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文杰

作品数:315 被引量:72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0篇期刊文章
  • 6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7篇医药卫生
  • 39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8篇病毒
  • 87篇冠状病毒
  • 85篇冠状
  • 64篇肝炎
  • 61篇肝炎病毒
  • 48篇基因
  • 45篇疫苗
  • 41篇免疫
  • 35篇蛋白
  • 32篇丙型
  • 32篇丙型肝炎
  • 30篇丙型肝炎病毒
  • 29篇抗体
  • 28篇细胞
  • 28篇流感
  • 27篇小鼠
  • 26篇痘苗
  • 26篇痘苗病毒
  • 26篇综合征
  • 22篇流感病毒

机构

  • 28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7篇中国预防医学...
  • 26篇温州医科大学
  • 17篇内蒙古医科大...
  • 11篇温州医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复旦大学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北京市第六医...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厦门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包头医学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15篇谭文杰
  • 79篇阮力
  • 77篇邓瑶
  • 51篇黄保英
  • 50篇王文玲
  • 42篇赵莉
  • 42篇陆柔剑
  • 37篇王文
  • 35篇任皎
  • 34篇周为民
  • 31篇田厚文
  • 26篇陈红
  • 25篇詹美云
  • 23篇王慧娟
  • 19篇张陵林
  • 17篇申梁
  • 16篇朱娜
  • 16篇叶飞
  • 15篇管洁
  • 13篇蓝佳明

传媒

  • 75篇病毒学报
  • 51篇中华实验和临...
  • 36篇中华微生物学...
  • 34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中国病毒病杂...
  • 7篇国际病毒学杂...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30篇2022
  • 14篇2021
  • 13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15篇2017
  • 23篇2016
  • 28篇2015
  • 18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25篇2011
  • 2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特征是调查病例感染来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和病例隔离时间等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技术报告与专业指南等资料进行综述,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阶段的传染性特征。现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均可分离到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发病4~6 d后在上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载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提示在潜伏期末和发病1周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个别病例在恢复期尽管可再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但未发现具有传染性的证据。
杨孝坤李昱赵宏婷李志丽耿梦杰王文玲秦颖余建兴彭质斌谭文杰郑建东李中杰冯子健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传染性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感染情况的初步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确诊急诊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OCA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和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从2009—10-11期间北京地区部分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中,选择采集32份鼻咽拭子标本,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HCoV—OCA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和HMPV筛查;对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初步分析。结果32份鼻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RT—PCR检出4例(12.5%)HCoV-229E阳性,1例(3.1%)HCoV—HKU1阳性,2例(6.3%)HMPV阳性,未检测到HCoV—OCA3和HCoV—NL63阳性;检出阳性标本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病情较轻,病程多为1周左右。结论2009—10-11北京地区部分确诊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中存在有人冠状病毒或人偏肺病毒共感染的情况。
陆柔剑张陵林谭文杰王仲阮力彭堃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人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
高效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HCoV-OC43病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冠状病毒OC43重组病毒及其在抗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重叠PCR方法将海肾荧光素酶基因以替换或者插入到附属基因(ns2和ns12.9)中的方式克隆到人冠状病毒OC...
谭文杰申梁
文献传递
HPV6型L2N120E7E6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方法、菌株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HPV 6型L2N120E7E6融合蛋白的基因、表达载体、方法、菌株和用途。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载体,将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L2N端120个氨基酸、E7蛋白、E6蛋白融合,并根据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田厚文赵莉任皎庞正冯靖张忠献阮力谭文杰
我国丁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
詹美云刘善虑易炎杰汤少华邵立军谭文杰马虹张文英田瑞光丛旭
该成果对我国丁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丁肝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抗HD的ELISA、HD的IgM检测,丁肝抗原检测和丁肝核酸检测四种诊断法;进行了25省市16个不同民族中9757例HBV感染者中HDV感染的流行...
关键词:
关键词:肝炎血清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以及疫苗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2012年首次发现的具有高病死率、可感染人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给全球公共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针对MERS-CoV的病毒分离、免疫学及核酸检测方法已经建立,特异性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也正在研发之中,成为控制MERS-CoV感染蔓延的有力武器.本研究就MERS-CoV的实验室检测及疫苗和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MERS-CoV的防控提供参考.
卢帅秦堃谭文杰
关键词:疫苗
以BAC为基础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于疱疹病毒科α亚科,其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再度激活则引起带状疱疹。目前对其基因功能和疫苗的减毒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细菌人工染色(BAC)是一种新的用于大分子DNA克隆的载体系统,它具有容量大、遗传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将VZV全基因组克隆至BAC系统构建成VZV的感染性克隆,并利用现代基因修饰技术可极大促进对该病毒的研究。就近年来以BAC为基础VZV感染性克隆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做一综述。
揣侠谭文杰
关键词:感染性克隆
中国河南两株庚型肝炎病毒(HGV)NS5区部分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998年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我国河南省2例重叠感染HCV或HBV/HDV的献血员中,分离到HGVNS5区的部分cDNA,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南株HGVNS5区核苷酸与两株中国HGV株的同源性(>91.9%)高于国外代表株(88.5%-90.6%),但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都无明显的地区性区别。HGVNS5区氨基酸序列较保守(同源性>91%),缺乏明显高变区。中国4株HGV在7384位发生了由C→T的变异,从而导致一个共同的保守位点的产生(由F→A)。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时。
谭文杰陈刚夏宁邵黄鹤丛郁苗季詹美云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基因
呼吸道感染样本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呼吸道感染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非常多,快速准确判断感染病原对有效地预防控制及临床诊治至关重要。高通量测序及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研究中。本文就呼吸道感染样本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呼吸道感染样本前处理、高通量测序文库的准备、测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陈静牛培华谭文杰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高通量测序
应用ELISPOT方法筛选确定HIV-1 B/C亚型疫苗六种抗原的H-2^d限制的T细胞表位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筛选和确定用于检测表达HIV-1 B'/C亚型病毒6种抗原(gp160、gag、polr、evt、at和nef)的艾滋病疫苗免疫小鼠后H-2d限制的特异性T细胞表位,本研究使用表达上述6种抗原的复制型DNA疫苗和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联合免疫BALB/c小鼠,通过矩阵设计将HIV-1 B(C)亚型6种相应抗原全序列肽库分别混合成肽池,使用肽池对免疫小鼠进行IFN-γELISPOT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肽库中特异反应的优势表位肽。结果显示:筛选到七条针对Gag的特异表位肽,其中有5条与文献报道相同,另2条为新表位肽;筛选到3条针对Pol蛋白特异表位肽,其中一条为新表位肽;筛选到2条针对gp160特异表位肽,其中一条为新表位肽;在Nef肽库中筛选到一条新的表位肽;从Tat肽库中筛选到3条表位肽,这三条肽在肽库中是连续的序列,都包含(或部分包含)网上公布的表位序列;在Rev肽库中没有筛选到能够产生阳性反应的特异性表位肽。本研究使用IFN-γELISPOT方法筛选和确定了可用于检测表达HIV-1 B'/C亚型病毒6种抗原(gp160、gag、pol、revt、at和nef)的艾滋病疫苗免疫小鼠后H-2d限制的特异性T细胞表位。
齐香荣高瑛瑛陆柔剑邓瑶孟昕谭文杰阮力
关键词:HIV-1IFN-ΓELISPOTT细胞表位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