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晶

作品数:25 被引量:47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艾滋病
  • 18篇感染者
  • 17篇病毒
  • 13篇HIV感染
  • 13篇HIV感染者
  • 12篇艾滋病病毒
  • 9篇艾滋病病毒感...
  • 9篇艾滋病病毒感...
  • 9篇病毒感染
  • 9篇病毒感染者
  • 8篇随访
  • 5篇HIV
  • 5篇HIV/AI...
  • 4篇性行为
  • 4篇配偶
  • 4篇缺陷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综合...
  • 4篇抗病毒

机构

  • 2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复旦大学
  • 4篇盈江县疾病预...
  • 3篇梁河县疾病预...
  • 3篇陇川县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瑞丽市疾病预...
  • 3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德宏州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5篇韩晶
  • 18篇毛宇嵘
  • 17篇汤后林
  • 16篇李健
  • 15篇许娟
  • 6篇吴尊友
  • 4篇何纳
  • 3篇叶润华
  • 3篇项丽芬
  • 3篇杨跃诚
  • 3篇段松
  • 2篇臧春鹏
  • 2篇李国强
  • 2篇柔克明
  • 2篇唐仁海
  • 2篇庞琳
  • 1篇尹锦松
  • 1篇杨忠桔
  • 1篇蘑仁海
  • 1篇杨世江

传媒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4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进展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随访管理工作进展.方法 采用随访干预、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和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3个指标分析随访管理工作进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2008-2014年数据库,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全国HIV/AIDS的随访干预率由2008年的55.7%上升到2014年的94.7%,CD4检测率由2008年的48.4%上升到2014年的88.3%,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由2008年的48.3%上升到2014年的91.1%.3项指标均逐年增长,经趋势x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干预:x2=180 466.733,P<0.01;CD4:x2=35 982.374,P<0.01;配偶检测:x2=43 108.270,P<0.01).注射吸毒途径HIV/AIDS随访干预率和配偶检测率较低,监管场所HIV/AIDS的3项指标均较低,感染途径不详者3项指标最低.结论 我国HIV/AIDS随访管理指标显著提高,HIV/AIDS得到有效随访管理服务.今后要加强注射吸毒途径感染以及监管场所HIV/AIDS的随访管理工作,首诊时加强个人信息的收集.
许娟韩晶汤后林李健毛宇嵘
关键词:艾滋病随访
我国2016-2018年报告HIV/AIDS首次随访后的跨省流动情况和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年7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调整后报告的HIV/AIDS首次随访后的跨省流动及其抗病毒治疗和病毒抑制情况,了解其流动特征及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HIV/AIDS报告及治疗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探讨HIV/AIDS流动与治疗和病毒抑制的关系。结果首次随访后跨省流动HIV/AIDS占7.8%(22426/289218)。男性(8.3%,18557/223713)、高中(9.6%,4317/44877)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5%,4792/45858)、未婚(11.5%,10538/91572)、发现方式为羁押人员检测(16.0%,1268/7927)、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11.4%,9069/79735)的HIV/AIDS跨省流动的比例较高。发生跨省流动的HIV/AIDS诊断1年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77.1%,17296/22426)和达到病毒抑制的比例(70.7%,15858/22426)均低于未发生跨省流动的HIV/AIDS(分别为86.7%,231293/266792和78.6%,209760/266792)。首次随访为非户籍省份的HIV/AIDS有41.4%(18887/45570)发生了跨省流动,其中,流动返回户籍省的占92.9%(17538/18887)。首次随访后发生病例流出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四川,病例流入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贵州、广东、安徽和湖南。结论HIV/AIDS跨省流动影响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及病毒抑制。需要进一步关注户籍地与现住址分离的流动人口中HIV/AIDS的发现和管理,消除政策壁垒,确保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韩晶李健臧春鹏刘玉芬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随访跨省流动
WHOQOL-BREF用于评价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信、效度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价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WHOQOL-BREF)在测定HIV感染者生活质量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不同特征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为下一步评价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制定有效的关怀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选择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评价其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检验其效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感染者在WHOQOL-BREF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结果共获得410份有效问卷。WHOQOL-BREF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1、0.779、0.819、0.729和0.743,分半信度分别为0.798、0.716、0.822、0.736和0.697。EFA共获取4个公因子,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为54.542%;CFA结果显示最终拟合模型的主要指标χ^(2)/df和估计误差均方根(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分别为2.169和0.076;拟合优度模型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和Tucker-Lewis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分别为0.820、0.861和0.844,均接近0.900,表示拟合结果可以接受。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和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不同特征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不同。结论WHOQOL-BREF在测定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不同特征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差异,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时需加以考虑。
徐迪端琼丽潘玲黄能梅韩晶李健
关键词:HIV生活质量
1989-2010年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死因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了解1989—2010年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WAIDS)20年病死率及死因变化。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1989—2010年的历史卡片,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结果1989--2010年共报告现住址及户籍地为德宏州的HIV/AIDS13493例,其中HIV8569例,死亡2036例;AIDS4924例,死亡2251例。少数病例已存活达15—20年。2004年以前报告的发病病例中,死亡病例数高于存活病例数,而此后历年报告的发病病例中,存活病例数则高于死亡病例数。HIV/AIDS当年发病当年死亡的病例数占当年发病总病例数的比例在1989--2010年的20年间则表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001--2003年该比例均高于10.0%,2003年达到最高的18.9%,此后逐年稳步下降,2010年该比例为5.8%;而年初存活当年死亡的比例则自2007年起逐年下降。HIV/AIDS死亡病例中,因艾滋病而死亡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比例下降,其中,曾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至2010年时分别达到89.9%和25.5%。结论德宏州HIV/AIDS病死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扩大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死率仍是今后一个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农村地区应加强AIDS死因监测。
段松韩晶杨跃诚项丽芬叶润华龚渝蓉杨世江杨忠桔韩文香杨建华曹东冬李维美李洋唐仁海吴尊友何纳
关键词:艾滋病病死率死因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检测发现晚的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120
2012年
目的调查检测发现晚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以及导致检测发现晚的主要原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数据,选择河南驻马店市、南阳市和周口市,广西柳州市和钦州市灵山县,广东广州市和深圳市,以及云南德宏州共4省(区)8个市(州、县)为调查地点,对其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进行核实,共有3912例调查对象符合要求,其中晚发现患者2496例,早发现感染者1416例。并对其行为史、HIV检测史和检测晚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晚发现患者指:在报告的年度内,CD4〈200个/mm3或者诊断为艾滋病患者。对晚发现患者的特征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晚发现患者中仅有14.2%(350/2469)曾有“去做HIV检测”的想法,其中68.8%(150/218)的人因担心检测阳性受到歧视而未能及时检测。在没有“去做HIV检测”想法的晚发现患者当中,“从未想过自己会感染HIV”和“从未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分别为69.7%(1476/2116)和18.1%(383/2116)。晚发现患者中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就诊后,仅有40.0%(590/1475)的医疗机构提供了HIV检测服务,而其中又有54.5%(322/590)的人未被告知检测结果。与早发现感染者相比,晚发现患者主要特征是年龄在50岁以上(OR;4.14,95%CI:3.09~5.55)、小学文化(OR=1.29,95%c,:1.10~1.52)、文盲(OR=2.15,95%CI:1.25~2.82)、传播途径为既往采血(浆)(OR=2.91,95%CI:2.27~3.74)和输血或血制品(OR:2.79,95%C1:2.11~3.68),检测发现主要来自检测咨询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占45.4%(1130/1528)和38.3%(954/1469)。结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检测发现晚最主要原因是主动检测意识差和担心受到歧视,同
汤后林毛宇嵘张铁军韩晶何纳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问卷调查
2012年中国新报告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随访1年婚姻行为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分析我国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确证后婚姻及危险行为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预防二代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3年12月31日艾滋病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对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婚姻状况和高危行为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中,66.1%(10 426/15 768)为未婚,69.6%(10 970/15 768)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012年随访到的MSM感染者中,1年后有96.0%(14 451/15 049)仍接受随访,其安全性行为比例从首次随访前的67.7%(9 779/14 451)上升到91.1%(13 277/14 451);发现感染HIV时已婚有配偶的MSM感染者中,64.1%在1年后仍维持有配偶状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540,95%CI:1.138~2.085)、职业为工人(OR=1.430,95%CI:1.131~1.808)、干部职员(OR=1.610,95%CI:1.236~2.098)和农民(OR=1.661,95%CI:1.214~2.271)相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更易采取安全性行为。始终无配偶(OR=0.563,95%CI:0.439~0.722)、有配偶变无配偶(OR=0.624,95%CI:0.448~0.870)和无配偶变有配偶(OR=0.444,95%CI:0.288~0.687)较始终有配偶的MSM感染者更易发生危险性行为。结论 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有助于MSM感染者采取安全性行为,随访过程中需针对无配偶/固定性伴、低文化程度、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HIV的二代传播。
韩晶汤后林许娟李健毛宇嵘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男男性行为随访性行为
盈江县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配偶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调查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盈江县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其配偶的感染状况,以及相关行为变化。方法选择云南省盈江县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发现已婚有配偶的HIV感染家庭,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4-5月期间对接受调查家庭的配偶双方开展面对面调查。结果 150个接受调查的家庭中,艾滋病双阳和单阳的家庭分别为72家和78家。150个家庭的首证感染者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90.7%;首证感染者在确证感染HIV前,86.0%的人回答从来不用安全套,确证后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率从11.5%上升到90.5%,双阳家庭安全套使用率从16.7%上升到58.8%;通过对新发现HIV感染家庭的配偶感染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比值比(OR)=13.64,95%可信区间(CI):1.8-103.14]和确诊前配偶发生过临时性行为的家庭(OR=12.85,95%CI:4.84-34.10),其配偶更易HIV阳性。结论新发现HIV感染者在确证感染后,配偶间的危险性行为明显降低。因此,及早检测发现HIV感染单阳家庭,是减少HIV家庭内配偶间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汤后林毛宇嵘许娟韩晶聂永英王继娇姚仕堂张勇吴尊友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性传播
2009年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随访管理情况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了解2009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随访情况,分析首次随访后的随访管理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使用2010年1月下载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0年7月下载的艾滋病随访管理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当年报告HIV/AIDS68 249人,新发现且存活的HIV/AIDS 56 018人,其中完成首次随访48 407人(86.4%),失访3 151人(5.6%),查无此人2 646人(4.7%),未随访1 814人(3.2%)。首次随访完成后,未婚、维吾尔族和彝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途径为注射毒品、现住址为非报告地县区、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强制戒毒/劳教/羁押人员,检测的HIV/AIDS失访比例较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不全为病例流失的主要原因。讨论为减少病例的失访,应加强易失访人群的沟通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韩晶汤后林许娟毛宇嵘
关键词:艾滋病随访失访
中国艾滋病疫情重点地区HIV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与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艾滋病疫情重点地区HIV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与及时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选取中国艾滋病疫情重点地区(云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累计报告数200例以上的40个县(区),收集截至2013年12月31日HIV单阳家庭的基本情况和随访信息,根据抗病毒治疗状态,定义为治疗和未治疗。同时,对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新发现并在2013年底前入组治疗的HIV单阳家庭,从发现到入组治疗时间在2个月之内定义为及时治疗,大于2个月定义为未及时治疗。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V单阳家庭阳性配偶入组抗病毒治疗和治疗及时性的因素,入组抗病毒治疗可能性和及时性采用OR(95%CI)值表示。结果10213个HIV单阳家庭中,阳性配偶中男性占73.9%(7550/10213),女性占26.1%(2663/10213);参加抗病毒治疗占66.4%(6780/10213),未参加占33.6%(3433/10213)。2012—2013年发现的阳性配偶并入组抗病毒治疗的有1733例,其中及时治疗的占64.9%(1125/1733),未及时治疗的占35.1%(608/1733)。影响阳性配偶参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参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是女性的0.81(0.71~0.92)倍,彝族是汉族的0.29(0.25~0.35)倍,维吾尔族是汉族的1.57(1.28~1.93)倍,其他职业是农民的0.85(0.75~0.96)倍,医疗机构检测发现者是自愿咨询检测者的0.61(0.53~0.71)倍,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349、350~550、〉550个/μl者分别是〈250个/μl者的0.75(0.64~0.89)、0.17(0.14~0.19)、0.10(0.08~0.11)倍,随访时间13~36、≥37个月者分别是≤12个月者的0.55(0.48~0.63)、0.32(0.28~0.37)倍。影响阳性配偶治疗及时性的非�
李健毛宇嵘汤后林韩晶许娟吴尊友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
中国5省份2011-2014年新发现HIV感染者检测阳性前配偶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分析检测发现前配偶之间HIV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1-2014年云南、广西、四川、河南和新疆5省份新报告已婚有配偶的HIV感染者的信息,其中HIV双阳性夫妻中选择研究确定的先感染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发现前配偶之间HIV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份HIV双阳性夫妻构成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新报告病例48 931人,其中24.6%(12 051/48 931)在首次检测阳性前将HIV传给了配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或民工职业、注射吸毒或异性传播途径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自我报告非安全性行为者检测发现前发生HIV配偶间传播的比例较高。经异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例在检测发现前将HIV传给配偶的比例从2011年的28.9%(2 631/9 102)降至2014年的25.5%(3 009/11 787),传播比例缓慢降低。结论 不同特征的艾滋病感染者在检测发现前将HIV传给配偶的比例不同,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传播,重点是加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促进艾滋病早检测,尽早将HIV感染者纳入随访管理系统。
李健汤后林韩晶许娟沈智勇赖文红施玉华孙定勇倪明健毛宇嵘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配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