各2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术前影像三维重建,评估血管神经的关系,然后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术前采用影像三维重建评估术区神经、血管的关系,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将更好,安全性更高,可有效改善面肌痉挛强度,临床可应用。
汝觅禄赵自育张伟文斌牛祥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重型颅脑损伤98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30d,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愈显率为58.9%,伤残率为41.0%;对照组分别为44.2%、54.8%,两组愈显率和伤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愈显率为78.7%,伤残率为20.2%;对照组分别为65.0%、34.0%,两组愈显率、伤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GCS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结合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王清平汝觅禄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
水分离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系脑挫裂伤、脑皮层动静脉出血或桥静脉撕裂所致。因其伤后病情变化急剧,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较差,故病残率、死亡率较高。在手术治疗时如何减少病残率、死亡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难点问题。据文献报道,急性硬膜下血肿致死率高达20%-50%”。
汝觅禄王清平冯康胥文德赵自育吴浩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内减压术代替去骨瓣外减压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行大骨瓣开颅内减压术的手术疗效及优点。方法将90例PADBS患者按照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去大骨瓣外减压术(去大骨瓣外减压组)和大骨瓣开颅内减压术(大骨瓣开颅内减压组),每组45例。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判预后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GOS评定,去大骨瓣外减压组良好、轻残26例(57.8%),重残、植物生存状态、死亡19例(42.2%);大骨瓣开颅内减压组分别为24例(53.3%)和21例(46.7%)。两组重残、植物生存状态、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88,P〉0.05)。大骨瓣开颅内减压组术后癫痫、脑积水、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率较去大骨瓣外减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BS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内减压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减压效果,降低了部分去大骨瓣外减压术后的并发症。大骨瓣开颅内减压术可以代替大部分去骨瓣外减压术,但必须根据术中情况灵活应用。
王清平汝觅禄
关键词:脑水肿减压术
经翼点入路大脑前动脉A1段和前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大脑前动脉(ACA)A1段和前交通动脉(AcoA)及其穿支数目、走行、分布区域。方法10例成人尸体头颅,经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显微镜下观察ACA的A1段和AcoA发出穿支的部位、走行、数目及分布区域。结果翼点入路可以很好暴露ACA的A1段和AcoA及其穿支。A1穿支包括回返动脉、前穿动脉、丘脑下部穿通支。AcoA穿支均起自后壁和上壁,平均3.2支,止于下丘脑前部视交叉背面和前穿质。结论经翼点入路观察到了ACA的A1段和AcoA及其穿支的解剖结构。
巩麦林任海军高俊玮汝觅禄王建伟侯博儒
关键词:翼点入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因素及防治手段
2021年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后脑水肿的因素,探讨改善脑水肿的措施。方法:回顾126例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是否脑疝、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血压控制情况、血肿残留量、术区填塞明胶海绵数量等相关因素与术后脑水肿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与术后脑水肿无相关性(P>0.05),术前脑疝、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大于12 h、术后血压控制不佳、血肿残留较多,术区大量填塞明胶海绵为影响HICH患者内镜手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实施早期手术、彻底清除血肿、严密止血、积极控制血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汝觅禄滑鑫冯康王清平吴浩胥文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脑水肿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T、ET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胃肠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RIA)检测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5、7、10天空腹血浆神经降压素(NT)、内皮素(ET),同时观察胃肠黏膜损伤情况。发现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T水平早期升高,随之迅速下降,恢复期逐渐上升;ET水平开始升高,继而下降,再次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相同时点血浆NT、ET水平差异明显(P均<0.05),且均与胃肠黏膜损伤及GCS评分相关。认为血浆NT、ET水平反映了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二者在伤后的急性胃肠黏膜损伤发生及胃肠黏膜保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建伟任海军高俊玮汝觅禄巩麦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降压素内皮素
手术治疗侧裂区脑挫伤伴血肿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1年
分析手术治疗侧裂区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回顾性分析110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血肿的临床资料,手术1年后随访,GOS评分分析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脑疝、侧裂静脉损伤、未去除骨瓣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标准外伤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挽救侧裂区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前GCS评分、术前是否脑疝、是否存在侧裂静脉损伤、术后是否去除骨瓣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汝觅禄滑鑫王清平文斌
关键词:手术血肿预后
神经内镜技术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天水市某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5.91±2.18)d及(75.66±19.21)min,短于对照组的(18.02±1.89)d及(155.41±24.5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2.14±15.61)m L,少于对照组的(328.01±15.2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7.43±14.35)%及(87.17±1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ADL1所占比例为29.14%,高于对照组的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ADL3及ADL4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及12.50%,低于对照组的39.13%及2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可应用于出血量为10~25m L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治疗中,其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吴浩汝觅禄文斌胥文德赵自育李忠
关键词:高血压小脑出血生活质量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