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桂午

作品数:98 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关节
  • 21篇解剖学
  • 20篇手术
  • 19篇转位
  • 16篇皮瓣
  • 16篇缺损
  • 16篇脱位
  • 15篇关节脱位
  • 13篇动脉
  • 13篇骨瓣
  • 13篇骨折
  • 12篇肌腱
  • 11篇血管蒂
  • 11篇股骨
  • 10篇移位术
  • 8篇带血管
  • 8篇带血管蒂
  • 8篇骨膜
  • 7篇骨膜瓣
  • 6篇带蒂

机构

  • 58篇解放军第45...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解放军第97...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解放军第四五...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解放军福州医...
  • 6篇广东医学院
  • 5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西安市解放军...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解放军451...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98篇钟桂午
  • 35篇张发惠
  • 21篇胡万华
  • 20篇刘经南
  • 17篇范少地
  • 12篇周风金
  • 11篇闫毅
  • 10篇宋一平
  • 10篇郑和平
  • 6篇徐达传
  • 6篇蔡肖岚
  • 6篇闫自强
  • 6篇廖进民
  • 6篇于杰
  • 5篇钟世镇
  • 5篇陈日景
  • 4篇欧伟
  • 4篇黄群武
  • 4篇周凤金
  • 4篇王绥江

传媒

  • 19篇解剖与临床
  • 18篇中国临床解剖...
  • 10篇中华显微外科...
  • 10篇中华解剖与临...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解放军医学高...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三届全国解...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2篇2003
  • 15篇2002
  • 7篇2001
  • 14篇2000
  • 13篇1999
  • 7篇1998
  • 13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1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蒂椎板成形术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带蒂椎板成形术重建胸腰椎后部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 :胸腰椎管狭窄患者 5 6例 ,均施行带蒂胸腰椎板成形术。结果 :术后经过 1~ 5年随访 ,4 7例 (83 9% )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或大部消失 ,成形椎板愈合良好 ,椎管完整 ,9例 (16 1% )完全截瘫。结论 :带蒂椎板成形术符合脊柱的解剖生物特性 ,可替代现行的椎板切除术。
闫毅钟桂午于杰周风金范少地
关键词:椎板椎管成形术稳定性
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害自然修复过程的电生理观察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伤的自然修复过程及结局。方法  10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延长至 40 %后再继续观察 8周 ,测试胫后神经刺激脊髓复合感觉诱发电位 (CSEP)潜伏期、峰值、面积的变化。结果 肢体延长造成了胫后神经明显的电生理损害 ,且随着延长幅度的增加而加剧。停止延长后 2周 ,潜伏期的变化恢复约 5 0 %。停止延长 4周恢复约 6 5 % ,峰值、面积的变化亦恢复约 5 0 %。停止延长 8周 ,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恢复 90 %以上。结论 缓慢牵伸对周围神经造成的亚临床损害是可逆的 ,而且这种损伤可在牵伸后 8周大部分恢复正常。
范少地许建中李起鸿吴宗耀王汝兰候敏钟桂午
关键词:诱发电位周围神经损害自然修复CSEP
带血供臂下内侧骨皮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在4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并应用带血供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转位术8例。6例骨皮瓣全部成活,2例骨皮瓣的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感染,经短期换药愈合。随访1~1.5年,供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吻合丰富,适用于肘关节周围骨皮缺损的修复。
钟桂午张发惠刘经南陈日景
关键词:骨皮瓣
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
1999年
目的 为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0 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 对胸小肌的形态、血管、神经及喙突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 结果 胸小肌中部长(149 ±17)c m ,起始处宽( 72 ±12)c m ,中部厚(51 ±19) m m ,附着部宽(15±04)c m 。营养动脉主要源于胸肩峰动脉的占833 % ( 25 侧) , 肌门距肌起、止点分别为( 22 ±17)c m 、(57 ±14)c m 。胸小肌的神经933 % ( 28 侧) 由胸前内侧神经分支支配, 长( 29 ±24)c m 。喙突长(4 0 ±03)c m 、宽(16 ±0 2)c m 、厚(09 ±2 )c m 。
刘经南张发惠钟桂午
关键词:胸小肌移位术肩锁关节
以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2000年
目的: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段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廖进民王绥江黄群武吕端远钟桂午罗少军欧伟
关键词:前臂内侧皮神经血管静脉血
中药对超长皮瓣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1年
采用48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应用中药益气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对照,研究药物对超长皮瓣(长:宽=6:1)的存活影响。组织学和生化结果表明:中药能提高皮瓣的存活。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皮瓣的微循环、稳定组织内环境,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黄富国杨志明项舟张尚福覃质彬李奉媛郑光静易平钟桂午
关键词:皮瓣中药存活
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
1998年
目的:为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对胸小肌的形态、血管、神经及喙突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胸小肌中部长15.6±1.8cm,起始处宽7.2±1.2cm,中部厚5.1±1.9mm,附着部宽1.5±0.4cm。营养动脉主要源于胸肩峰动脉的占83.3%(25侧),肌门距肌起、止点分别为2.2±1.7cm、5.7±1.4cm,胸小肌的神经93.3%(28侧)由胸内侧神经分支支配,长2.9±2.4cm。喙突长4.0±0.3cm、宽1.6±0.2cm、厚0.9±0.2cm。结论:设计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可行性。
刘经南张发惠郑和平钟桂午谢汉国
关键词:胸小肌骨瓣移位肩锁关节脱位应用解剖学
全文增补中
颈肋与第1肋骨融合并斜角肌止点变异1例
2002年
范少地钟桂午闫自强于杰张锦
关键词:骨融合并发症
带蒂旋前方肌尺侧骨膜瓣移位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探讨带蒂旋前方肌尺侧骨膜瓣移位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陈旧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病例,以带血管神经肌蒂尺侧骨膜瓣向远端尺背侧移位重叠缝合,紧缩分离桡尺远端关节。结果术后随访1.5~6年,X线片提示桡尺远端关节间隙基本正常,桡尺远端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术式方法简便,创伤小,移位肌骨膜瓣愈合后可有效稳定桡尺远端关节,是修复桡尺远端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钟桂午周风金闫毅于杰宋一平
关键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疗效
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评价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肱骨12 根,应用三点弯曲的方法测试完整肱骨的弯曲刚度,然后分为2 组,分别从内侧髁上和外侧髁上1 .0 cm 处切取6 .0 cm ×0 .5 cm 的骨瓣,测试切除骨瓣后肱骨的刚度。最后分别切取6 .0 cm ×1 .0 cm 骨瓣后再测试刚度。结果:内、外上髁上切取6 .0 cm ×0 .5 cm 骨瓣后其刚度与正常肱骨相比变化不大,而截取1 .0 cm 宽骨瓣后肱骨的刚度显著下降。结论:为保持肱骨生物力学性能不遭受破坏,利用肱骨下段骨瓣修复骨缺损时,骨瓣的切取范围应小于6 .0 cm ×0 .5 cm 。
欧阳钧钟桂午蒋常文邵正仁赵卫东
关键词:肱骨生物力学骨不连骨缺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