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正举

作品数:2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鼻内
  • 7篇手术
  • 7篇内窥镜
  • 7篇窥镜
  • 5篇疗效
  • 5篇鼻内窥镜
  • 5篇鼻窦
  • 4篇上颌
  • 4篇上颌窦
  • 4篇内镜
  • 4篇鼻咽
  • 3篇诊治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切除
  • 3篇下鼻
  • 3篇小儿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 3篇儿童
  • 2篇真菌性

机构

  • 28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28篇蒋正举
  • 9篇王世飞
  • 8篇赵晓
  • 6篇杨秀刚
  • 5篇刘兆辉
  • 5篇林季珍
  • 5篇谢天宏
  • 4篇陈天会
  • 3篇安伟
  • 3篇杨琴
  • 3篇万明
  • 2篇林世龙
  • 2篇丁丹
  • 2篇罗峻极
  • 1篇陈荣义
  • 1篇李江民
  • 1篇杨先安
  • 1篇贺元杰
  • 1篇张婕
  • 1篇李俊义

传媒

  • 1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0篇贵州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异物180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提高对食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80例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经食管正、侧位片,食管吞钡棉诊断179例,临床诊断1例。经硬管食管镜检查取出168例,转胸外科开胸取出3例(均为经硬管食管镜检查失败病例),电子食管镜下异物取出4例,颈侧切开异物取出1例,1例从腹腔排出。除3例拒绝治疗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手术证实准确率为97.8%。并发食管穿孔5例,1例胸部感染,1例并发咽后脓肿,无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食管X线片及吞钡棉对食管异物有明显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蒋正举谢天宏
关键词:食管异物
髂骨及唇龈沟复合组织瓣下鼻甲成形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2001年
蒋正举罗峻极丁丹
关键词:萎缩性鼻炎组织瓣髂骨
难治性鼻出血原因分析及鼻内窥镜治疗体会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原因和鼻内窥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诊治难治性鼻出血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原因:高血压占47.2%(34/72),血液病占4.2%(3/72),糖尿病占1.4%(1/72),肝肾功能不全占2.8%(2/72),鼻部炎症占22.2%(16/72),鼻中隔偏曲占8.3%(6/72),鼻部肿瘤占1.4%(1/72),鼻部外伤占2.8%(2/72)。不明原因占9.7%(7/72),一次治愈63例,二次治愈9例,治愈率100%。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并在镜下微波、射频或填塞止血安全有效,同时对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处理以及原发病相关治疗至关重要。
蒋正举王世飞邓建华
关键词:鼻出血内窥镜检查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信号通路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作为一种辅助生长因子,但是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是否必须尚无定论。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提取以及鉴定的方法,同时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对其增殖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5,CD90表达情况。通过成骨和成脂分化诱导,更进一步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同时通过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量表皮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第3代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Transwell小室验证表皮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第3代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探索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多角形和梭形,随着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呈梭形为主。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CD29,CD90表达呈阳性,CD45表达成阴性。并且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第3代细胞成功进行了成骨和成脂分化诱导;②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第3代细胞的增殖,且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Akt表达水平的增加,同时其下游信号分子Bax表达水平降低而Bcl-2表达升高。表皮生长因子能够通过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分子p 65以及IκB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③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夏荣木江其昌杨龙谢天宏陆红玲蒋正举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间质干细胞
NF-κB、c-myc在成人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NF-κB和c-myc在成人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间病理检查确诊为喉乳头状瘤的患者标本54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F-κB和c-myc在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有无非典型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分度进行亚组分析;正常喉黏膜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NF-κB和c-myc在成人喉乳头状瘤中表达增高,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亚组分组中,随着非典型增生的程度增加,NF-κB和c-myc表达的阳性率以及强度相应增加(P<0.05)。结论NF-κB和c-myc均有可能参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及恶变,可作为预测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候选分子。
蒋正举刘兆辉张春林刘华庆吴兴龙杨永福
关键词:NF-ΚBC-MYC喉乳头状瘤免疫组化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比较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84例肥厚性鼻炎患者中 ,4 4例施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部分组 ) ,另 4 0例行下鼻甲粘膜下骨质切除术 (骨质组 )。结果 术后随访 14mo见骨质组治愈率高于部分组 ,除部分组有 2例发生萎缩性鼻炎外 ,无其余并发症发生。结论 肥厚性鼻炎行下鼻甲粘膜下骨质切除术远期疗效优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陈天会杨先安蒋正举林季珍赵晓
关键词: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鼻甲切除术手术方法
RNAKL及其相关因子在中耳胆脂瘤患者瘤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常根据胆脂瘤发病位置分为颅内胆脂瘤、胆脂瘤型中耳炎及外耳道胆脂瘤等几类,系异位胚胎残余的外胚层组织的良性肿瘤〔1〕。虽然胆脂瘤是良性病变,但其具有恶性肿瘤生物行为,对中耳、颞骨等存在广泛损伤,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骨保护素(OPG)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本文旨在探究胆脂瘤骨质破坏与RANKL、RANK和OPG之间的联系。
杨琴万明蒋正举王正龙赵晓
关键词: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核因子ΚB骨保护素
真菌性鼻窦炎40例诊治体会
2005年
由于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总结1995年6月至2004年10月我科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0例,报告如下.
王世飞杨琴蒋正举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诊治体会广谱抗生素
p53 p63及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P53、P63和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P53、P63和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53、P63和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p53、p63和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TNM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P53、P63和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P53、P63和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陈天会蒋正举王世飞贺元杰
关键词:鼻咽癌P53基因P63基因P73基因
微波热凝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2002年
杨秀刚蒋正举林季珍赵晓
关键词:微波热凝鼻内窥镜手术手术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