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中医特色专科和浦东新区名中医(名中医工作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内服及穴位敷贴对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及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对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合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两组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肌酐、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7%、43.3%;组间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酐、血清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上升(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肌酐、血清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提高(P<0.05),肾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利湿化瘀降浊方穴位敷贴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肾脏动脉血流动力学。
- 周庆华何立群邓跃毅鲍玉芳朱爱国王林房滢熙顾翔华艾茜王智君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敷贴血流动力学
- 补法和通法在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中的应用讨论
- 临床上腰背痛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中医治疗方法多样且效果不一。本文从病机上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并以补法和通法两种治疗思路在临床应用上的情况进行介绍比较和总结归纳。
- 王智君王林房滢熙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治疗辩证论治
- 浮针与毫针联合生物反馈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动力及血清脑肠肽影响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浮针与毫针联合生物反馈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结肠动力及血清脑肠肽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STC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32)、浮针组(n=35)以及毫针组(n=38)。对照组予以基础药物治疗,毫针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毫针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浮针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浮针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症状自评量表90项(SCL-90)、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以及肛门肌电变化、结肠动力、血清脑肠肽水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29例患者资料,其中24例因无法坚持治疗或随访失联而剔除,最终纳入共105例患者进行研究。总有效率比较,毫针组、浮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PAC-QOL、SCL-90、BSFS量表评分以及肛门肌电、结肠动力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毫针组、浮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脑肠肽水平比较,三组的5-羟色胺(5-HT)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而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则均降低(P<0.05),且毫针组、浮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浮针或毫针联合生物反馈对STC患者的治疗基本等效,均可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促进结肠动力恢复;且浮针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更适合西医掌握和推广。
- 李刚徐白莹蔡燕英丁会莉王燕王林胡燕君王永兵徐斌
- 关键词:结肠动力毫针生物反馈
- 55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索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5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电解质、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血常规等)、相关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是否透析等)以及透析相关指标(透析方式及频率、尿素清除系数、抗凝剂的选择等),采取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以上因素与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与血清钙、磷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否透析以及透析时间长短均呈正相关。结论改善终末期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理选择终末期患者进入透析的时机,可能成为防治或改善其皮肤瘙痒的对策。
- 盛凌黎王林罗健华邓跃毅蔡小凡王琳
- 关键词:皮肤瘙痒终末期肾病
- 针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病常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片加中药活血疏肝解郁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各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NIHSS、HAMD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NIHSS、HAMD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IH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但针药联合治疗更具优势。
- 谢霞李文娟潘燕君黄文琦王林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盐酸氟西汀
- 针药并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和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总分及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甘胆酸(cholyglycine,C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1.7%和68.8%,对照组为72.9%和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BA、CG、ALT、AST、GGT水平及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BA、CG和GGT水平及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
- 杨越王林
- 关键词:针药并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总胆汁酸甘胆酸
- 电针阿是穴配合傍针刺法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其发病多因腰部突然遭受间接暴力或超负荷等导致腰部筋膜、腰部韧带损伤或腰椎小关节错位。
- 王林潘良德孙亚林陈潇毅盛凌黎
- 关键词:电针阿是穴腰扭伤腰椎活动度
- 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为主内外合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足部药浴对早中期慢性肾衰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型患者症候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数码表法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足部药浴(34例),对照组予...
- 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艾茜朱卫红刘睿房滢熙王林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 55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索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2009 年12 月至2013 年10 月间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符合以下入选标准,并在排除标准之外:①...
- 盛凌黎王林罗健华邓跃毅蔡小凡王琳
- 补清养胃法治疗Barrett食管4例被引量:6
- 2012年
- Barrett食管(BE)是西医临床治疗上的一个难点,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咽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烧心、嗳气、泛酸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抑酸药物、外科食管切除、抗反流手术及内镜下介入治疗,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并发症。国内外最近的一些回顾性群体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强力抑酸的拉唑类药物可降低或延缓瘤变的发生,但对逆转上皮化生无效。
- 邬文洁赵志华艾茜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王林房滢熙段晏明
- 关键词:BARRETT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