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
-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依托泊甙导致多药耐药K562/AO2细胞株DNA双链断裂及hMRE11蛋白表达和分布的研究
- <正>背景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是一种由电离辐射,复制阻断和某些模拟放射的化学物质(如博来霉素)引起的强烈能致死的DNA损伤。无论是内源性的DNA重组过程还是外源性DNA损伤...
- 邹萍刘凌波田蕾
- 文献传递
- CD56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CD56分子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细胞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应用G显带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对45例M5患者分别进行核型及免疫表型检测,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CD56表达阳性17例(37.78%),其中正常核型2例(11.76%),异常核型15例(88.24%),以8号三体和11q23异常易见(分别占23.53%,29.41%);伴CD56抗原表达的患者高表达CD11b,CD14(P<0.01,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偏高,骨髓及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较多出现髓外浸润,尤其以淋巴结肿大(P<0.05)和肝脾肿大(P<0.05)明显,伴二系以上受累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浸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伴CD56阳性的患者出现较低的完全缓解率及较短的生存期(P<0.05)。结论CD56阳性的M5患者易出现异常核型,高表达CD11b,CD14,预后较差。
- 熊玥刘凌波李蕾王晓蓓肖娟仲照东黎纬明田蕾易雪邹萍
- 关键词:CD56核型免疫表型
- PLK1基因沉默对K562/A02细胞周期、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为了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K562/A02细胞Polo样激酶1(PLK1)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将构建的针对PLK1mRNA的siRNA真核质粒,导入K562/A02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PLK1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差异;台盼蓝拒染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内阿霉素(ADM)的积累量;MTT试验检测细胞对ADM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24和48小时后,siRNA-PLK1质粒转染组的PLK1mRNA下降(34.7±2.1)%和(56.6±1.5)%,蛋白水平下降(49.9±3.2)%和(62.1±1.7)%;转染24和48小时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了30%和59%;转染48小时后,G2/M期细胞比例提高了2.77倍,同时细胞内ADM积累量显著提高;对ADM药物敏感性的相对率为73.8%。结论:PLK1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K562/A02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同时使得细胞内ADM积累量提高,对ADM敏感性增强。
- 刘林张敏邹萍田蕾刘芳华
- 关键词:SIRNA质粒细胞周期耐药性
- 依托泊甙致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O_2 DNA双链断裂及hMRE11蛋白表达和分布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依托泊甙(VP-16)作用多药耐药细胞K562/AO2后DNA双链断裂和核内hMRE11蛋白表达与分布,了解hMRE11蛋白在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被DNA靶向化疗药杀伤后的DNA修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药物敏感试验鉴定K562和K562/AO2细胞对VP-16的药敏性,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RT-PCR检测敏感株及耐药株中hMRE11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细胞核中hMRE11蛋白灶(hMRE11protein foci)形成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经100μg/ml VP-16处理后8 h,K562细胞的DNA双链断裂率为(37.27±2.58)%,明显高于K562/AO2细胞(13.28±2.33)%(P<0.05);虽然VP-16处理K562与K562/AO2细胞后hMRE1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hMRE11蛋白却在细胞核中形成散在蛋白灶(foci),这种hMRE11蛋白灶阳性(>5 foci)K562细胞比例(62.33±4.09)%高于K562/AO2细胞(34.73±3.29)%(P<0.01);此时K562细胞周期分布为:S期(47.55±2.35)%,G0/G1期(32.76±1.33)%,G2/M期(19.69±2.11)%;对照组K562细胞周期分布为:S期(21.95±2.91)%,G0/G1期(49.29±0.83)%,G2/M期(28.76±3.72)%。结论依托泊甙致K562和K562/AO2细胞DNA双链断裂后,hMRE11蛋白在胞核内重新分布形成蛋白灶,同时大部分细胞阻滞在S期;而且耐药细胞K562/AO2DNA双链断裂率及核中hMRE11蛋白灶的阳性率均低于敏感株K562。
- 刘凌波田蕾黎纬明邹萍
- 关键词:多药耐药依托泊甙DNA双链断裂
- PPAR-γ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在肺癌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是对机体代谢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种核激素受体。研究表明肿瘤(包括肺癌)组织及细胞可表达PPAR-γ,且经其配体活化后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PPAR-γ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PPAR-γ的配体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非癌肺组织和64例肺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测定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株中PPAR-γ的表达。细胞经PPAR-γ的配体处理后,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并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变化。结果PPAR-γ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癌肺组织。PPAR-γ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术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肺癌细胞株中有PPAR-γ的表达,且经其配体活化后,caspase-3的活性明显增加,并能诱导细胞凋亡。结论PPAR-γ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活化后的PPAR-γ可使肺癌细胞caspase-3的活性增强,从而使细胞更易发生凋亡。PPAR-γ有可能成为未来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何晓燕张敏陈智超游泳田蕾邹萍
- 关键词:PPAR-Γ肺肿瘤临床病理凋亡
- 细菌内同源重组制备重组腺病毒及其初步应用
- 2007年
- 目的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方法质粒pAdTrack酶切线性化后,通过电转化方法转化AdEasier细菌,线性化的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293包装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观察腺病毒感染喉癌细胞Hep-2后的报告基因表达情况及病毒对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经酶切电泳鉴定正确;扩增的腺病毒转染培养的Hep-2细胞8 h后即开始表达报告基因,48 h后全部细胞均有报告基因表达;该重组的腺病毒对培养Hep-2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实验周期短。
- 刘英鹏田蕾王国鹏王建亭李泽文罗凌惠龚树生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基因转移
- hMRE11蛋白与依托泊甙所致的K562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关系
- <正>背景基因遗传的基本原理在于多代细胞和机体中保持特殊的基因稳定性,然而细胞同时必须对不断向基因组的化学稳定性挑战的细胞内外环境作斗争。一系列参与维持基因稳定得蛋白质同时参与其他的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DNA复...
- 田蕾刘凌波邹萍
- 文献传递
- 抗Fas核酶对小鼠T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4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可表达FasL,从而诱导表达Fas的T细胞凋亡,即肿瘤细胞的“Fas反击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抗Fas核酶对小鼠T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探索增强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新途径。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小鼠Fas基因的锤头状核酶,检测其对Fas m RNA的体外切割能力。通过电穿孔转染法将其导入小鼠脾脏T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W 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Fas的表达。细胞经抗Fas的抗体(JO2)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 TT法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以乳酸脱氢酶试验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抗Fas核酶能显著切割Fas m RNA,切割效率为60%。核酶组细胞表面的F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0.4vs.1.1,1.0,P<0.01)。经抗Fas抗体处理后,核酶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35%vs.86%,87%,P<0.01);核酶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208%vs.100%,98%,P<0.01);核酶组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其它2组细胞(67%vs.32%,31%,P<0.01)。结论:抗Fas核酶能显著降低小鼠脾脏T细胞的Fas水平,使细胞免于Fas途径的凋亡,从而增强T细胞的抗瘤能力。
- 张敏陈智超田蕾刘芳刘陵波游泳邹萍
- 关键词:T细胞凋亡免疫核酶
- 六种肿瘤细胞株BLM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BLM基因的不同突变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ssyndrome)的病因。BLM基因突变使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sisterchromaticexchange,SCE)增高,细胞DNA修复功能降低,这样受损的DNA很容易随细胞分裂而传入子细胞,细胞稳定性下降。临床表现为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易患体质等等。本研究对BLM基因在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中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发现肿瘤新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新的特异分子治疗靶点提供线索。应用P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造血细胞和六种肿瘤细胞株中BLM基因的mRNA水平,并作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六种肿瘤细胞株均高表达BLMmRNA,但未见BLM基因结构异常,而正常人表达量很低(P<0.01)。结论:在本研究中的6种肿瘤细胞株高表达BLMmRNA,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BLM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BLM异常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或是导致耐药的原因之一。
- 易雪邹萍刘凌波田蕾刘芳冯献启肖娟仲照东熊平
- 关键词:肿瘤细胞株JURKATDAUDIHL-60
- hMRE11在依托泊甙所致U937细胞DNA双链断裂后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MRE11在DNA损伤反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明hMRE11与依托泊甙所致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DNA双链断裂的关系。在依托泊甙(VP-16)处理U937细胞后,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E11的转录水平,借助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MRE11蛋白的分布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结果表明:VP-16诱导U937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发生率与其剂量高度相关,从2μg/ml时的(13.0±2.3)%增至20μg/ml时的(32.0±4.3)%(P<0.01)。但VP-16诱导U937细胞前后不同时间内hMRE11mRNA水平未见变化(P>0.05)。hMRE11蛋白丰富而均匀分布于核仁外的细胞核中,但经VP-16处理后则形成独立的核灶(nuclearfocus),并且存在这种核灶的细胞数和细胞中的核灶数量随VP-16的剂量增加而增多。经100μg/mlVP-16处理(2小时)后8小时形成hMRE11蛋白灶的U937细胞数达到(61.54±3.6)%[对照组为(0.47±1.17)%,P<0.01],而且47.55±2.35%的U937细胞[对照组(21.95±2.91)%,P<0.05]停滞于S期,然后逐渐下降。结论:hMRE11蛋白核灶形成可能参与VP-16所致人单核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DNA损伤修复过程。
- 刘凌波田蕾黎纬明李蕾王利邹萍
- 关键词:依托泊苷U937细胞DNA双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