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娟娟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庞继景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戴旭锋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戚艳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视网膜
2篇
网膜
1篇
电压依赖性钙...
1篇
动物
1篇
动物模型
1篇
亚单位
1篇
视网膜变性
1篇
视网膜电描记...
1篇
小鼠
1篇
小鼠视网膜
1篇
磷酸
1篇
磷酸二酯酶
1篇
描记
1篇
描记术
1篇
钙通道
机构
2篇
温州医学院
作者
2篇
庞继景
2篇
韩娟娟
1篇
戚艳
1篇
戴旭锋
传媒
1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2篇
2013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视网膜变性Pde6b基因突变小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治疗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于基础研究的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包括系列视杆细胞变性小鼠(rd),如rd1小鼠、rd10小鼠和nmf137小鼠,这些模型鼠均为磷酸二酯酶β亚基(Pde6b,PD印)基因突变的小鼠模型,因其发病机制与人类具有某些同源性,因而已大量应用于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中。为了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3种模型鼠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神经营养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方法、疗效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韩娟娟
庞继景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动物模型
磷酸二酯酶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F亚单位缺陷对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α1F亚单位在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和意义。方法实验研究。将70只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VDCC0α1F-/-小鼠(突变纯合子),对照组为α1F+/+小鼠(野生型),每组35只。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α1F亚单位的表达情况;两组小鼠于生后3、6、9、14d和3个月分别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显微结构;并记录两组小鼠闪光视网膜电图(ERG)。两组小鼠ERG振幅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DCC仅.F亚单位呈阴性表达;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DCCα1F亚单位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外丛状层(OPL),内丛状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可见少量表达。(2)α1F-/-小鼠出生后视网膜组织中的OPL逐渐变窄,至3个月龄时几乎消失;而d.F+/+小鼠视网膜OPL厚度始终变化不大。(3)α1F-/-小鼠暗适应标准强度闪光ERGb波振幅[(163.8±26.7)肛V]较仅。F+/+小鼠[(408.4±54.5)α1V]明显降低(t=-9.017,P=0.000),而d1FI/-小鼠a波振幅[(208.2±27.3)μV]与d1F+/+小鼠[(196.0±24.2)μ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P=0.476)。结论VDCCα1F亚单位缺陷主要影响小鼠视网膜OPL的结构和功能。
戴旭锋
庞继景
韩娟娟
戚艳
关键词:
视网膜
钙通道
视网膜电描记术
小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