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林

作品数:49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溢油
  • 7篇环流
  • 5篇英文
  • 5篇年代际
  • 4篇水交换
  • 4篇水团
  • 4篇年代际变化
  • 4篇热盐环流
  • 4篇海上溢油
  • 4篇海洋动力
  • 4篇海洋动力学
  • 3篇东中国海
  • 3篇盐度
  • 3篇溢油事故
  • 3篇中国海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年代际变率
  • 3篇谱聚类
  • 3篇温室气体
  • 3篇温盐

机构

  • 38篇国家海洋信息...
  • 2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2篇国家海洋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市地质矿...
  • 2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中国水电顾问...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49篇牟林
  • 26篇宋军
  • 19篇李欢
  • 17篇李琰
  • 8篇刘首华
  • 8篇高佳
  • 7篇吴德星
  • 6篇陈学恩
  • 6篇郭俊如
  • 6篇王国松
  • 6篇王慧
  • 6篇邹和平
  • 5篇姜晓轶
  • 5篇李静
  • 4篇鲍献文
  • 4篇武双全
  • 4篇刘玉龙
  • 4篇刘克修
  • 4篇张建立
  • 3篇王兴

传媒

  • 11篇海洋通报
  • 5篇海洋学报
  • 5篇Marine...
  • 4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信息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海...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鉴别及分类不同特性水团的谱混合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及分类不同特性水团的谱混合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进行质量控制后的海洋调查观测资料作为构造海洋数值模型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将运行海洋数值模型而得到的该水域的物理化学要素分布的目标数据集,以谱聚类方法进...
吴德星宋军薛惠洁牟林郭俊如展鹏
文献传递
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变化机制研究 Ⅱ.热盐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德国Max-Planck气象研究所的最新大气海洋环流模式(ECHAM5/MPI-OM),对控制试验(control run)下热盐环流(THC)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年代际变率的产生机制。研究表明:(1)THC年际振荡的主导周期是4 a,年代际振荡的主导周期是24 a,THC的年代际振荡信号最强,是第一主成分。(2)THC的年代际振荡机制为:首先从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MOC)强度最小开始,由于MOC强度处于较弱状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的热量偏少,副极地海区海表温度出现负异常,持续5 a之后,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海表温度达到最大负异常。此时副极地流环中心(北大西洋)的表层海水变冷,密度增加,海表面下降,产生从副极地流环边缘指向副极地流环的中心的压强梯度力,根据地转平衡关系,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的上层海洋会出现一个气旋式的环流异常(副极地流环得到加强),北大西洋暖流(NAC)同时得到加强。在副极地海区海表温度达到最大负异常的3 a之后,副极地流环和NAC达到最强。由此,作为NAC延伸的法鲁海峡入流水增强,更多的高盐法鲁海峡入流水进入格陵兰-冰岛-挪威海(GIN)海域,使GIN海域层结稳定性减弱。1 a后,GIN海域深层对流增强,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增加。在GIN海域深层对流达到最强的3 a之后,MOC强度达到最大。整个状态翻转过程完成的时间大约为12 a,THC年代际振荡的整个周期大约是24 a。
牟林陈学恩宋军姜晓轶李欢李琰
关键词:热盐环流年代际变率北大西洋涛动
风对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季节变化的影响(英文)
2013年
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的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的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的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的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的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的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牟林迟永祥刘首华宋军宋军林霄沛李琰
关键词:海平面数值模拟
海上溢油数值模型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海上活动持续增多,发生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随之加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如不得到及时控制,必将严重损害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为了完善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我国处理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海上溢油污染应急技术研究已经得到开展。本文综述了溢油预测模型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溢油扩展模型、溢油漂移模型、油粒子模型和溢油风化模型等。这为进一步开展溢油预测和溢油污染应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蔡扬牟林李欢宋军迟永祥管承扬李程
关键词:海上溢油
冬季大风影响下的渤黄海水交换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ROMS海洋数值模式对2006年冬季渤黄海的海洋动力环境进行模拟,基于温度、盐度模拟结果,使用谱混合模型进行水团分析,定义了渤海海峡地区的水交换区。并进一步讨论了冬季大风事件对水交换区的影响,给出了冬季大风影响下的渤黄海水交换特征。研究得出,冬季的黄海水团以"舌"形分布于渤海海峡地区,水交换区则表现为沿"舌"形边缘呈带状分布,具有西北--东南的走向趋势,并且在"舌"尖处的水交换面积最大。通过缩小研究范围,发现位于黄海最北部的沿岸海域并不参与渤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最后研究发现,冬季大风事件对渤海水交换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大风过程使黄海暖流对渤海的入侵更加深入,水交换区向渤海方向伸展,南部的水交换带变宽,河流径流进入渤海后与渤海水的混合区加大,并发生北移。
李静宋军牟林王悦李琰王国松
关键词:渤海海峡谱聚类水团分析水交换
结合统计模型与动力模型的乘潮水位预报方法
结合统计模型与动力模型的乘潮水位预报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该地潮汐调和常数,预报该地的预测天文潮位和增水水位,得出基于统计模型的预测乘潮水位<I>L</I><Sub>s</Sub>;根据该大气预报模型计算并得出预测的风场...
牟林宋军王慧李欢李琰
文献传递
渤海1958年和2000年夏季温盐场及环流结构的比较被引量:35
2004年
渤海沿岸葫芦岛、秦皇岛、塘沽及渤海海峡北部北隍城4个海洋站35年(1961-1996)盐度观测资料显示上述4站的盐度分别升高了1.1,1.6,1.9和0.4.盐度观测资料还显示,过去35年中,渤海至少发生了5次较大盐度变化过程.比较1958年8月和2000年8月渤海大面观测资料,渤海的盐度分布结构也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1958年8月老黄河口外海表层的低盐区已由高盐区替代,盐度变化最大值达10.0以上,且2000年8月从表层到底层盐度量值及分布结构基本一致.比较两年全渤海的盐度可知,渤海大部分海区盐度升高了2.0以上.渤海温盐度场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渤海环流变化.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8月渤海环流和1958年同期环流相比其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环流变化最显著区是渤海湾、莱州湾及其邻近的渤海中部海区.1958年夏季存在的渤海湾外侧的顺时针流环和莱州湾外侧的逆时针流环在2000年夏季已消失,渤海湾逆时针流环位置明显外移,莱州湾内流动方向发生了180°的转向.与渤海环流变化相应,渤海和黄海的水交换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00年8月较1958年8月渤海与黄海的月平均水交换量减少了0.7×104m3/s.
吴德星万修全鲍献文牟林兰健
关键词:夏季环流环流结构盐度
马航MH370残骸漂移轨迹分析和预测被引量:4
2016年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2015年7月29日,位于南印度洋西侧的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疑似属于该航班的残骸,后经法国检方证实该残骸来自失联的MH370航班.首先从观测数据入手,对印度洋表面漂流浮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11个经过南印度洋疑似坠机海域的表面漂流浮标最终经过留尼汪岛海域,其中有2个向西北方向漂移的浮标耗时500d左右,与残骸实际漂移时间相近,从观测事实的角度证实了飞机残骸漂移至留尼汪岛的可能性.基TLeeway海上漂移理论和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南印度洋海上目标漂移轨迹预测模式.分析处理了南印度洋的再分析风场、流场数据作为动力强迫场,在疑似坠机海域设置大量的漂移目标,设置相隔5d不同初始时刻的3组实验,每组实验包括风漂系数为1.2%,1.5%和1.8%三种情况,对目标进行500d的漂移轨迹预测,预测结果与表面漂流浮标轨迹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漂移轨迹预测模式性能是可靠的.结果显示,不同初始时刻3组实验的目标大部分最终位于印度洋10°~35°s之间,且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能够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平均概率为16‰.这些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的浮标轨迹类型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先向东北漂移,到达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时再向西北漂移,在15°s附近受南赤道流的影响再向西漂移;第二类为先向北再向西漂移:第三类为向西北漂移.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之前相关部门推算的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的坠落区域及搜寻区域大致正确.
高佳牟林王国松李程董军兴鲍献文李欢宋军
海洋环境污染保障系统(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介绍了一个针对中国海域海洋环境污染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方法在其中的可能作用。该系统基于对海洋三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海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路径与影响区域、污染源头的可能位置进行推测,并结合GIS技术整合相关的环境敏感信息,为如何使污染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给出决策支持。基于该系统技术的渤黄海海洋污染物预测预警系统已经实现业务化运行多年,并在中国沿海污染事故应急中多次获得成功的经验。目前,针对重金属与放射性污染物的环境保障系统正处于理论实验阶段,由于NAA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对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因此NAA方法对实现海洋重金属及放射性污染物的监测及预测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宋军郭俊如牟林刘玉龙李琰袁泽轶李欢高佳王国松姚志刚
关键词:海洋污染中子活化分析海洋模型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情景下大西洋温盐环流的演变被引量:4
2007年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以CO2为主)引起的温盐环流演变在未来气候系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利用基于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而最新发展的气候模式(ECHAM5/MPIOM),对3种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假设(B1,A1B,A2)进行了可靠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就大西洋温盐环流和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的变化,以及北大西洋不同海区的温盐环流对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响应,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到21世纪末,在3种CO2排放情景下,温盐环流强度分别减弱了4Sv(1Sv=106m3/s)、5.1Sv、5.2Sv,大体相当于减弱了20%、25%、25.1%.由于全球变暖引起副极地海区表层海水变暖变淡,拉不拉多海(LabradorSea)和丹麦海峡(DenmarkStrait)以南区域的深层对流有所减弱.而在格陵兰-冰岛-挪威海(GINSea)的情况相反,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增强,通过法鲁海峡(Faro-BankChannel)进入GIN海域的高盐水增加,导致GIN海域上层盐度(密度)增加,进而深层对流加强.在A1B情景下,由于全球变暖北大西洋的深层水生成率从16.2Sv降到了12.9Sv.
牟林吴德星周刚陈学恩马超
关键词:温盐环流温室气体深层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