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例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的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的TS患者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15例均行颅脑CT平扫,CT增强2例;4例行颅脑MRI平扫,MRI增强1例。结果:15例患者多以癫痫、智力低下就诊。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13例,单发结节2例,1例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例MRI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则为低信号。结论:CT和MR对T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相结合可对TS作出正确诊断。
- 王建洲桑德恩赵洪增苏敏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CT增强扫描1256例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
- 2012年
- 目的观察CT增强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1—06—2011-11间1256例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结果1256例增强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32例,其中轻度反应27例,占2.1%;中度不良反应4例,占0.3%;重度不良反应1例,占0.08%;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重要条件。
- 苏敏王建洲赵洪增桑德恩刘金萍李卓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12例,8例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扫描,12例均行MR检查,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2例CA共检出14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0/12)。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高或稍高密度病灶,多数为不均匀,常伴钙化、出血。MRI平扫大部分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1个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及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后均呈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检查对C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优于CT,是诊断本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 王建洲韩东明桑德恩赵洪增苏敏杨瑞民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