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作品数:50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血液灌流清除内皮素、瘦素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瘦素水平影响,观察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组,每组各30例,通过检测每位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明显,血压稳定下降。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等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王凯 曲青山 邢利 蔡文利 蒋欣 王柠关键词:高血压 血液灌流 内皮素 瘦素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相关性吗? 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目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依然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如何无创、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变化,并结合部分肾组织活检病例,探讨尿MCP-1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表达。方法:选择2008-10/2009-02在郑州人民医院肾病移植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2例,均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肾功能稳定组为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42例患者,急性排斥组为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0例患者,以同期在郑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查肾功能正常且自愿留取尿样的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用肾移植患者均给予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另外急性排斥组给予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或甲基强的松龙强化冲击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MCP-1质量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稳定组尿MCP-1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急性排斥组尿MCP-1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排斥组20例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尿MCP-l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17例临床症状缓解、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尿MCP-1质量浓度接近对照组,3例无效,尿MCP-1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肾穿刺活检8例,肾脏病理提示均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与急性排斥组治疗前尿MCP-1质量浓度基本相似(P>0.05)。提示尿液中MCP-1水平可早期无创性诊断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可无创性监测治疗效果,其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病理损伤可能存在相关性。 邢利 张翥 蔡文利 曲青山 苗书斋 王凯关键词: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肾功能 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83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 C)]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BUN、Scr、Cys C水平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浮肿、高血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SF-36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C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瑞勇 王凯 谷东风 曲青山关键词:醋酸泼尼松片 来氟米特 肾功能 生活质量 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9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149例原发病为IgA肾病的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程序性肾活检结果,将肾移植后是否有IgAN复发分为复发组(40例)和未复发组(109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供体类型、透析时间、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间,移植病史、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病史、术后感染病史、免疫抑制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错配数,统计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两组性别、肾移植次数、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免疫抑制方案、术后有无感染病史、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供体来源、受体年龄、HLA错配数是肾移植术后IgAN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与供体来源、受体年龄、HLA错配数有关,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为临床控制IgAN的复发提供思路。 王一喆 王凯 李明 曲青山关键词: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术后应用五酯胶囊增加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旨在观察五酯胶囊对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患者早上和晚上口服他克莫司胶囊同时加服五酯胶囊,对照组则仅口服他克莫司胶囊,调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4周后,他克莫司剂量和肝肾功能的变化在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和术后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后两组之间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较对照组在他克莫司胶囊剂量使用方面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肾移植术后,加用五酯胶囊,以便他克莫司达到合适的血药浓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王凯 臧卫平 李明 乔良伟关键词:肾移植 五酯胶囊 他克莫司 夫妻间供肾移植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共实施21例夫妻供肾肾移植,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供者围手术期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工作,时间为12~41个月,所有患者没有肾功能异常、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21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发生。在手术之后26~42d出院。对患者随访结果显示存活率为100%,没有出现排斥现象等情况发生。结论:夫妻间供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蒋欣 曲青山 苗书斋 李明 王凯关键词:肾移植 活体供者 DCD供体感染及对策 目的:探讨DCD供体的感染特点及对策,为受体术后的感染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我院发现的23例潜在DCD供者血、尿、痰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如果时间许可,根据培养结果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曲青山 蒋欣 王凯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MMF)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受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肾移植术后DGF受者51例(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随机化分为两组。标准剂量组(n=25)予以标准剂量MMF治疗,低剂量组(n=26)予以低剂量MMF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麦考酚酸(MPA)谷浓度(MPA-C0)、峰浓度(MPA-Cmax)、达峰时间(MPA-Tmax)、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h)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恢复情况。结果低剂量组术后第5 d MPA-Cmax[(10.58±4.61)ng/mL]低于标准剂量组[(15.29±6.47)ng/mL],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术后6个月后Scr[(213.50±85.72)μmol/L、(215.49±87.63)μmol/L]、BUN[(10.18±6.11)mmol/L、(11.25±5.13)mmol/L]较术后0 h[(526.20±112.75)μmol/L、(525.73±114.68)μmol/L]、[(21.57±7.72)mmol/L、(22.61±7.83)mmol/L]下降,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69%(2/26)低于标准剂量组40.00%(10/25),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MMF应用于肾移植术后DGF受者,能有效保证MAP血药浓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王凯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 肾移植 肾功能延迟恢复 药物浓度 PTCD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 苗书斋 谷东风 赵云峰 蒋欣 王振璞 张彦选 梁韶峰 王凯 曲青山血液灌流联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通过血液灌流(HP)联合常规血透(HD)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长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动态观察,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瘦素(Lep)水平。方法:选择MHD伴长期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入组,HD组45例,血透串联血灌(HD+HP)组45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8、12周的ET-1、Lep水平及24 h动态血压。结果:3组患者血清ET-1、Lep检出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治疗前HD和HD+HP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D+HP组和治疗12周HD组分别与治疗12周HD+HP组、对照组比较,ET-1、Lep均在较高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HD+HP组与对照组比较,ET-1及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及收缩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HD的复合血液净化方式,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能够把MHD伴长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梁韶峰 曲青山 邢利 沈蓓莉 蔡文利 蒋欣 王凯 王柠关键词:高血压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