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新裕

作品数:447 被引量:5,370H指数:3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434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2篇肿瘤
  • 109篇外科
  • 99篇手术
  • 80篇胃肠
  • 64篇直肠
  • 62篇胃癌
  • 58篇切除
  • 55篇细胞
  • 54篇肠癌
  • 52篇结直肠
  • 48篇直肠癌
  • 42篇术后
  • 42篇切除术
  • 42篇内镜
  • 42篇肠肿瘤
  • 40篇外科手术
  • 39篇结直肠癌
  • 37篇肝转移
  • 32篇直肠癌肝转移
  • 31篇直肠肿瘤

机构

  • 391篇复旦大学
  • 48篇上海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北京肿瘤医院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徐州医学院
  • 5篇中华医学会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444篇秦新裕
  • 68篇刘凤林
  • 57篇牛伟新
  • 56篇许剑民
  • 55篇钟芸诗
  • 51篇孙益红
  • 50篇姚礼庆
  • 45篇周平红
  • 38篇宋陆军
  • 38篇沈坤堂
  • 34篇任黎
  • 33篇楼文晖
  • 29篇靳大勇
  • 27篇徐美东
  • 27篇韦烨
  • 24篇高晓东
  • 24篇吴文川
  • 24篇秦净
  • 21篇樊嘉
  • 21篇沈振斌

传媒

  • 62篇中华胃肠外科...
  • 5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复旦学报(医...
  • 1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1篇上海医学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中华消化杂志
  • 10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中华消化内镜...
  • 9篇中国普外基础...
  • 9篇中华结直肠疾...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中华消化外科...
  • 7篇国际外科学杂...
  • 6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腹部外科
  • 5篇消化外科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6篇2014
  • 23篇2013
  • 15篇2012
  • 20篇2011
  • 21篇2010
  • 30篇2009
  • 33篇2008
  • 43篇2007
  • 34篇2006
  • 22篇2005
  • 12篇2004
4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乳酸与肠道屏障功能(文献综述)被引量:37
2004年
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目前仍无一种成熟的肠屏障功能监测方法可用于临床 ,检测血浆D 乳酸来评估肠道屏障功能具有实用性和临床意义。
蔡元坤秦新裕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肠屏障功能血浆监测方法
新型胰腺癌MUC1 DNA疫苗的优化构建及体外转染研究
2013年
目的优化构建新型胰腺癌MUC1 DNA疫苗。方法目的基因增加重复序列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并分别插入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基因(C1-144)和/或小鼠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成优化重组质粒,酶切及测序鉴定。4种优化重组质粒分别体外转染2×10^6个293T细胞和Panc-02细胞,观察转染后48h后绿色荧光表达,评估转染效率。收集转染后的细胞,裂解后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验证各优化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双酶切鉴定证实了pIRES2-EGFP—A—B插入了1100bp大小片段,pIRES2-EGFP—A—C和pIRES2-EGFP—A—B—C重组质粒都插入了1200bp大小片段,分别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在转染转染后48h后,293T和Panc-02均可见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在Panc-02细胞中pIRES2-EGFP-A—B质粒、pIRES2-EGFP—A—B—C质粒均可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C1—144,pIRES2-EGFP—A—C质粒、pIRES2-EGFP—A—B-C质粒均可表达小鼠IL-18(mIL-18)。在293T细胞中,pIRES2-EGFP—A质粒、pIRES2-EGFP—A—B质粒、pIRES2-EGFP—A—C质粒、pIRES2-EGFP—A—B—C质粒均表达VNTR。结论优化构建的4个重组质粒均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目的抗原。
吴文川靳大勇楼文晖戎叶飞王单松秦新裕
关键词:胰腺癌DNA疫苗细胞转染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胆囊癌GBC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且常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较差,因此需寻找治疗胆囊癌新的有效药物。三氧化二砷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它在实体瘤的研究中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As2O3对人胆囊癌GBC细胞系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用Hoeche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研究As2O3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用W estern b lot分析As2O3对凋亡相关蛋白Bc l-2、Bc l-xL、B id、Bak、Bax、c leaved-Caspase-3和c leaved-Caspase-9的表达影响。构建Bc l-2的表达质粒,并用L ipo2000转染GBC细胞,并检测As2O3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s2O3可诱导GBC细胞凋亡。蛋白水平的检测表明As2O3可使细胞Bc l-2、Bc l-xL的表达下降,B id、Bak和Bax表达升高,并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剪切。过表达Bc l-2可抑制As2O3诱导的凋亡。结论:As2O3可诱导胆囊癌细胞的凋亡,并主要通过下调Bc l-2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艾志龙陆维琪秦新裕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细胞凋亡BCL-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不同术式与胃肠动力的关系被引量:161
1998年
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不同术式与胃肠动力的关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200032)秦新裕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胃次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这些手术由于改变了消化道原有的解剖关系或阻断了胃的部分乃至全部神经支配,可造成胃肠动力机能紊乱...
秦新裕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术式胃肠动力
十二指肠间质瘤18例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5—2004年间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黑便者7例,腹痛6例,饱胀5例,贫血3例。分别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内镜超声及CT诊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3例,水平部2例,球部2例,升部1例;肿瘤直径2.0—9.O(平均4.8)cM。肿瘤恶性15例(83.3%),交界性2例(11.1%),良性1例(5.6%);梭形细胞型14例,混合型3例,上皮细胞型1例。9例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无淋巴结转移;4例十二指肠降部和1例球部肿瘤者行肿瘤及十二指肠壁局部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和1例升部肿瘤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另有1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瘤者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15例术后获得17个月至8年的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7%。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多见。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孙益红汪学非侯英勇秦新裕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
细胞内钙离子对肛门内括约肌收缩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8年
通过观察离体结肠平滑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在有/无钙离子的溶液中对乙酰胆硷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以探讨细胞内钙离子对肛门内括约肌的收缩作用。结果:结肠平滑肌的激动剂是乙酰胆碱,而肛门内括约肌的激动剂则是去甲肾上腺素。在无钙溶液中结肠平滑肌的收缩受到明显抑制(P<0.01),而肛门内括约肌的收缩未受明显影响;能使细胞内钙离子库耗竭的药物兰诺丁(ryanodine)对结肠平滑肌的收缩无影响,而肛门内括约肌的收缩则受到显著抑制(P<0.01)。本实验结果提示:结肠平滑肌的收缩主要与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有关;
牛伟新秦新裕鲁映青史念慈王承培
关键词:细胞内钙离子肛门内括约肌
胃外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8年
进入21世纪以来,随者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干细胞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内镜和腔镜等微创外科的发展,胃外科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刘凤林秦新裕
关键词:胃部疾病外科研究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微创外科
MUC1-VNTR基因修饰树突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株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杀伤试验,研究转染黏液蛋白核心肽-连续重复序列(MUC1-VNTR)基因的树突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杀伤效应。方法:选取人淋巴细胞A抗原(HLA-A2)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DC,脂质体介导MUC1-VNTR基因转染入DC(DC-VNTR),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DC-pcDNA3.1)及Lipofectamine处理之DC(DC-Lipo)作为对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UC1-VNTR的表达,体外刺激同源T细胞,Elispot检测DC-VNTR诱导分泌IFN-γ和Gramzyme B之CTL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VNTR诱导的CTL对Capan2和AsPC-1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MUC1-VNTR的表达;DC-VNTR诱导的分泌IFN-γ、Gramzyme B的CTL数高于用DC-pcDNA3.1及DC-Lipo作对照者(P<0.05);DC-VNTR诱导的CTL对HLA-A2、MUC1均阳性的Capan2细胞有显著杀伤效应,且显著高于DC-pcDNA3.1组及DC-Lipo组(P<0.05),该CTL对HLA-A2阴性、MUC1阳性的AsPC-1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以MUC1-VNTR基因转染的DC可以诱导具特性的CTL,并能特异地杀伤Capan2胰腺癌细胞株。
戎叶飞靳大勇吴文川楼文晖秦新裕
关键词:树突细胞基因MUC1
微创时代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著地推动了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学术发展方向。
秦新裕
关键词:胃肠外科外科手术微创性腹腔镜内镜
携带lipocalin 2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lipocalin 2基因且删除E1B55基因的溶瘤腺病毒,研究其体外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获得lipocalin 2基因并克隆至pCA13质粒,构建pCA13-lipocalin 2。用BglⅡ从pCA13-lipocalin 2酶切出包含CMV启动子及lipocalin 2的表达框,将该表达框亚克隆入质粒pZD55,获得pZD55-lipocalin 2。将pZD55-lipocalin 2与pBHGE3共转染293个细胞,重组产生携带lipocalin 2的溶瘤腺病毒ZD55-lipocalin 2。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正确后,体外采用结晶紫染色和MTT法,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ZD55-lipocalin 2能在PANC-1细胞中增殖复制并表达lipocalin 2蛋白,结晶紫染色和MTT法观察到该溶瘤腺病毒能明显抑制PANC-1细胞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lipocalin 2的溶瘤腺病毒,其能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徐彬靳大勇王单松刘新垣秦新裕
关键词:胰腺癌溶瘤腺病毒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