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卫中

作品数:4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篇诗歌
  • 9篇清代
  • 6篇诗坛
  • 5篇诗人
  • 5篇诗学
  • 5篇同光体
  • 4篇早期诗歌
  • 4篇文学
  • 3篇沈曾植
  • 3篇诗歌创作
  • 3篇诗界
  • 3篇诗界革命
  • 3篇诗派
  • 3篇宋诗
  • 3篇近代诗歌
  • 3篇创作论
  • 2篇代文
  • 2篇叙事
  • 2篇叙事诗
  • 2篇虞山诗派

机构

  • 42篇苏州大学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42篇马卫中
  • 2篇尹玲玲
  • 2篇高磊
  • 1篇崔新梅
  • 1篇刘和文
  • 1篇董俊珏
  • 1篇刘诚
  • 1篇李亚峰
  • 1篇陈国安
  • 1篇李晨
  • 1篇魏强
  • 1篇胥明义
  • 1篇刘峰
  • 1篇张民选
  • 1篇王瑜
  • 1篇陈宇舟
  • 1篇杨曦

传媒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汉语言文学研...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常熟高专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新东方
  • 1篇文献
  • 1篇文史哲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末清初江苏诗歌总集与诗派之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诗歌载体的总集不仅提供了珍贵的文学史料,还是诗歌研究的重要途径,明末清初江苏诗歌总集内容非常丰富,富有地域特色,诸如《云间三子诗合稿》、《怀旧集》和《太仓十子诗选》等充分体现了云间派、虞山派和娄东派等诗派创作特征和诗歌宗趣,同时折射出了江苏明末清初的诗坛盛况,以及在全国的霸主地位。
马卫中
关键词:诗歌总集明末清初诗学
同光体视野下的陈三立之“诗人之诗”
2021年
同光体诗人陈衍提出了“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作为诗歌创作的最高追求。但是,按照陈衍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诠释,在同光体的代表诗人中,唯有沈曾植兼有“学人”的身份,所为诗或可称作“学人之诗”。所以,“二而一之”只能是一种奢想。至于“诗人之诗”,由于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诗人的典范为《诗经》作者,其所谓“风人之旨”,是强调“兴观群怨”和“温柔敦厚”。以此为要求,则同光体诗人首推陈三立。陈三立作为“政治活动家”,在晚清大厦将倾之时,积极倡导除旧布新,并投身戊戌变法,力图挽救危局。而对时政的关注,则贯穿于其毕生的诗歌创作。陈三立对政治理想的抒发,以及诗歌所反映的民生艰危和国运蹇蹙,或可赋予同光体“诗人之诗”以积极的意义。
马卫中
关键词:近代诗歌同光体陈三立诗人之诗
中国近代叙事诗评价标准构建漫论——李亚峰《近代叙事诗研究》序言
2015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亦有许多叙事作品。若以西方叙事诗标准来衡量,其又鲜有合规者。中国叙事诗不强调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记述,而重在关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特征,不注重客观的叙述,而倾向于主观感受的抒发,自《诗经》"陈诗观风"的功能基调以来,形成了独立而强大的"诗史"传统。以此传统构筑中国叙事诗的评价体系,近代叙事诗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其不仅全面展现了近代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总结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叙事艺术,而且是现代叙事诗的滥觞和源头,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
马卫中
关键词:叙事诗诗史
清代三晋诗人的博观与圆照--张瑞杰《清代山西诗歌研究》序
2022年
瑞杰仁棣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邀我写几句话作为序言。序者,叙也。回想当年和瑞杰一起讨论论文的场景,犹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10年前,瑞杰返自山西。他是我曾经指导过的硕士研究生,此次又回来随我攻读博士学位。因其已经在忻州师院任教,学成后也会回去,故和他拟定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清代山西诗歌研究》。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博士论文要有创新的意义,要对学术的研究有所贡献。
马卫中
关键词:诗歌研究博士论文博士学位博观
沈曾植的学术史意义
2013年
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阶层的一大特质,即个体文化身份的多重性。一个优秀的士大夫,可以既为循吏,又作师儒;既以诗文擅场,又恃书画独步。越往后发展,这种情况就越显著。降及晚清,已经是士林之常态,而出身于人文渊薮之地嘉兴的沈曾植,尤为个中之佼佼者。以诗而论,沈曾植是“同光体”诗人中与陈三立、郑孝胥鼎足而立的大家;以词而论,张尔田说他的词“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以书法而论,他的草书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以学而论,胡先骑推重他为“同光朝第一大师”。
马卫中董俊珏
关键词:学术史知识分子人文
《全宋诗》失载窦纲逸诗考被引量:1
2010年
从《宋诗类选》及《无锡县志》中辑出《全宋诗》失载之窦纲其诗,并通过宋人文集勾勒出其人大致生平;同时对《全宋诗》所收苏绅诗歌亦有所补正。
马卫中高磊
关键词:《全宋诗》《宋史》逸诗
清末民初女性西游与诗歌创作
2012年
清朝末季,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声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国门看世界,到民国初年,她们的身份也从最初的"公使夫人"和"出洋的教会女子",逐渐转变为"游学生"和"留学生"。出国行为就个体而言是一种人生选择,而当个体汇聚为群体时,研究这类人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考察不同身份的女性西游及其域外诗歌的创作过程,不仅可以揭橥清末民初知识女性负笈重洋的复杂心态和文学诉求,也可以拓展她们的学术视野,催生她们的文学作品完成文体和时代的跨越,进而完成文化符号意义上的提升。
马卫中刘峰
关键词:清末民初女性诗歌
明中叶秦陇文人集团及其诗学观被引量:2
2009年
明中叶文坛活跃着以李梦阳、康海为首的秦陇文人集团。与同时的其他文人集团相比,秦陇文人集团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大都承继张载的关学品性,讲究气节风骨,敦本好修。诗歌尊体溯源,尚情贵真,崇古雅,反对雕刻藻饰,奇崛峻峭,强调"比物陈兴"和"铿锵协和",以创作的乡土性自豪。
魏强马卫中
关键词:明中叶诗学观
试论近代古体叙事诗的创作特征
2009年
近代出现了继汉代、中唐和清初之后又一次叙事诗创作高峰,也是对我国古代叙事诗创作的一次总结。然而,目前学界在这方面关注不够,仅见关于姚燮、金和、贝青乔、黄遵宪等人叙事诗的零星论述和探讨。本文从近代古体叙事诗的创作概况入手,概括论述了其在内容主题和艺术表现两大方面主要特征,以期推动近代诗歌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马卫中李亚峰
关键词:叙事诗古体
湖湘派的诗学宗趣:骚心选理
2022年
以地域论诗,湖湘派在近代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绵延半个多世纪。其倡导的“骚心选理”之诗学宗趣,骚心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与湖湘之地崇尚《楚辞》之传统相契合。而选理则是形式层面的体现,实质就是强调摹学汉魏六朝诗歌的书写特征。但是,近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时期,作为文学的诗歌,深受当时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骚心选理”肇始之初,湖湘派内部就存在着与开创人和领袖者王闿运对其不同的理解。以后又多有修正和维新。即使是王闿运本人,其对“骚心选理”的诠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湖湘派在近代诗派中能够续存最久的原因之一。
马卫中
关键词:王闿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