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振田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河北省林业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早熟
  • 4篇鲜食
  • 3篇选育
  • 3篇栽培
  • 3篇鲜食加工兼用
  • 3篇极早熟
  • 3篇兼用
  • 3篇发芽
  • 3篇发芽率
  • 2篇优质新品种
  • 2篇早熟品种
  • 2篇种子
  • 2篇种子发芽
  • 2篇鲜食品种
  • 2篇极早熟品种
  • 1篇杏果
  • 1篇杏树
  • 1篇育苗
  • 1篇杂交
  • 1篇栽培技术

机构

  • 11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11篇常振田
  • 10篇杨莉
  • 10篇赵习平
  • 5篇柴菊华
  • 5篇林裕益
  • 3篇马之胜
  • 2篇杨云
  • 1篇李学华
  • 1篇马文会
  • 1篇赵明忠
  • 1篇范桂敏
  • 1篇刘树海

传媒

  • 3篇河北果树
  • 2篇中国果树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落叶果树
  • 1篇北京农业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杏果裂果的调查研究及防止措施被引量:3
1993年
杏裂果是当前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许多品种本身就易裂果,尤其是在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或不当的栽培条件下,如久旱遇雨或干旱时大水漫灌等,均易发生裂果.经调查发现,轻的裂果率可达30%左右,严重的可达70%左右,更严重者可达100%裂果。
杨莉常振田赵习平
关键词:裂果率大水漫灌着色期农乐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冀光(暂定名)的选育与应用
赵习平杨莉柴菊华常振田林裕益马之胜刘树海杨云
该项目在亲本筛选鉴定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杂交方法,利用串枝红做母本,二红杏做父本杂交选出一鲜食加工兼用型新品种冀光;该品种具有成熟早、品质好、丰产性强的特点,且离核性和加工性明显优于亲本;通过单项试验总结出了以栽植密度、授粉...
关键词:
关键词:选育
杏极早熟优质新品种 甘玉
2004年
赵习平柴菊华杨莉常振田林裕益杨云
关键词:极早熟品种栽培技术
在杏树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1992年
杏树结果早、收益快、果实美观、营养丰富,尤其可补充水果淡季,还可制成多种加工食品,如杏干、杏脯、杏汁、杏酒、杏仁露、杏罐头等,并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因此,发展杏树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杏树生产又将出现发展的势头.
马之胜常振田
关键词:农村商品经济大接杏鲜食品种稀植自交结实率
鲜食加工兼用杏杂交优系87-3-18的选育
1995年
鲜食加工兼用杏杂交优系87-3-18的选育赵习平,常振田,林裕益,杨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050061)87-3-18杏是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87年杂交育成,母本为鲜食加工兼用串枝红杏,父本为二红杏。经几年的观察,该单系改善了传统加工...
赵习平常振田林裕益杨莉
关键词:鲜食品种选育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
全文增补中
早熟、优质、丰产杏新品种“早美红”的选育与应用
赵习平杨莉柴菊华常振田马之胜李学华马文会范桂敏赵明忠
该项目通过对200多个杏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筛选出了串枝红、二红、小满黄、麦黄等优良亲本材料,科学选配了符合育种目标的“串枝红X小满黄”杂交组合,培育出了“早熟、优质、丰产杏新品种—早美红”;选育过程中采用了改良式杂交...
关键词:
关键词:选育
串枝红杏核沙藏适期探讨
1994年
串枝红杏核沙藏适期探讨杨莉,常振田,赵习平,林欲益(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050061)串枝红杏已是大面积发展的晚熟品种,且由于种子发育充实,其实生苗木已被广泛用作杏的砧木苗。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了串枝红杏核不同沙藏时期的试验,现将结...
杨莉常振田赵习平林欲益
关键词:串枝红杏沙藏发芽率育苗
杏极早熟优质新品种——甘玉被引量:3
2003年
杏新品种甘玉单果重49.5 g,最大果重65 g,极早熟,果实发育期56~60天,鲜食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4%,丰产。2002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赵习平柴菊华杨莉常振田林裕益杨云
关键词:极早熟品种栽培要点
处理方法对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初报被引量:8
1998年
对不同成熟期杏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常规层积和鲜种低温保鲜贮藏(简称鲜种鲜贮)两个处理。结果表明:供试极早熟杏品种的种子常规层积均不发芽,而对其鲜种进行长达190d左右的低温保鲜贮藏,均有一定的发芽率。无论哪种方法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随其果实发育日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常规层积这种规律表现得更为明显。鲜种鲜贮不同成熟期的杏种子,果实发育日数越少,需时间越长,果实发育日数在60d以内的极早熟品种,需要比中晚熟品种多85d左右的时间,鲜种鲜贮的关键是持久较高的湿度。
赵习平常振田杨莉
关键词:种子发芽率
极早熟杏种子发芽方法的试验被引量:2
1998年
极早熟杏种子发芽方法的试验常振田赵习平杨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050061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果实色彩鲜艳,气味芬芳,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杏为早熟树种,一般成熟越早,经济价值越高。培育极早熟杏品种,通常选择极早熟品种作为杂交亲...
常振田赵习平杨莉
关键词:杏树种子发芽发芽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