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达人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人胎
  • 4篇视网膜缺血
  • 4篇缺血
  • 4篇免疫
  • 4篇解剖学
  • 2篇凋亡
  • 2篇形态学
  • 2篇人体解剖学
  • 2篇神经元
  • 2篇生长因子及其...
  • 2篇受体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凋亡
  • 2篇免疫细胞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化学研究

机构

  • 16篇暨南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郑达人
  • 6篇沈伟哉
  • 5篇程欣
  • 4篇刘运泉
  • 2篇潘三强
  • 2篇姚大卫
  • 2篇关粤玲
  • 2篇李仲购
  • 2篇梅忠喜
  • 2篇董伦
  • 1篇宿宝贵
  • 1篇陈嘉铭
  • 1篇吕来清
  • 1篇董炘
  • 1篇丁建新
  • 1篇雷蕾
  • 1篇李维英

传媒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广东解剖学通...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100蛋白在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分布和变化被引量:2
2000年
观察 S-1 0 0蛋白 (S-1 0 0 )在缺血视网膜的分布和变化 ,并以 S-1 0 0作为胶质细胞标记物 ,了解胶质细胞对缺血的反应。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 ,于缺血后不同时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 :(1 )正常视网膜 S-1 0 0免疫反应主要是显示在 M ller细胞 ,少数星形胶质细胞也有反应 ,但着色很弱。 (2 )缺血视网膜 M ller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增强 ,S-1 0 0着色反应强度随缺血时间不同有变化 :缺血 7天达高峰 ,缺血 1 4天和 3 0天逐渐减弱 ,但仍较正常视网膜强。 (3 )不论缺血还是正常视网膜 ,均未见 S-1 0 0免疫反应阳性的节细胞、双极细胞或感光细胞。结论 :缺血情况下 ,视网膜胶质细胞反应和 S-1 0 0蛋白表达的增强 ,可能有抗缺血损伤的作用。
梅忠喜程欣郑达人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S-100蛋白胶质细胞
胆碱能神经元和P物质样、脑啡肽样纤维在人胎脊髓中间带的发育与定位
1991年
收集死亡人胚胎40例,妊娠龄5—40周。取脊髓胸段,恒冷箱切片,厚25—35μm,分别以Kamovsky—Roots法和PAP法显示脊髓中间灰质带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胆碱能神经元和P物质样(SP—L)、脑啡肽样(ENK—L)纤维的定位分布。结果发现AchE阳性神经元,最早见于第5周中间带外侧核本部(ILP)。6~8周,阳性神经元则明显见于侧索核(ILF)、中介核(IC)和中介核室管旁部(ICPE)等各核群。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反应强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强。SP—L和ENK—L阳性纤维最早见于第8周中间带的外侧份,位于套层与缘层之间,相当于ILP的原基部。9~13周,阳性纤维亦向内延伸。至14周,阳性纤维在ILP、ILF和IC等部位已有明显的增加。26周,上述核群和ICPE均见阳性纤维网织成丛状分布。实验证明,人胎脊髓中间带的AchE阳性神经元和SP—L、ENK—L肽能纤维,均出现于胚胎早期,且AchE神经元的出现要比SP—L、ENK—L肽能纤维大概早1/10孕期。
罗知彬郑达人关粤玲沈伟哉刘运泉姚大卫
关键词:P物质脑啡肽人胎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erb-B在鼠视网膜的表达
1996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鼠视网膜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erb-B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EGF,EGF-R和erb-B分别在视网膜各层有不同表达;②EGF免疫反应着色不强,但有特异性地均匀分布在节细胞层(GC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③EGF-R免疫反应着色以GCL和INL的细胞明显,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核更明显;④erb-B的分布类似EGF.但在ONL内出现一条较明显的着色带.对以上结果的可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郑达人罗知彬沈伟哉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被引量:26
1998年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通过启动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自已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细胞小体而被其它细胞吞噬.它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调节形式,也是免疫系统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因为是由行将死亡的细胞内部某些特定基因所操纵,所以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如同由体内的某种“生物钟”控制的一样.细胞程序化死亡实际上有别于细胞凋亡,前者是一种纯粹的功能上的变化,而后者是形态学上的概念,但在文献中两概念等同.也有人认为细胞程序化死亡是发生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死亡,而凋亡则是程序化死亡的一种方式.作为一个形态学过程,凋亡也见于程序化死亡之外的病理状态中.本文所采用的凋亡一词偏重于广义的含义.
程欣沈伟哉郑达人
关键词:细胞凋亡形态学生化改变
Brodmann 6层皮质出现前人胎视皮质(17区)细胞构筑的发育——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本实验取材自14例人工流产的正常人胎,胎龄13~32周,坐高(CR)8.3~33cm。于大脑半球距状裂中部,作冠状切面扫描电镜观察。在胎龄13周(CR8.3cm),17区脑壁从内向外由脑室带、脑室下带、中间带、皮质板、缘带组成。随着胎龄增长,上述5带发生一系列变化,1.脑室带逐渐变薄,细胞分裂活动逐渐减少,最后分化为单层的室管膜上皮。2.脑室下带和中间带逐渐被纤维束取代而成白质。3.皮质板随胎龄增长而增厚并分化,胎龄21周(CR20cm)时,皮质板下部首先出现第Ⅵ、Ⅴ层;23周(CR22cm)时,皮质板中部出现第Ⅳ层;26周(CR25cm)时,皮质板上部出现第Ⅲ、Ⅱ层。4.缘带原位分化为第Ⅰ层。
郑达人罗治寰关粤玲罗知彬刘运泉
关键词:细胞构筑扫描电镜人胎
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1999年
人体解剖学是暨南大学第一批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本文从解剖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改方向、梯队建设和人积极性的发挥、确定中心工作和选择突破口、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等5个方面简述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体会。
宿宝贵沈伟哉吕来清董炘郑达人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教学媒体
大鼠不完全性视网膜缺血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血流(2VO)的方法,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视网膜缺血,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不同缺血时间(30、90min,4、7、14、30d)和缺血后再灌流与不再灌流对视网膜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30和90min再灌流4d后,内视网膜(包括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明显增厚;其他不再灌流的缺血组,厚度趋向减少。节细胞计数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缺血4d后明显减少。提示不完全性视网膜缺血随时间延长引起视网膜病理损害。
梅忠喜程欣郑达人
关键词:组织学病理学视网膜缺血
枕动脉的临床解剖学
1995年
在44例成人头颅材料上对枕动脉走行分三段调查.第一段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长2.9±0.4cm,分出脑膜支、肌支;第二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长5.8±0.5cm,分出乳突支、耳支、降支、颅后支,第三段是枕动脉浅出点至上横线的头皮支.长11.7±1.3cm,一般分为Ⅱ主支型(占75%).枕动脉起始部外径3.1±0.2mm;浅出点(A点)外径2.8±0.4mm;头皮支的B点外径2.1±0.2mm、C点1.7±0.4mm、D点2.0±0.3mm 、E点1.6±0.4mm.对头皮支的分型分布提出了体表定位方法.结合临床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李仲购刘运泉潘三强郑达人
关键词:动脉枕动脉临床解剖学
正常人口腔粘膜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人口腔粘膜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 -R)的分布状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EGF主要分布于口腔上皮底层细胞中 ,并随细胞向上分化而逐渐减少 ,其免疫染色出现在细胞浆中。EGF -R也主要在基底层细胞表达 ,除存在于细胞浆外 ,在细胞核中亦见表达。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口腔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有重要作用。但EGF -R在细胞核中的表达 ,其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雷蕾郑达人陈嘉铭
关键词:口腔粘膜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性视网膜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9
1997年
实验性视网膜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梅忠喜1)程欣郑达人(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关键词:视网膜;视网膜缺血;形态学中图分类号:R7741关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已有大量报道,但对于视网膜缺血后病理变化的机制和如何保护缺血性的视网膜,仍有许...
梅忠喜程欣郑达人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形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