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压西
- 作品数:94 被引量:3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SM22启动SCA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为建立平滑肌特异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的裂解激活蛋白(SCAP)超表达的转基因小鼠,深入探讨SCAP的功能,本实验构建了由平滑肌特异蛋白SM22启动子(pSM22)启动仓鼠SCAP443位点突变体——SCAP(D443N)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仓鼠卵巢细胞(CHO)验证其表达。利用巢式PCR从小鼠肝脏组织提取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pSM22基因。先将其插入pMD-T载体,构建T-SM22,对pSM22测序后,通过双酶切将pSM22克隆到pGL3-control-Luc中,成为pGL3-SM22-Luc。转染pGL3-SM22-Luc到血管平滑肌(VSMCs)中,通过检测荧光素酶(Luc)值观察pSM22在VSMCs内的启动活性。利用PCR从pTK-HSV-SCAP(D443N)质粒中扩增出SCAP(D443N)后克隆入pGL3-control中,成为pGL3-SCAP。然后再将pSM22克隆入pGL3-SCAP中,成为表达质粒pGL3-SM22-SCAP(D443N)。转染表达质粒到CHO细胞,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SCAP(D443N)的表达。结果证实pSM22在体外VSMCs中能启动Luc的表达;表达质粒pGL3-SM22-SCAP(D443N)酶切及测序结果正确;将其转染到CHO细胞后,与转染pGL3-control的对照细胞相比SCAP(D443)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
- 王媛媛胡接力崔静黄爱龙阮雄中陈压西
- 关键词:SM22质粒构建转染
-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与临床免疫被引量:3
- 2004年
- 金生张大志陈压西
- 关键词:TOLL样受体临床免疫
- 万乃洛韦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万乃洛韦在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的作用 ,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病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 ,用万乃洛韦治疗 1个月 ,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DNA及转氨酶、肝组织病理、肝组织中的DHBVDNA等。结果 万乃洛韦用药 1月能使血清DHBVDNA总体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各剂量组血清DHBVDNA有阴转现象。肝脏病理检查及血清转氨酶检查发现 ,万乃洛韦对肝组织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用药组ALT虽有轻度升高 ,但停药后即恢复正常。SouthernBlot检测肝组织内DHBVDNA ,提示该药能抑制病毒在肝内的复制 ,但不能彻底清除超螺旋DNA。
- 陈压西郭树华齐珍元张定凤
- 关键词:鸭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药
- 脂肪酸转运酶CD36和其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脂肪酸转运酶CD36和其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本发明对肾透明细胞癌病人和肾透明癌癌细胞研究发现,CD36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级有关。进一步过表达或敲低CD36发现,CD36促进肾...
- 陈压西廖梦杨萍
- 文献传递
- 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与代谢性炎症
- CD36(又名脂肪酸转运蛋白),属于B类清道夫受体家族,因其能识别众多内源性的配体,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长链脂肪酸,非修饰的脂蛋白和淀粉样蛋白等,被认为是将机体的天然免疫和代谢这两大过程有机联合在一起的重要靶点.代谢性...
- 陈压西阮雄中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组织贴块法获得原代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分化状态。结果:培养第3天时,可见自组织块周围长出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至培养2周细胞融合成片,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显示,细胞传至第6代后纯度在98%以上,证实应用此方法分离原代VSMC可以满足平滑肌体外功能实验的需求。结论:应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小鼠VSMC,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纯度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刘晶马坤岭倪杰黄文瑾刘必成陈压西阮雄中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
- 四环素调控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抗乙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四环素调控表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以pcDNA4TM/四环素操纵子序列(TO)载体为模板,用PeR法扩增含四环素调控表达序列片段TO,插入pUC118载体中测序,选择测序正确的序列取代pVITR03载体中相应的片段,构建成pVITR03-TO。用相同的方法以pcDNA6/四环素阻遏蛋白(TR)。载体为模板扩增TR基因,经测序证实后插入pVITR03-TO载体的一个多克隆位点,构建成pVITR03-TO-TR。在另一个多克隆位点插入TNFα基因,构建pVITR03-TO-T10TNFα。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pG2细胞,研究四环素调控表达TNF0t的有效性。以HepG2.2.15细胞为HBV复制模型,转染pVITR03-TO-TR-TNFα后,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选择高效表达TNFα的细胞建立细胞系,观察经四环素调控表达后,TNFα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多组间数据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结果经过改建的双表达载体能够有效表达TNFα,并可以用不同剂量的四环素进行调控,四环素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0μg/ml。诱导l、3、5d后,转染pVITR03-TOTR-TNFα组上清液中的HBsAg抑制率分别为14.8%、11.5%、28.44%,转染pVITR03-TOTR组分别为1.2%、1.1%、0,诱导5d后的HBsAg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P〈0.05)I转染pVITR03-TOTR-TNFa组的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50%、26.67%、47.85%,转染pVITR03-TOTR组分别为0.3%、1.3%、0,诱导1、3、5d时的HBeAg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31、14.06和43.76,P值均〈O.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5d后,TNFα对细胞内和培养上清液的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0.26%和79.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96.7和62.72,P〈0.05)。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TNFα对HBVS基因的mRNA转录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四环素调控表
- 倪艳蒋凤徐华徐华雷宇雷宇周智陈压西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细胞因子
-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四环素调控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的四环素调控表达载体,并研究在真核细胞中四环素对S基因的调控表达,以期用于基因治疗实验。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插入启动子内含有2个四环素超纵子(TO)的质粒pcDNA4,并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cDNA4-S和含有四环素抑制基因的质粒pcDNA6共转染入真核细胞HepG2中,用Zeocin(400μg/ml)及Blasticidin(10μg/ml)进行抗性筛选,约20天形成抗性克隆,建立在四环素诱导下能稳定表达S基因的细胞系。以不同浓度的四环素(0.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进行诱导,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S抗原的表达,以确定四环素的最佳浓度。结果:转染了重组质粒的HepG2细胞,在无四环素环境下HBsAg表达量很低,当加入不同浓度的四环素诱导后,HBsAg表达量明显增加,但所测HBsAg的S/N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四环素调控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了四环素的调控表达。
- 雷宇黎燕王蜀强陈压西周智任红
- 关键词:乙肝病毒四环素
- 四环素双表达调控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构建在同一载体中可用四环素调控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方法:以pcDNA4TM/TO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含四环素调控表达序列的片段TO(位于NdeI和SacII之间),插入pUC118载体中测序,选择测序正确的序列取代pVITRO3载体中相应的片段,构建成pVITRO3-TO。用相同的方法以pcDNA6/TR○c为模板扩增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R),经测序证实后插入pVITRO3-TO载体的一个多克隆位点。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四环素调控表达序列片段和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片段,亚克隆后各选2个克隆测序,均找到了序列正确的克隆,经内切酶双切后插入pVITRO3中,完成了目的载体的构建。结论:初步构建了四环素双表达调控表达载体(pVITRO3-TO-TR)。
- 周智倪艳雷宇王蜀强陈压西任红
- 关键词:四环素
- C反应蛋白及直接胆红素作为肝细胞癌合并大血管侵袭的早期诊断指标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为临床肝细胞癌(HCC)合并大血管侵袭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HCC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HCC患者发生大血管侵袭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HCC患者多项临床特征,包括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和大血管侵袭等具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影响HCC患者大血管侵袭的危险因素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及CRP均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是1.747(95%可信区间1.119~2.728,P=0.014)、2.376(95%可信区间1.495~3.775,P<0.001)。进行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RP、直接胆红素及二者联合对于肝癌合并大血管侵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724、0.668、0.743,敏感度分别是79.1%、70.1%、79.1%,特异度分别是61.9%、62.8%、67.3%。结论CRP联合直接胆红素可作为诊断HCC合并大血管侵袭的早期血清标志物,在诊断治疗及预防HCC大血管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蔡春仙付琪备雷宇陈压西杨萍周智
- 关键词:肝细胞癌C反应蛋白直接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