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映红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缺血
  • 4篇血管
  • 4篇脑缺血
  • 4篇CGRP
  • 3篇丘脑
  • 3篇自发性高血压
  • 3篇下丘
  • 3篇下丘脑
  • 3篇局部脑缺血
  • 3篇高血压大鼠
  • 3篇CGRP水平
  • 2篇血管损害
  • 2篇肾血管
  • 2篇肾血管性
  • 2篇肾血管性高血...
  • 2篇皮素
  • 2篇自发性高血压...
  • 2篇内皮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王映红
  • 8篇彭英
  • 4篇黄如训
  • 3篇陈燕奎
  • 2篇彭湘湘
  • 2篇李湘平
  • 1篇陆兵勋
  • 1篇周亮
  • 1篇刘继元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NF、AII水平在不同鼠龄SHR下丘脑和血浆中的变化
1998年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5、7月龄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ANF、AI含量的变化;用TTC染色经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局部脑缺血后梗塞灶大小。结果发现3、5、7月龄SHR下丘脑ANF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鼠(P<0.05和0.01),AI水平在5、7月龄时明显升高(均P<0.05)。在血浆中,AI在3个不同时期与对照组无差异,ANF却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组(均P<0.01)。局部脑缺血后,SHR的梗塞灶较对照组略大,除对照组下丘脑AII无变化外,其余均显著增加。认为中枢较低水平的ANF和较高水平的AII参与了SHR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局部脑缺血后两者的变化,可能是机体的应激代偿反应。
彭英王映红刘继元
关键词:心钠素血管紧张素II
ET、CGRP在SHR和局部脑缺血后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1997年
本实验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月龄和7月龄血压值,下丘脑和血浆ET,CGRP含量以及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期的变化,并与Wistar鼠对比。结果发现,3月和7月龄SHR下丘脑和血浆ET水平均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并与血压值呈正相关,而CGRP水平均低于同龄Wistar鼠。局部脑缺血24h,SHR和Wistar鼠下丘脑及血浆ET.CGRP均比缺血前明显增高,缺血7天时,除SHR嵪虑鹉院脱牛院勘3指咚酵猓溆嗷指凑!
彭英王映红彭湘湘
关键词:内皮素降钙素
高血压大鼠脑血管损害病理观察及局部梗死灶测定
1997年
高血压大鼠脑血管损害病理观察及局部梗死灶测定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彭英李湘平王映红黄如训关键词高血压;脑缺血;脑梗塞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3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实验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态观察不同鼠龄时脑内...
彭英李湘平王映红黄如训
关键词:高血压脑缺血脑梗塞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和血浆ET、CGRP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5
1996年
本实验动态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时期下丘脑和血浆ET、CGRP含量的变化以及其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期的改变。结果发现,SHR3月龄和7月龄其下丘脑和血浆中的ET含量均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WR)(P<0.01),而CGRP含量均明显低于同龄WR(P<0.01)。局部脑缺血后24小时,无论SHR还是WR,其下丘脑和血浆ET和CGRP均比缺血前明显增高(均P<0.01)。缺血持续7天时,除SHR下丘脑和血浆ET水平仍保持高水平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
彭英黄如训王映红彭湘湘王体质
关键词:ETCGRP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与自发性高血压鼠脑血管损害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8
1996年
为了解自发性高血压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病理损害的异同点。本研究用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通过狭窄双侧肾动脉复制15只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分阶段动态观察两者脑内动脉管壁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两种高血压动物的脑血管病理损害均是随着鼠龄增长及高血压的长期持续存在,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后期两者都有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自发性脑卒中出现。表明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其所致的脑血管病理损害是相似的。
彭英黄如训陈燕奎王映红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高血压
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计数与预后的关系
2000年
目的 探讨在普通光镜下如何识别新型隐球菌及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数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入院及治疗1月后各腰穿取脑脊液3~4ml,充入白细胞计数池内,观察隐球菌形态并计数。分析隐球菌数量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隐球菌与细胞在高倍镜下形态明显不同。2例首次脑脊液隐球菌数>200×106/L者,均恶化。脑脊液隐球菌数小于50×106/L的3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1月后4例隐球菌转为阴性者1例好转,3例痊愈;2例隐球菌数大于200 ×106/L者,病情无好转。结论 脑脊液隐球菌数量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关。
周亮陆兵勋王映红易飞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预后
ET、CGRP水平在高血压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1996年
本实验动态测定了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不同时期下丘脑和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以及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期的改变,并与正常血压的wistar鼠对比。结果发现,形成稳定高血压的3月龄RHR和7月龄RHR其下丘脑和血浆中的ET含量均明显高于同龄Wistar鼠,而CGRP含量无显著差异。局部脑缺血后24小时,无论RHR还是Wistar鼠,其下丘脑和血浆ET和CGRP均比缺血前明显增高(P<0.01),以RHR更加明显。缺血持续7天时,ET和CGRP在Wistar鼠全部恢复至缺血前水平,而在RHR下丘脑和血浆中CGRP含量恢复至缺血前水平,ET含量仍明高于缺血前水平。结果提示,高水平的ET含量可能参与了RHR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而局部脑缺血后,RHR中枢和外周ET大量持续释放不利于缺血区域侧支循环血管的开放,此可能是高血压性脑梗塞恢复慢,疗效差的原因之一.
彭英黄如训王映红陈燕奎
关键词:高血压脑缺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ET、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1997年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及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ET、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彭英黄如训王映红李湘平陈燕奎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所知体内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以下丘脑和纹状体含量最高,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彭英黄如训王映红李湘平李湘平
关键词: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脑缺血内皮素CGRP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ET、CGRP水平的变化
1997年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局部脑缺血后下丘脑和血浆中ET、CGRP水平的变化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彭英王映红彭湘湘关键词内皮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高血压;脑缺血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2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的迄今所知体内较...
彭英王映红彭湘湘
关键词:高血压脑缺血下丘脑CG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