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丁木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树轮记录的黄河源区1505~2013年5~9月相对湿度变化被引量:7
- 2017年
- 根据采集自青海省玛沁县雪山乡的祁连圆柏建立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STD)与黄河源区内4个气象站平均5~9月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60(建模期为1969~2013年)。利用标准化年表重建了黄河源区过去509年的5~9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达36.0%,且方程稳定可靠。重建序列在过去509年先后经历了6个湿润阶段和8个干旱阶段:湿润阶段为1655~1697年、1746~1793年、1795~1816年、1898~1916年、1933~1957年和1962~1992年;干旱阶段为1530~1541年、1544~1586年、1590~1634年、1728~1745年、1817~1836年、1856~1886年、1917~1932年和1993~2004年。利用多窗谱分析(MTM)表明,重建序列具有85~256a、3.0~3.6a和2.0~2.8a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通过对比发现,此次重建序列与黄河源区附近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他一些能反映干湿状况的树轮重建序列在低频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黄小梅肖丁木秦宁生
- 关键词:黄河源区相对湿度
- 树轮记录的川西高原北部过去325年7~8月平均气温变化被引量:11
- 2015年
-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北部地区的2个采样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该区域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与气候要素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到温度的限制,树轮年表与7~8月平均气温相关较好(r=0.74).由此重建了川西高原北部地区325年以来的7~8月平均气温变化,重建方程稳定可靠,方差解释量为54.6%.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的325年中(1686~ 2010年),该地区先后经历了6个偏冷时段(1691~ 1704年、1768~ 1797年、1837~ 1852年、1888~1898年、1907~ 1932年和1963~ 1996年)和6个偏暖时段(1705~ 1767年、1798~ 1814年、1823~ 1836年、1853~1866年、1874~1887年和1950~1962年),其中1705~1767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暖期,持续时间为63a,其年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偏高0.54℃;在偏冷时段中,1963~1996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冷期,持续时间为34a,其年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偏低0.48℃.通过时空相关性分析,表明重建序列具有较好的时空代表性.此外,重建结果与海螺沟冰川末端变化表现出很好的契合度,例如,20世纪初至30年代为冰川相对稳定或前进阶段,重建序列表现为一段偏冷期(1907~1932年);与周边邻近地区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中发现,重建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例如,重建的长江源区玉树的夏季(6~8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重建的松潘地区年平均气温序列与重建序列较好的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个显著的升温趋势、20世纪10~30年代的低温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高温时期、18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高温时期;气象灾害文献记录中的极端事件(如雪灾、冻害、干旱等)也能印证本文的重建结果,例如,20世纪60~90年代初,历史记录显示该区域是一个大范围的雪灾多发区,阿坝州境内的阿坝县、松潘县、若尔盖县等连续多年雪灾、霜冻,造成大量农作物减产
- 肖丁木秦宁生黄小梅
- 关键词:川西高原平均气温
- 树轮宽度所指示的川西色达7月平均最高温度变化
-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506~2008年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年表与川西高原色达和壤塘气象站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年表对色达气象站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相关较好,...
- 肖丁木秦宁生李金建李媛媛
- 关键词:气候资料树轮宽度温度变化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树轮记录的川西金川1713-2010年6月平均气温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金川情人海沟的云杉树轮样本,分析了树轮宽度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树轮宽度指数与金川气象站6月平均气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标准化树轮宽度指数重建了该区域1713—2010年6月平均气温序列,交叉检验及各项检验的参数表明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近298年来川西金川6月平均气温为18.2℃,经历了3个暖期和4个冷期。暖期时段为1825—1839、1854—1892和1951—1961年;冷期时段为1792—1804、1842—1853、1864—1893和1911—1924年。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重建序列存在2~3、7~8、20~30、32~64和70~130a的变化周期。
- 肖丁木秦宁生李金建李媛媛
- 关键词:川西高原树轮宽度气候重建平均气温
- 近400年澜沧江源区年平均流量周期特征及其对厄尔尼诺的响应被引量:5
- 2020年
- 本文基于重建的1595~2006年澜沧江源区年平均流量(澜沧江流量)和NOAA古气候资料,应用MTM-SVD方法对澜沧江流量周期变化规律及其对厄尔尼诺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0年澜沧江流量与厄尔尼诺有显著负相关,在年代际的13.5年和年际的5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协同变化,并且分别对当年春末和上年秋初的大气环流有很好的响应。在13.5年和5年典型循环过程中,二者都表现出反位相的对应关系,当厄尔尼诺指数偏低(高)时,澜沧江流量偏多(少)。但是进一步分析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发现在13.5年周期中,澜沧江流量主要受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而在5年周期循环中,澜沧江流量则主要受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调控。在13.5年典型周期循环中,中部型厄尔尼诺会引起双圈沃克环流异常,同时激发PJ(太平洋-日本涛动)遥相关波列,并影响澜沧江源区气温和降水,从而导致澜沧江流量异常;在5年周期循环中,东部型厄尔尼诺会引起单圈沃克环流异常,同时激发EU(欧亚)遥相关波列,进而影响澜沧江流量变化。
- 王春学秦宁生周斌庞轶舒罗玉肖丁木
- 关键词:周期厄尔尼诺
- 四川地区7月和8月降水异常空间型及其环流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1979—2013年四川156站逐月降水资料和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7月和8月降水异常主要空间分布型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1)7月和8月降水异常均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其次是中部与东西部振荡型,但7月与8月同一模态的变化没有持续性;(2)7月和8月四川降水异常呈全区一致型的环流配置差异明显,关键环流因子主要包括副高、欧亚中高纬环流和南亚高压;(3)控制7月和8月降水异常全区一致型的关键环流因子强度和位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副高的表现最突出。全区多雨型:7月副高西部明显偏强、西界明显偏西,脊线偏北,四川位于副高西北边缘附近。8月副高西南部明显偏强,脊线明显偏南,西界偏西,586线经过四川南部29°N附近。全区少雨型:7月副高西南部明显偏弱,西北部偏强,西界明显偏东,脊线偏北,四川位于副高西侧。8月副高西北部明显偏强,脊线明显偏北,西界偏西,整个四川都在586线控制范围内。
- 黄小梅蒋兴文肖丁木
- 关键词:环流异常副高空间分布型
-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黄河源区曲什安河1505—2010年流量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采自青海省玛沁县雪山乡的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分析树木生长与大米滩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前一年11月到当年6月的平均流量与树轮宽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0.62。重建了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曲什安河1505—2010年的流量,重建结果稳定可靠。结果显示,重建序列大体经历了5个丰水期(1655—1697、1746—1816、1898—1916、1933—1957、1962—1992年)和10个枯水期(1510—1520、1530—1541、1544—1586、1590—1654、1698—1720、1728—1745、1817—1836、1856—1886、1917—1932、1993—2004年)。本重建序列与青海德令哈地区降水序列及黄河上游流量序列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还得到了其他文献以及历史资料的验证。多窗谱分析表明重建序列存在着2~2.7、3、3.1~3.4、85~256a的显著变化周期,其中2~2.7、3、3.1~3.4a的周期可能与ENSO有关。此外,重建流量序列与AMO指数、南亚季风指数等大尺度气候驱动因子有一定的联系。
- 肖丁木秦宁生黄小梅
-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黄河源区曲什安河1505-2010年流量变化
- 利用采集自青海省雪山乡的祁连圆柏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分析树木生长与大米滩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前一年11 月到当年6 月的平均流量与树轮宽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0.62.由此重建了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曲什安河过去5...
- 肖丁木
- 树轮宽度指示的川西色达7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506—2008年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年表与川西高原色达和壤塘气象站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年表与色达气象站7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关较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3。利用该年表重建了该地区1506年以来的7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通过"逐一剔除法"进行交叉检验,发现重建方程稳定可靠,方差解释量为39.7%。重建序列显示:暖期时段有5个,为1512—1548、1577—1590、1612—1660、1670—1687年和1704—1784年;冷期时段有7个,为1549—1579、1591—1611、1688—1703、1785—1828、1837—1856、1863—1902年和1962—1998年。同时,利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信号检测,发现重建序列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振荡,主要有80~130年、24~33年、7~16年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 肖丁木秦宁生李金建李媛媛
- 关键词:川西高原树轮气候重建气温变化
- 初秋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及其与我国气温的联系被引量:9
- 2015年
-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5项西太平洋副高(以下简称副高)特征指数资料,分析了1951~2010年初秋(9月)副高强度、面积、西伸脊点、脊线、北界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我国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5项副高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副高强度和面积指数具有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西伸脊点、脊线和北界位置均无明显长期变化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初秋副高西伸脊点位置、脊线和北界位置与我国同期气温异常关系密切。当副高西伸脊点位置偏东(西),易造成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和川西地区、云南大部及华南部分地区同期气温偏低(高);当副高脊线或北界位置偏北(南),易造成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尤其是贵州大部和江南东部(浙闽一带)的同期气温偏高(低)。
- 黄小梅肖丁木戴竹君陈丹
-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气温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