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爱龙

作品数:549 被引量:1,632H指数:1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6篇期刊文章
  • 110篇专利
  • 3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8篇医药卫生
  • 38篇生物学
  • 24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6篇病毒
  • 162篇肝炎
  • 141篇乙型
  • 138篇乙型肝炎
  • 122篇肝炎病毒
  • 115篇细胞
  • 105篇乙型肝炎病毒
  • 87篇基因
  • 64篇蛋白
  • 37篇药物
  • 36篇抗体
  • 35篇克隆
  • 35篇肝癌
  • 33篇癌细胞
  • 33篇HBV
  • 32篇荧光
  • 30篇冠状
  • 30篇冠状病毒
  • 30篇艾滋病
  • 29篇乙肝

机构

  • 34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7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0篇广西医科大学
  • 2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7篇博奥赛斯(天...
  • 9篇西昌市皮肤病...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江苏省苏北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宁市疾病预...
  • 3篇柳州市疾病预...
  • 3篇扬州大学医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美国芝加哥大...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47篇黄爱龙
  • 86篇唐霓
  • 68篇胡接力
  • 48篇王丕龙
  • 39篇钟晓妮
  • 38篇张定凤
  • 37篇姜政
  • 34篇张君
  • 33篇张文露
  • 31篇陶小红
  • 30篇蔡雪飞
  • 29篇张秉强
  • 29篇彭斌
  • 28篇陈娟
  • 27篇张燕
  • 26篇胡源
  • 24篇汤华
  • 21篇任红
  • 21篇陈维贤
  • 18篇戴江红

传媒

  • 7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6篇中华肝脏病杂...
  • 1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5篇生物技术通报
  • 15篇重庆医学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免疫学杂志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9篇国际病毒学杂...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7篇中国生物制品...
  • 7篇中华医学会2...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生物工程...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国外医学(流...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医学分子生物...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7篇2023
  • 18篇2022
  • 18篇2021
  • 20篇2020
  • 14篇2019
  • 19篇2018
  • 15篇2017
  • 10篇2016
  • 16篇2015
  • 20篇2014
  • 30篇2013
  • 12篇2012
  • 26篇2011
  • 24篇2010
  • 26篇2009
  • 24篇2008
  • 24篇2007
  • 42篇2006
  • 28篇2005
  • 34篇2004
5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α对HepG2细胞LXRα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肝X受体α(LXRα)启动子活性及其下游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和ABCG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TNF-α加速HepG2细胞内胆固醇积聚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LXRα基因的启动子表达载体,观察炎症因子TNF-α对LXRα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进一步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TNF-α组(20μg/L)、高脂组(LDL,100 mg/L)及联合处理组(TNF-α20μg/L+LDL 100 mg/L)。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XRfα、ABCA1和ABCG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3H]标记胆固醇,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外流量。油红O染色和定量比色法分析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LXRα启动子的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质粒,证明了该启动子有明显活性,TNF-α能明显抑制LXRα启动子的活性。进一步检测发现,和对照组相比,TNF-α下调了LXRα、ABCA1和ABCG1 mRNA与蛋白表达。高脂组胆固醇外流量增加,而TNF-α组胆固醇外流量明显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TNF-α使细胞内脂质染色明显增加。结论:TNF-α可通过抑制LXRα启动子活性从而抑制HepG2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异常积聚。
仝莎陈曜赵蕾黄爱龙阮雄中陈压西
关键词:HEPG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肝X受体Α胆固醇外流
丙型肝炎病毒5′非翻译区 DNA 序列在 HepG2细胞中的启动子活性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5′非翻译区(5′UTR)DNA 序列在 HepG2细胞中 的启动子活性,以了解 HCV 的复制调控机制。方法 分别构建 HCV 基因组5′UTR DNA 正反向序列驱动 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质粒5′UTR-Luc(+)/(-)和5′UTR DNA 序列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的质粒5′ UTR-EGFP(+)/(-),分别转染 HepG2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虫荧光素酶基因 m R N A 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与相应 对照作比较,来证实 HCV 基因组5′UTR DNA 序列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5′UTR-Luc(+)有明显的虫 荧光素酶表达,但比 pGL3 control 表达水平低(Luc/R为0.690±0.086,Luc/RL 为4.210±0.340),而5 ′UTR-Luc(-)和 pGL3 enhancer 无明显虫荧光素酶表达(Luc/RL 分别为0.095±0.008和0.044±0. 00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与之相符,5′UTR-Luc(+)检测到虫荧光素酶基因 mRNA,而5′UTR- Luc(-)则未检测到。5′UTR-EGFP(+)观察到较强绿色荧光,而5′UTR-EGFP(-)无荧光表达。 结论 HCV 基因组5′U TR DNA 序列具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能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在 HCV 基因组复 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陈维贤张娟黄英张君唐霓黄爱龙
关键词:HEPG2细胞
一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构建、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
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即r‑tP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原核上清表达及纯化方法,它涉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质粒的构建、原核表达及纯化技术;本发明在含有人tPA全长基因质粒基础上在N端引入能去除载体上标签的3C序...
汪德强周建中龙小滨够怡然白垒黄爱龙张宏鹏杨可陈检
文献传递
基于轨迹分析模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轨迹分析模型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无保护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重庆和新疆地区招募并筛选出390名MSM进入研究,并在第12、24、36、48周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利用轨迹分析模型对MSM人群进行无保护性行为轨迹特征分组并描述不同亚组轨迹特征,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轨迹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可分为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其中"高风险组"146人,"低风险组"244人,其2周无保护性行为次数分别为1.38次和0.43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和月均收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者较高年龄者有更高可能被纳入"高风险组"(OR=0.95,95%CI=0.92~0.99);低收入人群相较于高收入的更易被纳入"高风险组"(OR=0.53,95%CI=0.34~0.82);和已婚相比,离异/丧偶的MSM更容易进入"高风险组"(OR=3.35,95%CI=1.34~8.37)。结论:轨迹分析模型直观地反映了MSM人群在无保护性行为上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中低年龄、低收入、离异/丧偶的MSM是HIV防治中的重点关注人群。
林倚伊钟晓妮彭斌张燕叶孟良孔翠娥曾馨荆少华幸箐筠黄爱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2年
经过多年研究,乙型肝炎免疫发病原理的一些概念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其一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细胞不是直接致病性的,其二为急、慢性肝炎患者体内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系由机体对病毒抗原免疫应答的结果。上述假说的主要根据为免疫抑制的患者及新生儿的肝内有活跃的病毒复制且不伴明显的肝损害。但是近年来在实验室及临床上有些发现提示HBV有直接致病的可能性,如Chisari在转基因小鼠研究中发现小鼠肝内有大量含前S的大分子包壳蛋白表达,虽然这种小鼠对HBV呈免疫耐受,仍可导致肝细胞坏死。
黄爱龙张定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理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基序的体外合成方法
2005年
目的探索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方法制备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录后调节基序(HPRE)。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含HBV全基因组的模板中扩增HBV HPRE基因,重组入pGEM-11 zf载体,并用T7 RNA聚合酶对其进行体外转录。结果成功地构建含HPRE基因的重组质粒,并成功地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了高纯度的HPRE。结论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方法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HPRE,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英郭进军张君陈维贤黄爱龙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体外转录转录后调节基序RNA聚合酶
中国人IκBα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克隆中国人IκBα基因,了解其与欧美人种有无不同, 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方法从中国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刺激细胞贴壁30 min后 提取总RNA。应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胶回收法纯化。将其连接到pGEM-T质粒载体,进行测序并与已知IκBα 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中国人IκBα基因与genebank中发表的人IκB α基因序列仅2个碱基不同且所编码氨基酸无改变。结论我们已成功克隆了中国人IκBα基因 。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 genebank中所报道的基因序列基本一致。
刘冰熔黄爱龙沈鼎明
关键词:基因克隆中国人基因序列分析RT-PCR核转录因子NF-ΚB
我国四川、广西、新疆地区女性性工作者对暴露前预防用药预防HIV感染接受意愿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对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FSWs。调查完成问卷1 478份,有效问卷1 469份(占99.39%)。调查内容主要为FSWs对Pr-EP的知晓情况和接受意愿。结果经调查人员介绍了Pr-EP相关知识后,在Pr-EP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共有801人(54.5%)表示"肯定愿意使用",有196人(13.3%)表示"可能会使用",Pr-EP使用意愿为67.9%(997/1469),三个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EP的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危险自评(OR=1.776,P=0.005)、性服务安全套使用(OR=1.346,P=0.000)、最近三次发生性交易使用安全套的频率(OR=1.519,P=0.003)、是否使用过药物预防性病(OR=1.185,P=0.025)、是否拒绝与不使用安全套的人发生性行为(OR=1.479,P=0.009)、是否会建议朋友接受Pr-EP(OR=5.618,P=0.000)。三个地区FSWs对Pr-EP比较关注的是其安全性/不良反应、效果/有效性、费用。结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FSWs更倾向于接受Pr-EP;应该加大Pr-EP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FSWs对Pr-EP知晓率,进一步提高FSWs对于Pr-EP的接受意愿;同伴教育可能是推广Pr-EP的有效方式。
邱蕾田考聪钟晓妮张燕彭斌梁浩邹云锋罗锦昆彭鸿斌黄爱龙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女性性工作者接受意愿
SIRT7的功能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物研发领域,具体公开了SIRT7的功能与用途。本发明首次发现,过表达SIRT7能够显著抑制HBV复制。沉默SIRT7能够显著促进HBV复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发明首次提供了分离的SIRT7基因在筛选乙型肝炎...
陈娟黄爱龙任吉化
文献传递
分裂的海肾荧光素酶和HBC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裂的海肾荧光素酶和HBC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为将海肾荧光素酶从N端的第1至229位氨基酸与乙肝病毒核心蛋白通过接头连接得到,或者将海肾荧光素酶从N端的第229至311位氨基酸与乙肝病毒核心蛋白通过接头...
胡接力黄爱龙甘春杨
文献传递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