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荔萍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HEPG2
  • 2篇脂肪变
  • 2篇脂肪变性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E
  • 2篇细胞
  • 2篇CASPAS...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应激
  • 1篇脂肪肝
  • 1篇细胞损伤
  • 1篇活性
  • 1篇非病毒性肝病
  • 1篇非创伤性
  • 1篇非创伤性检查
  • 1篇分子
  • 1篇分子伴侣
  • 1篇干预作用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范竹萍
  • 4篇陈荔萍
  • 3篇王晓晗
  • 3篇艾罗燕
  • 3篇陈志威
  • 3篇许青青
  • 3篇苏大芝
  • 3篇吴昌维
  • 2篇江小柯
  • 1篇彭延申
  • 1篇邱德凯

传媒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对HepG2脂肪变模型中细胞损伤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人肝癌Hep G2细胞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情况,探讨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该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 mmol/L的混合脂肪酸分别干预Hep 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的表达水平。以2 mmol/L的4-PBA干预脂肪变性Hep 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检测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混合脂肪酸干预组Hep G2细胞内CHOP、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PBA干预可使脂肪变性Hep G2细胞内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SOD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减低(P<0.05)。结论 Hep G2细胞脂肪变性时发生明显的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PBA能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下调脂肪变性Hep G2细胞Caspase-3活性,减轻细胞损伤。
范竹萍艾罗燕陈荔萍吴昌维陈志威苏大芝许青青王晓晗
关键词:CASPASE-3
维生素E对HepG2脂肪变模型中caspase-3活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HepG2细胞脂肪变模型中caspase-3活性的变化,探讨抗氧化剂维生素E(VitE)对其的影响。方法 0.5 mmol/L和1 mmol/L的混合脂肪酸分别干预Hep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将1 mg/L的VitE干预脂肪变性Hep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脂肪酸组HepG2细胞caspase-3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VitE干预组细胞caspase-3活性均较脂肪酸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脂肪酸可诱导HepG2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抗氧化剂VitE能下调脂肪变性HepG2细胞caspase-3活性从而减轻细胞损伤,这可能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改善相关。
吴昌维陈荔萍苏大芝艾罗燕陈志威许青青江小柯王晓晗范竹萍
关键词:脂肪变性HEPG2细胞维生素ECASPASE-3
HepG2脂肪变模型中氧化应激的发生及维生素E对其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摘要】目的建立HepG2脂肪变模型,探讨混合脂肪酸对肝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维生素E对脂肪变肝细胞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0.125、0.250、0.500、1.000mmol/L)的混合脂肪酸(油酸:软脂酸=2:1)孵育HepG2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细胞增殖法测细胞活力。分别采用0.5和1.0mmol/L的混合脂肪酸孵育HepG2细胞,在12、24、48h进行油红0染色和细胞内TG含量的测定。建立HepG2脂肪变模型后检测细胞内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并予以维生素E干预,检测维生素E对丙二醛、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混合脂肪酸浓度的增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HepG2细胞内脂滴数量逐渐增加,TG含量也逐渐增加。干预后24h,混合脂肪酸0.5mmol/L组和1.0mmol/L组的HepG2细胞内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6.3%(t=4.28,P=0.0129)和66.6%(t=6.87,P=0.0024),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0.6%(t=4.24,P=0.0133)和43.7%(t=6.13,P=0.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合脂肪酸1.0mmol/L组细胞内SOD水平在24h较对照组降低了39.2%(t=3.20,P=0.0328),0.5mmol/L组在48h较对照组降低了40.6%(t=8.27,P=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E干预24、48h时,可使脂肪变性HepG2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比同时间实验组下降31.8%(t=4.00,P=0.0161)和37.5%(t=8.27,P=0.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12、24、48h时,SOD水平分别升高1.9%、14.5%和50.5%;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分别升高4.1%、33.2%和52.0%。结论油酸和软脂酸比例为2:1、浓度为0.5mmol/L的混合脂肪酸可成功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模型。HepG2细胞脂肪�
吴昌维陈荔萍艾罗燕苏大芝陈志威江小柯许青青王晓晗范竹萍
关键词:脂肪肝氧化性应激维生素E
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检查指标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比较非病毒性因素造成肝损患者的肝组织学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222例,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影像学检查等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肝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AST/PLT)比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比值、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均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以1倍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界,病理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以2ULN为界时,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B超检查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17,P=0.000;r=0.530,P=0.000)。AST/PLT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肝纤维化组与无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AST/ALT、AST/PLT、A/G比值和PT值在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12,0.000,0.003)。无创性诊断模型APRI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3个预测模型中最大,APRI诊断肝纤维化和S-Index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S-Index诊断肝纤维化和Forns’score诊断肝硬化的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欠佳。结论临床非创伤性指标对评价非病毒性肝病肝组织病理的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意义。无创性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陈荔萍范竹萍彭延申邱德凯
关键词:非病毒性肝病肝组织病理非创伤性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