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达志峰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FOXO3A
  • 4篇成肌细胞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3篇肌萎缩
  • 3篇RNA干扰
  • 2篇质粒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A基因
  • 2篇A基因表达
  • 1篇蛋白
  • 1篇电生理
  • 1篇血管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掌腱膜
  • 1篇掌腱膜挛缩
  • 1篇掌腱膜挛缩症
  • 1篇正中神经
  • 1篇质粒转染

机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达志峰
  • 5篇朱志祥
  • 5篇丁洁
  • 5篇梁炳生
  • 4篇贾英伟
  • 3篇韦建
  • 3篇冯勇
  • 1篇粱炳生
  • 1篇赵胜
  • 1篇宋文慧
  • 1篇田江华

传媒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RNA干扰对成肌细胞系L6中FOXO3a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体外抑制FOX03a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系L6,使用pEGFP-N1与siRNA重组质粒等比例在Lipofectamine2000介导下转染,优化与检测系统的转染...
丁洁梁炳生达志峰朱志祥韦建贾英伟冯勇
关键词:FOXO3A
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与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这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掌腱膜挛缩症中的临床效果,探索掌腱膜挛缩症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经手术治疗的掌腱膜挛缩63例(85只手)。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25例(34只手),男19例,女6例;年龄18~68岁,平均(52.4±10.5)岁。行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38例(51只手),男31例,女7例;年龄22~74岁,平均(56.3±14.6)岁。结果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年2个月。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为44.12%(15/34),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为13.72%(7/51),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以卡方检验对两组间复发率的差异作统计学处理,χ2=9.823,P〈0.01(P=0.002),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掌腱膜切除加受累皮肤切除及皮肤移植术有利于降低手术的复发率。
达志峰丁洁朱志祥梁炳生
关键词:掌腱膜挛缩症手术后复发
RNAi技术体外沉默肌肉环指蛋白1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大鼠肌肉环状指蛋白1(MuRF-1)基因表达的效果,筛选出针对MuRF-1基因最有效的siRNA重组质粒。方法根据大鼠MuRF-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4组干扰序列,即siRNA MuRF1-Ⅰ、Ⅱ、Ⅲ、Ⅳ,利用lipofa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siRNA重组质粒转染大鼠成肌细胞系L6,于转染后48 h与72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或免疫印迹检测其对MuRF-1表达的抑制效果。MuRFl基因siRNA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后mRNA和蛋白质数据以x±s表示。对照组与四组实验组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用LSD检验。结果(1)实时定量PCR显示四组干扰质粒MuRF1-Ⅰ、Ⅱ、Ⅲ、Ⅳ对基因MuRF-1的mRNA的抑制率在转染后48 h分别为67﹪、31﹪、11﹪,20﹪,不同干扰序列的抑制效果有差异(F=4.527,P=0.024);72 h分别为79﹪、59﹪、50﹪和61﹪,不同干扰序列的抑制效果有差异(F=19.088,P<0.001),与48 h相比,抑制效应更为明显,但以siRNA MuRF1-Ⅰ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t=8.201,P<0.001)。(2)使用Western印迹灰度分析显示四组干扰序列对基因MuRF-1的蛋白的抑制率在转染后48 h分别为61﹪、40﹪、9﹪和15﹪,不同干扰序列的抑制效果有差异(F=4.286,P=0.028);72 h分别为70﹪、54﹪、30﹪和46﹪,不同干扰序列的抑制效果有差异(F=3.731,P=0.042);与48 h相比,MuRFl-Ⅰ、MuRFl-Ⅱ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Ⅰ=3.256,P=0.009;tⅡ=2.512,P=0.03),但MuRFl-Ⅲ和MuRFl-Ⅳ与对照组相比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对序列中,以siRNAMuRF1-Ⅰ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蛋白水平的抑制效果与mRNA水平基本一致。结论成功筛选出对MuRF-1基因有效的siRNA重组质粒,即siRNA MuRF1-Ⅰ,为通过RNAi技术进一步研究其功能以及基因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朱志祥梁炳生冯勇达志峰丁洁韦建贾英伟
关键词:成肌细胞质粒转染RNA干扰
RNA干扰介导泛素连接酶MuRF1和叉头蛋白转录因子FOXO3a基因下调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MuRF1或FOXO3a基因表达的效果,为RNAi介导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订购MuRF-1和FOXO3a两基因的siRNA重组质粒,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系L6,将M...
达志峰
关键词:RNA干扰介导
文献传递
RNA干涉介导大鼠成肌细胞系L6中MuRF-1与FOXO3a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MuRF-1或FOXO3a基因表达的效果,为RNAi介导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系L6,将MuRF-1和(或)FOXO3a siRNA重组质粒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优化与检测系统的转染效率;将2μg MuRF-1或FOXO3a基因siRNA重组质粒转染L6,转染后48 h与72 h,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iRNA重组质粒对MuRF-1和FOXO3a的mRNA的抑制效果,使用Western印迹检测siRNA重组质粒对MuRF-1和FOXO3a蛋白水平的抑制效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LSD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质粒转染后24 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有大量明亮的绿色荧光表达,显示系统有较高的转染效率。(2)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MuRF-1与FOXO3a各自的siRNA重组质粒转染后48 h,二者干扰序列在mRNA水平分别明显抑制了MuRF-1和FOXO3a的表达,抑制率达67﹪和5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uRF-1与FOXO3a两基因siRNA重组质粒转染后48 h,干扰序列在mRNA水平明显抑制了MuRF-1及FOXO3a的表达,抑制率达61﹪及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72 h,MuRF-1与FOXO3a各自的siRNA重组质粒干扰序列对MuRF-1和FOXO3a的mRNA的抑制率分别达79﹪和81﹪,联合MuRF-1与FOXO3a两基因siRNA重组质粒干扰序列对MuRF-1和FOXO3a的mRNA的抑制率达77﹪及7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8 h相比,抑制效应更为明显。(3)Western印迹灰度分析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干扰序列MuRF-1明显抑制了MuRF-1蛋白的表达,抑制率达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序列FOXO3a明显抑制了FOXO3a蛋白的表达,抑制率达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uRF-1与FOXO3a两基因siRNA重组质粒干扰序列对MuRF-1和FOXO3a蛋白表达的抑制率达64﹪及4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72 h,干扰序列MuRF-1对MuRF-1蛋�
达志峰贾英伟丁洁朱志祥冯勇韦建梁炳生
关键词:肌萎缩FOXO3A去神经支配基因表达
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局部解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为避免腕、掌部手术切口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2例成人上肢标本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血管显微解剖等进行解剖测量。结果52例标本均有掌皮支,50例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2例自尺侧发出,走行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深层。发出点距离0点(远侧腕横纹中点)为(45.2±21.2)mm,穿出前臂深筋膜处距离0点(19.8±12.3)mm,穿出掌腱膜处距离0点(8.2±4.3)mm,掌皮支主干长(49.2±24.2)mm,起点处宽(1.2.4±0.7)mm,掌皮支与舟骨结节中点的垂直距离为(8.3±2.8)mm。掌皮支分3支者31例(占59.6%),分2支者15例(占28.9%),1支者6例(占11.5%)。掌皮支主要分布于鱼际区和掌中区,以直入式、伴人式和肌支式进入神经。结论掌皮支的来源、行程均较恒定。为避免伤及正中神经掌皮支及其营养血管,在腕部手术切口应选在尺侧半(环指纵轴的尺侧),在掌部应靠近第四掌骨作纵切口。
丁洁粱炳生贾英伟达志峰朱志祥
关键词:正中神经血管
RNA干扰对成肌细胞系L6中FOXO3a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3年
背景: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因子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中"feak-headbox"(Foxo)转录因子是调控骨骼肌萎缩最关键的分子。目的:探讨 RNA 干扰技术体外抑制 FOXO3a 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6 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系 L6,使用 pEGFP-N1 与 siRNA 重组质粒等比例在Lipofectamine2000 介导下转染,优化与检测系统的转染效率;将 2 μg FOXO3a 基因 siRNA 重组质粒转染L6,转染 48 h 与 72 h。结果与结论:① p EGFP-N1 与 siRNA 重组质粒转染后 48 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有大量明亮的绿色荧光表达,显示系统有较高的转染效率。②实时定量 PCR 分析结果显示,转染后 48 h 和 72 h,干扰序列 FOXO3a-Ⅰ、FOXO3a-Ⅱ、FOXO3a-Ⅲ、FOXO3a-Ⅳ对 FOXO3a mRNA 的抑制率与未转染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转染 72 h 与 48 h 相比,抑制效应更为明显,并以 FOXO3a-Ⅰ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③Western 印迹灰度分析结果显示,转染后 48 h 和 72 h,干扰序列 FOXO3a-Ⅰ、FOXO3a-Ⅱ、FOXO3a-Ⅲ、FOXO3a-Ⅳ对 FOXO3a 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转染 72 h 与 48 h 相比,抑制效应更为明显,与 mRNA 水平的影响一致。结果可见 RNA 干扰技术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叉头蛋白转录因子 FOXO3a 基因的表达,FOXO3a 基因 siRNA 重组质粒转染其干扰序列对 FOXO3a 的 mRNA 和蛋白抑制效果尚不明确,这可为 RNA 干扰介导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丁洁梁炳生达志峰朱志祥韦建贾英伟冯勇
关键词:肌萎缩FOXO3A失神经基因表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及各类先进手术器械、内植物得以普及,脊柱外科手术在全国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手术所造成的脊髓及神经损伤病例也随之增加。如何早期发现脊髓和神经功能的可逆性损伤成为预防医源性脊髓和神经损伤的关键。1977年Nash等[1]报道了应用混合神经获得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对术中脊髓功能的电生理监护方法,为此后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积累了宝贵经验。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71例脊柱畸形、损伤及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田江华赵胜宋文慧达志峰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护脊髓功能监护技术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脊柱内固定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