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习平
- 作品数:77 被引量:2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财政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早熟杏新品种——硕光
- 2011年
- 硕光是由大丰杏的自然杂交种子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熟鲜食杏新品种,2009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86.08g,最大果重106.4g。果顶圆凸,果实缝合线浅,片肉不对称。果皮底色橙黄,阳面有少许红晕或无乳色,果面绒毛少;果皮较厚,不易剥离。果肉橙黄色,肉质较细,纤维中多,汁液多。
- 赵习平
- 关键词:早熟平均单果重杂交种子鲜食杏橙黄色实生苗
- 杏树建园技术被引量:1
- 2003年
- 河北省是我国的杏资源大省,近年来杏树栽培面积有了较大的发展.高标准地建好杏园是杏树优质丰产高效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生产上由于不少果农缺乏杏树建园的基本知识,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栽植成活率低、栽后杏树生长发育迟缓、花而不实、冻花冻果等,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杏树建园技术作一总结,供农民朋友参考.
- 柴菊华赵习平
- 关键词:杏树建园技术选种授粉树
- 极早熟杏果实与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Z08-7-3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利用‘子荷’与‘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极早熟杏新品系。为研究其果实与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相关性,以田间大树高接后3 a生的Z08-7-34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08-7-34新梢自4月初开始生长,到5月18日停止生长形成春梢,生长期48 d,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生长过程中有1次明显的生长高峰;3月24日盛花,到5月18日果实成熟停止生长,发育期55 d,果实的纵、横径、侧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第2次生长高峰。
- 武晓红赵习平李立颖张红霞张宪成袁立勇崔启志
- 关键词:极早熟品种新梢果实
- 早熟杏新品种‘硕光’被引量:5
- 2010年
- ‘硕光’是由‘大丰’杏的自然杂交种子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熟鲜食杏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6.08g,最大106.4g,果皮底色橙黄,阳面有少许红晕或无,果面光洁,味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3.2%~14.5%。果实发育期65~70d。早熟,丰产。
- 赵习平刘铁铮马文会杨莉付雅丽李辰泉
- 关键词:早熟
- 极早熟杏种子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赵习平
- 关键词:种子处理方法早熟杏干物质含量果实发育期幼胚培养
- 2006~2016年河北省杏产业发展调研与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2006~2016年河北省山杏和杏扁的栽培面积呈缓慢增加趋势,杏总体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2位,杏资源十分丰富。对河北省杏实地调研发现,杏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而单位面积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其中鲜杏单位产量增幅最大;山杏仁、杏扁和鲜杏的主产区均分布在张家口、承德、邢台和保定等市,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70%以上。缺乏特色品种和耐贮存优质果品,栽培管理滞后,是制约河北省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根据不同杏品种开发更精细的配套管理模式,为加速河北省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景晨娟陈雪峰武晓红赵习平
- 关键词:杏扁鲜杏栽培管理
- 果树单芽覆膜嫁接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树单芽嫁接方法,属于果树嫁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接穗:冬季采集接穗,将接穗存放于果品冷库或埋藏在阴凉潮湿处备用;(2)选择嫁接期:树液开始流动至母树开花前为嫁接期;(3)准备砧木:嫁接时将小枝...
- 马文会张建军马之胜杨雷李莉吕瑞江赵习平贾云云
- 文献传递
-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冀光(暂定名)
- 赵习平
- 冀光是用传统加工杏品种串枝红为母本、品质极上的二红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杏新品种,既能鲜食,又能加工。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平均果重58.3g;外观美,缝合线处无青沟;果肉橙黄色,组织致密,里外一致,纤维少,汁液中,风味酸甜,...
- 关键词:
- 关键词:栽培
-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冀光’被引量:12
- 2002年
- ‘冀光’是采用有性杂交 (‘串枝红’ב二红’)育成的中晚熟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 ,具有成熟早、外观美、品质佳、加工性好、丰产性强等特点 ,适合华北杏树适生区栽培。
- 赵习平柴菊华杨莉常振田林裕益杨云
- 关键词:栽培
- 电导法测定杏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8年
-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杏叶片质膜的相对透性。结果表明:最佳取样量和重蒸水体积分别为0.3~0.5g和40mL,煮前电导率的最佳测定时间为叶片浸泡10~15h;沸水浴前叶片的最佳浸泡时间为30~40h;叶片煮后电导率的最佳测定时间为沸水浴后4h;电导率值与介质温度呈直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0.0262(x/5—1)+0.2005(R^2=0.987)。
- 刘铁铮赵习平
- 关键词:叶片质膜透性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