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闯

作品数:34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暴雨
  • 11篇中尺度
  • 11篇黄土高原
  • 9篇大暴雨
  • 7篇气溶胶
  • 7篇Β中尺度
  • 5篇致洪
  • 5篇特征及成因分...
  • 5篇暴雨过程
  • 5篇MCC
  • 4篇涡度
  • 4篇涡度收支
  • 3篇致洪暴雨
  • 2篇短时暴雨
  • 2篇预报着眼点
  • 2篇致洪大暴雨
  • 2篇沙地
  • 2篇能见度
  • 2篇气溶胶光学
  • 2篇气象

机构

  • 34篇陕西省气象局
  • 8篇中国气象局成...
  • 3篇佳县气象局
  • 2篇山西省气象台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陕西省人工影...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4篇陈闯
  • 21篇井宇
  • 10篇董自鹏
  • 10篇李星敏
  • 9篇彭艳
  • 8篇董妍
  • 8篇屠妮妮
  • 7篇杜川利
  • 2篇赵奎锋
  • 2篇戴进
  • 2篇王繁强
  • 2篇余兴
  • 2篇赵桂香
  • 1篇徐小红
  • 1篇刘瑞芳
  • 1篇李金辉
  • 1篇屈丽玮
  • 1篇姚静
  • 1篇王瑾
  • 1篇周旭

传媒

  • 6篇高原气象
  • 4篇气象
  • 3篇陕西气象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第29届中国...
  • 1篇大气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一次β中尺度大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等,对2010年9月18日20:00—19日08:00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β中尺度大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境场、中尺度影响系统以及触发机制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中尺度径向速度辐合是β中尺度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列车效应是β中尺度大暴雨形成的原因之一;气压持续降低,配合2 m in平均风速急剧增大、而后风向突变,或配合先风向突变、而后2 m in平均风速急剧增大,是β中尺度大暴雨形成条件之一;地面能量比场"Ω"系统东侧小能量比低值舌的活动,也是β中尺度大暴雨的另一触发机制;云高和液态累积含水量(V IL)的配合,对大暴雨的产生具有指示作用。
井宇陈闯赵红兰井喜
关键词:黄土高原大暴雨中尺度
探空和毫米波云雷达探测云高一致性的时空匹配原则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探空检验毫米波云雷达的测云能力时,探空气球的漂移偏差造成二者观测的误差不可忽视.因此,在二者探测云结构对比时,提出筛选二者样本的时间匹配和空间匹配原则,可有效减小探空气球漂移偏差引起的误差.通过分析西安泾河气象站2017年8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长达508天的探空和毫米波云雷达观测的共406组云底和云顶高度样本,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时间和空间匹配原则筛选探空和云雷达的云高样本时,二者观测的相关系数显著提高,有效减小探空漂移引起的误差.二者观测的云底和云顶高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从未使用时空匹配原则筛选样本的0.70和0.66提高到0.98和0.97,均方根误差分别从未使用的2009 m和2148 m减小到602 m和708 m,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从未使用的47%和47%降低到14%和9%.筛选样本时仅使用时间匹配原则就可以大幅提高二者观测云底高度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关系数从未使用的0.35提高至0.86,时间匹配原则筛选样本对于提高二者观测云底高度的一致性非常有效.在筛选二者观测云顶高度时,必须同时使用时间和空间匹配原则才能有效提高二者观测一致性.无论有没有使用时空匹配原则筛选样本,探空观测到的云底和云顶高度均比云雷达观测到的高.另外,探空和云雷达观测的云底和云顶高度的相关系数不随二者相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毫米波云雷达对云宏观垂直结构的探测能力.
王瑾王瑾王瑾张镭岳治国李燕李燕岳治国丁婕
黄河中游一次暴雨预报失误的思考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2016年7月11日发生在黄河中游(陕西北部)的一次暴雨漏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实况不符合过去总结的榆林市暴雨概念模型;日本数值...
井宇陈闯井喜张敏
关键词:暴雨天气黄河中游
西安市两次雾霾期间气象要素和气溶胶特性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利用气象要素和气溶胶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市2013年12月17~25日、2014年2月20~26日两次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风、温、湿变化,气溶胶质量浓度、粒子谱分布及散射系数的变化及其在雾霾天气的形成、发展、维持与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APS观测的粒子谱变化表明,雾霾过程中,粒径在0.5~0.835μm之间的粒子的数浓度增加最明显,雾霾后,〈2μm和〉3.5μm粒子的数浓度下降显著;SMPS观测的粒子谱变化表明,霾过程中细粒子的数浓度主要集中在30~300nm,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08:00~14:00、18:00~02:00为数浓度的大值时段,细粒子段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粒径大于140nm以上的粒子引起的.散射系数的增加与粒径小于1.0?m粒子的数浓度增加有关,也是雾霾期间能见度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文峰李星敏陈闯刘瑞芳杜川利
关键词:雾霾气溶胶粒子谱
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特征
2023年
巴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深入了解区域内复杂地形下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及基础数据。利用2013-2019年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高差超过1400 m的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周围3个气象站的近地面实测温度,结合2017-2019年汉中探空资料,分析了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比较了近地面气温和环境大气气温递减率(γ)的差异,探讨了其垂直气候带。结果表明:(1)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7月和1月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年均γ为0.624±0.136℃·(100m)^(-1),与自由大气γ比较接近。月均γ在12月最小,随月份逐步增加,8月达最大后再减小。γ季节变化明显,暖季γ值较高,冷季较低,春夏秋冬季均γ分别为0.647±0.099℃·(100m)^(-1)、0.732±0.103℃·(100m)^(-1)、0.605±0.113℃·(100m)^(-1)和0.508±0.120℃·(100m)^(-1)。日最高/最低气温与日均气温的月季变化类似,年均γ分别为0.646±0.185℃·(100m)^(-1)和0.606℃±0.166℃·(100m)^(-1);各高度上年均日较差在7~10℃之间波动,与高度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年较差随高度增加呈线性下降。(2)近年来,区域内γ下降趋势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辐射差异快速缩小,以及气溶胶与前期相反的垂直变化趋势。(3)随高度增加,积温线性下降,递减率约213℃·(100m)^(-1);日平均气温≥0、5和10℃温度阈值的初日推后,终日提早,间隔日数缩短,每升高100 m,其积温持续天数分别减少3.4天、6.1天和7.0天。(4)在0.5~1.0 km、1.0~2.5 km、2.5~4.5 km和4.5 km以上,环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层次性明晰,反映了青藏高原大地形、秦岭地形、米仓山地形和下垫面对气温垂直变化的综合影响。4个高度区间内γ的差异较大,逆温尤其是冬季边界层上部和对流层中层逆温对
戴进赵奎锋赵奎锋彭艳董自鹏陈闯
关键词:秦巴山地
黄土高原一次β中尺度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井宇陈闯赵红兰井喜
关键词:黄土高原大暴雨中尺度
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γ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10年8月10日08:00-11日08:00(北京时)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地带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γ尺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在多普勒气象雷达速度场上可观测到西南低空急流的生成和增强,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左侧中-γ尺度气旋式辐合的生成和维持,并在反射率因子图上出现>50dBz的强回波区;暴雨过程中单站要素表现为气压持续降低并出现≥4.0m·s-1的最大风速(南风);伴随强降水的开始,暴雨区主要受水平平流项和水平辐散项作用,600hPa以下对流层低层的涡度收支增大,800~700hPa达6×10-9s-2;受水平平流项作用,350~100hPa维持涡度收支负值,在150hPa附近达-6×10-9s-2;视热源Q1的垂直廓线显示,伴随暴雨区最强降水即将开始时,主要受局地变化项和垂直输送项作用,Q1在780~300hPa形成正值层;受水平平流项作用,Q1在300~220hPa形成负值层,大气热力强迫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加强和云团发展;Q1的累积分布显示,临近暴雨发生时,暴雨区靠近上游生成Q1>20J·kg-1·s-1的大值中心,而且暴雨区视水汽汇Q2>10J·kg-1·s-1。
井喜屠妮妮井宇陈闯万红卫张小军李晓莉康磊
关键词:大暴雨毛乌素沙地
黄土高原一次伴随飓风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3年8月4日19-20时,陕西北部榆林市区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整个强对流天气过程持续不到2小时,但榆阳区气象站观测到50分钟产生55 mm的强降水(参见图1),瞬时最大风速达29.7 m/s;降雹从19:03开始,...
井喜井宇陈闯张敏艾锐张健康候柯然高美美白玥
关键词:黄土高原强对流飓风
文献传递
2012年陕西北部β中尺度或γ中尺度致洪大暴雨成因及预报着眼点研究
对榆林市2012年发生的四次致洪大暴雨过程成因做了分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指标。
井喜屠妮妮井宇陈闯康磊李晓莉艾锐张康候柯然牛占峰
关键词:大暴雨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一次β中尺度突发性暴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β中尺度突发性暴雨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等,对2011年8月14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β中尺度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黄土高原β中尺度暴雨主要是由一次β中尺度强对流单体活动造成的;与弱冷空气活动相伴随的中尺度能量比低值舌沿河套东黄河沿线向南入侵是此次暴雨的触发机制之一;对流层低层β中尺度气旋式辐合的生成、配合对流层高层β中尺度径向强辐散,构成暴雨最强降水时段垂直环流结构的基本特征;涡度收支分析表明:暴雨区强对流云团发展时,600 hPa以下的对流层低层,主要是水平辐散项和水平平流项起作用,形成很强的涡度收支正值;550—250 hPa为涡度收支负值,主要是水平平流项起作用;暴雨区强对流云团消散时,主要是水平辐散项起作用。
井喜李强屠妮妮井宇陈闯高雪娇杨丽丽
关键词:黄土高原突发性暴雨涡度收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