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3篇术后
  • 2篇眼部
  • 2篇硬膜外间隙
  • 2篇镇痛
  • 2篇切除
  • 2篇麻醉
  • 2篇麻醉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眼部血流
  • 1篇眼部血流动力...
  • 1篇眼动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焦岿然
  • 4篇张炳熙
  • 3篇年阿兴
  • 2篇薛富善
  • 2篇廖旭
  • 2篇李天佐
  • 2篇佟世义
  • 1篇杨文利
  • 1篇石军
  • 1篇陈志勇
  • 1篇王兰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节炎大鼠硬膜外间隙应用辣椒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通过行为学和电神经生理学方法观察关节炎大鼠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的镇痛作用。方法:将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大鼠20只平均分为2组.分别于硬膜外间隔置管注射0.2%辣椒素+2%利多卡因(I组)和生理盐水(Ⅱ组),观察注药3天内患肢和健肢的痛阈改变.并于第3天观察其脊髓背表面电位(CDP)的变化。结果:在形成关节炎后.大鼠患肢的痛阈明显低于相应的健肢(P<0.05),I组患肢的痛阈在给药后第1天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第2、3天痛阈已接近Ⅱ组患肢:给药3天后的CDP变化为:Ⅱ组P波为单波.波幅高:I组为双波或三波.波幅低:I组P波潜伏期与I组的D波相接近。结论:硬膜纠、间隙注射辣椒素能逆转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过敏.但患肢的镇痛作用时间短.第3天时大部分C纤维的传导仍被辣椒素阻断。
佟世义焦岿然廖旭薛富善
关键词:关节炎硬膜外间隙辣椒素镇痛作用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被引量:14
1995年
4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I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50mg,组D术后肌注哌替啶 50mg。以可视疼痛模拟标尺法(VAS)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表明,组1 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P<0.01)。其平均起效时间为2.95±1.93分钟,效果峰值时间为 14.41±1.625分钟,首次给药维持5小时左右,第二次给药方产生较长时间镇痛。以上参数与组Ⅱ相比 均有统计学差异。我们体会硬膜外腔注入白马多50mg较肌肉注射哌替啶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等优点,可用于缓解前列腺切除术后所出现的膀胱痉挛性疼痛。
李天佐年阿兴焦岿然
关键词:曲马多术后止痛硬膜外腔注药前列腺切除术
吸入麻醉药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仪(CDI)研究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眼部疾患的非头颈部手术的成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以异丙酚、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入喉罩,并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于麻醉前、七氟醚或异氟醚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维持20min后,用CDI观测双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s)的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Tamx)和阻力指数(RI),测量眼压、体循环血压和心率。结果OA:S组的EDV及I组各参数在麻醉前后均无明显变化,S组其他参数小于麻醉前,两组各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别。CRA:S组的PSV和Tamx显著小于麻醉前,EDV和RI无明显变化;I组的PSV、EDV和Tamx显著小于麻醉前,RI无明显改变;S组的PSV和Tamx明显高于I组,但EDV和RI无明显变化。PCAs:S组EDV无显著变化,其他参数及I组所有参数均明显小于麻醉前,S组的PSV、EDV和Tamx均显著大于I组,但RI无明显变化。麻醉后,舒张压与CRA和PCAs的PSV和EDV正相关,与RI负相关,但与OA各参数相关性不大。结论异氟醚和七氟醚均可显著改变眼部血流状态,尤其可降低CRA血供,但异氟醚作用更强。全麻状态下,舒张压与眼底血供有关。
年阿兴王兰焦岿然杨文利张炳熙
关键词:眼血流动力学眼部血流动力学吸入麻醉最低肺泡有效浓度视网膜中央动脉麻醉前后
不同给药模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胆囊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模式PCEA镇痛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对8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CEA组和含背景输注CPCEA组,于术后时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咪唑安定(5mg/100ml)。结果:术后12h的VAS和PHS评定在PCEA组略高于CPCEA组,其余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下肢肌力和循环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CEA组的总用药量小,首次排气时间和硬膜外导管拔除时间较早,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但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恶心呕吐发生率与CPCE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采用PCEA或CPCEA硬膜外0.25%布比卡因镇痛,均安全有效,单纯PCEA的副作用较小。
焦岿然李天佐张炳熙石军陈志勇
关键词:给药模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咪唑安定局麻药
大鼠硬膜外间隙应用辣椒素镇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通过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的镇痛效果 ,并探讨利多卡因消除辣椒素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将正常大鼠 71只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于硬膜外间隙置管注射 (0 .1%、0 .2 %、0 .4 % )辣椒素、0 .2 %辣椒素 +利多卡因 ,和生理盐水 +溶媒 (简称NC0 .1组、NC0 .2组、NC0 .4组、LC0 .2组和NT组 ) ,实验采用热辐射仪测定大鼠的热痛阈 ,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痛阈恢复情况。另取硬膜外间隙置管大鼠 6 0只 ,平均分为NC0 .1组、NC0 .2组和LC0 .2组 ,并用正常大鼠 2 0只作为对照组 ,分别于硬膜外间隙注药后 30min和第 5天观察脊髓背角CGRP LI的分布变化 ,并计算其阳性面积。结果 :随着辣椒素浓度的增大 ,其镇痛强度和作用时间逐渐延长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利多卡因可完全消除辣椒素引起的呼吸麻痹和神经刺激性疼痛 ,对痛觉超敏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硬膜外间隙注射辣椒素后30min和第 5天 ,NC0 .1组脊髓背角的CGRP LI的分布和呈色无明显改变 ;NC0 .2组的CGRP LI呈色浅 ,阳性面积下降 (P〈0 .0 5 ) ;LC0 .2组于 30min时CGRP LI的分布与正常并无明显差别 ,但第 5天时的阳性面积明显下降 ;第 5天时NC0 .2组和LC0 .2组背角CRGP阳性面积间无显?
佟世义焦岿然廖旭薛富善
关键词:硬膜外间隙神经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热痛阈
3500例术后持续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从1997年至1999年,我科实施术后持续镇痛3500例,其中使用国产一次性持续注射器术后持续镇痛3400例(硬膜外持续镇痛1524例,静脉持续镇痛1876例),PCA 硬膜外镇痛100例。镇痛时间均为12~48小时。静...
张炳熙焦岿然
文献传递
异氟醚对眼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眼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明显眼部疾病的成年非头颈手术患者 15例 ,静脉注射异丙酚、阿曲库铵快速诱导麻醉 ,插入喉罩 ,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 .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仪 (CDI)观测麻醉前、异氟醚 1MAC和 1.5MAC 30min后的双眼动脉 (OA)、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和睫状后动脉 (PCA)的收缩期峰流速 (PSV)、舒张期末流速 (EDV )、平均流速(Tmax)和阻力指数 (RI)及血压、心率和SpO2的变化。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OA的所有参数在各时刻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CRA的PSV和EDV随异氟醚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RI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PCA的所测参数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也随异氟醚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 ,但RI无明显变化 (P >0 .0 5 )。麻醉后体循环舒张压与CRA和PCA的PSV和EDV呈明显的正相关 (P<0 0 1) ,与RI呈负相关 (P <0 0 5 ) ,但与OA各参数相关性不大。结论 异氟醚用于伴有潜在眼部缺血的患者 ,存在一定的风险 ;降低其吸入浓度 ,维持较高的体循环血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眼部血供 ,减少缺血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年阿兴焦岿然张炳熙杨文利王兰
关键词:眼动脉血液动力学麻醉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