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明彦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协同刺激分子
  • 3篇分子
  • 3篇CD28
  • 3篇刺激分子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肺炎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B7
  • 2篇CD152
  • 1篇单胞菌
  • 1篇对氨基水杨酸
  • 1篇对氨基水杨酸...
  • 1篇多药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 1篇胸腺肽Α
  • 1篇胸腺肽Α1
  • 1篇血细胞

机构

  • 6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蒋明彦
  • 5篇赵子文
  • 4篇赵祝香
  • 3篇魏树全
  • 3篇钟维农
  • 3篇马为
  • 1篇陈惠玲
  • 1篇叶惠芬
  • 1篇郑业勤
  • 1篇许艳丽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D_(28):CTLA-4/B7协同刺激分子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脓毒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内容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T细胞功能失调与脓毒症发病密切相关。CD28:CTLA-4/B7是T细胞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对调节免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在脓毒症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蒋明彦赵子文
关键词:脓毒症CD28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Х^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入住ICU、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机械通气(OR5.705;95%CI:1.205~27.007;P=0.028)、使用抗菌药物数量(OR3.173;95%CI:1.472~6.841;P=0.003)和APACHEⅡ评分≥16(OR6.390;95%CI:1.191~34.281;P=0.021)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抗菌药物数量和APACHE Ⅱ评分≥16是PDRPA医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病情严重的肺部感染患者,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并且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PDRPA的发生率,才是治疗的关键。
魏树全赵子文钟维农赵祝香叶惠芬陈惠玲马为蒋明彦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
CD28+/CD152+:B7协同刺激分子在重症肺炎免疫紊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2008年
目的 研究CD28+/CD152+:B7协同刺激分子在重症肺炎免疫紊乱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分析22例重症肺炎外周血中CD3+T细胞上CD28+、CD152+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上的CD86+、HLA-DR+表达.评价CD28+、CD152+、CD86+与HLA-DR+相关性;APACHE Ⅱ评分和CD28+、CD152+、CD86+、HLA-D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病人入院24 h内CD3+T细胞及CD86+,HLA-D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CD28+、CD15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CD8+CD3+、CD4+ CD3+阳性的T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存活组重症肺炎入院第10天和第1天比较APACHE Ⅱ评分显著减少(P<0.01);CD28+、CD152+、CD86+、HLA-DR+表达显著升高(P<0.05);CD3++T细胞也显著增加(P<0.05);CD8+ CD3+,CD4+ CD3+阳性的T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重症肺炎协同刺激分子CD28+与HLA-DR+无显著相关(r=-0.12,P>0.05),与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r=-0.30,P>0.05);协同刺激分子CD152+与HLA-DR+呈正相关(r=0.61,P<0.01),与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r=0.15,P>0.05);协同刺激分子CD86+与HLA-DR+呈正相关(r=0.65,P<0.01),与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r=-0.38,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86+下降,而CD28+、CD152+升高,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处于"无能"状态;重症肺炎患者恢复期CD28+、CD86+、CD86+、HLA-DR+升高,提示适度的特异性免疫有利于重症肺炎患者康复.CD86+、CTLA4与HLA-DR+相关,进一步说明CD28+/CD152+:B7协同刺激分子可能与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蒋明彦赵子文赵祝香许艳丽魏树全郑业勤
关键词:T淋巴细胞
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和可疑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MDR-PT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6个月。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X2=5.26,P=0.02);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90.00%,空洞闭合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灶吸收率66.67%,空洞闭合率31.25%(分别X2=9.62,P=0.00;X2=10.82,P=0.00);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5.00%,对照组为3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X2=0.04,P=0.85)。结论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PTB,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较优,药物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怡平蒋明彦
关键词:结核耐多药肺结核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与预后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呼吸内科78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外周血细胞计数与重症肺炎住院病死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与预后相关(P〈0.05);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78例重症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验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对重症肺炎预后死亡判断的总正确率为82.1%。验证重症肺炎死亡预后的总正确率为82.1%,该方程的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92.9%。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结合分析能提高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蒋明彦赵子文钟维农马为赵祝香魏树全
关键词:肺炎血细胞计数预后
胸腺肽α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协同刺激分子CD28、CD15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仅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膜染料PKH26染色和荧光标记特异抗体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肽α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胸腺肽仪l作用5d后,胸腺肽α1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2.15±1.09,高于阴性对照组1.67±0.55(P=0.04);胸腺肽α1组协同刺激分子CD28、CD152的表达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但只有CD28的表达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28:(27.63±12.36)%比(22.62±10.12)%,P=0.04;CD152:(3.54±1.58)%比(0.91±0.41)%,P=0.46]。结论胸腺肽α1可明显促进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协同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有关。
赵祝香蒋明彦赵子文马为钟维农
关键词:胸腺肽Α1T淋巴细胞细胞增殖CD2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