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渝清

作品数:60 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8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8篇X线
  • 7篇影像
  • 7篇肿瘤
  • 6篇医学影像
  • 4篇血管
  • 4篇硬膜
  • 4篇颅脑
  • 4篇NMR
  • 4篇MRI
  • 4篇波谱
  • 3篇信号
  • 3篇腰椎
  • 3篇影像诊断
  • 3篇周围型
  • 3篇细胞
  • 3篇扩散
  • 3篇教学

机构

  • 56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江门市中心医...
  • 3篇贵阳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淮安楚州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安徽省立友谊...

作者

  • 59篇魏渝清
  • 39篇王学建
  • 33篇沈桂权
  • 12篇曹军
  • 12篇李小宝
  • 10篇史黔华
  • 10篇胡建
  • 9篇童娟
  • 7篇李东方
  • 7篇宋玲玲
  • 6篇王波
  • 6篇向志华
  • 6篇王小林
  • 6篇王丽梅
  • 6篇焦俊
  • 5篇高波
  • 4篇余晖
  • 4篇罗松
  • 4篇兰勇
  • 4篇罗敏

传媒

  • 14篇贵州医药
  • 13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贵阳医学院学...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第七届全国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9篇2002
  • 1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以及推测非出血性DAI病灶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变化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非出血性DAI患者的常规MRI和DWI资料,比较两者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并测量DWI所发现病灶的ADC值。结果D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共发现各期非出血性DAI病灶121个,17例患者中15例胼胝体受累;其中DWI显示病灶但FLAIR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47个,而FLAIR显示病灶但DWI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25个;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可以降低、升高或者无变化。结论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显示,DWI比FALIR序列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DWI和FALIR可以提高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的升高和降低反映了轴索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助于临床准确评估病情。
余晖刘静沈桂权魏渝清王学建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156例正常成人L_5~S_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脂肪的MRI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评价正常成人L5~S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厚度正常范围的临床意义 ,探寻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利用磁共振 (MRI)对 15 6例正常成人进行腰骶段脊柱的矢状位T1WI扫描 ,选择正中矢状位L5~S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腹侧脂肪最厚处进行测量 ,所得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5 6例成人该水平脂肪厚度平均为 4 14± 1 99mm ,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该值与体重呈正相关。结论L5~S1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厚度的正常值范围可为临床诊断相应水平的一些脊柱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宋玲玲王学建魏渝清沈桂权
关键词:硬膜外
数字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数字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女性乳腺癌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均同时经数字乳腺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全部数字乳腺像(100份)为第1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100份)为第2组;每例患者的数字乳腺与其超声的组合图像(共100份),为第3组。3名诊断医师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诊断,用5分法:肯定是、可能是、不确定、可能不是、肯定不是,独立诊断是否为乳腺癌。将3名医师阅片结果的平均值用SPSS11.0版ROC曲线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种诊断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z)行Z检验。结果3名医师用数字乳腺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组合图像诊断乳腺癌的平均例数分别为42、38、48例;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的平均例数分别为40、43、47例。数字乳腺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4%(42/50),特异度为80%(40/50);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76%(38/50),特异度为86%(43/50);组合图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6%(48/50),特异度为94%(47/50)。3种方法ROC曲线下平均面积(Az值)分别为0.852、0.825、0.952。2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Az值较单独使用数字乳腺摄影或单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Az值显著增大(Z1=2.183,Z2=2.581,P值均〈0.01)。结论数字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最高,诊断价值最大,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袁戴海魏渝清陈霞王学建张艾杨生佑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乳房ROC曲线
磁共振血流成像在颅脑的应用
1996年
王学建魏渝清沈桂权李小宝史黔华李东方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脑病NMR成像
数字影像会诊系统的创建及初步应用(英文)
目的对数字影像会诊系统的创建、初步应用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双屏图文工作站1台,Matrox G450 AGP双头显卡1块,多媒体投影仪2台,投影大屏幕1个,线对灰阶测试卡1个。在Intranet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王学建胡建曹军王波焦俊魏渝清王小林罗敏罗松
关键词:视听设备影像识读信号处理
文献传递
胼胝体变性的扩散加权成像和多体素氢质子波谱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多体素氢质子波谱(^1H-MRS)在急性和亚急性胼胝体变性(MB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5例长期酗酒男性MBD患者均经DWI检查,其中急性型3例经^1H-MRS检查,测量DWI不同信号病灶的ADC值,多体素^1H—MRS采集胼胝体病灶的胆碱复合物(Cho)、氮-乙酰天门冬胺酸(NAA)、肌酸(Cr)等波峰,计算Cho/Cr、NAA/Cr及Cho/NAA的比值。结果大部分病灶在DWI上表现为高和稍高信号,根据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DWI、ADC图上病灶信号的不同分为3组,不同病灶区的ADC值表现为不同程度升高或降低。^1H-MRS示胼胝体病灶的Cho/Cr升高,NAA/Cr不同程度下降,1例探测到倒置的乳酸(Lac)峰,所有胼胝体病灶的Cho/NAA均明显升高,比值在2.03~2.53之间。结论DWI和^1H-MRS分别可以提供MBD所致脑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和局部代谢物变化方面的信息,对于MB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余晖刘静沈桂权魏渝清王学建
关键词:胼胝体变性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学酒精中毒
数字影像会诊系统的创建及初步应用
近年来,随着PACS及RIS影像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影像科全数字化已逐渐进入实施阶段,传统影像的工作和管理模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每日会诊阅片是影像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后,传统灯箱胶片式阅片方式已被逐渐淘汰,...
王学建胡建曹军王波焦俊魏渝清王小森罗敏罗松
关键词:PACS影像科
文献传递
放射性脑脊髓坏死的MRI诊断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 评价放射性脑脊髓坏死(radiation myeloencephalic necrosis,RMEN) 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 例经临床、MRI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RMEN。结果 9 例RMEN中,放射性脑坏死(radiation encephalic necrosis,REN) 4 例,放射性脊髓坏死(radiation myelonecrosis,RMN)5 例,共11 个病灶。其共同MRI特征为:主要累及白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中央见等信号区;增强后全部病灶均被强化、中央有非强化区;邻近骨髓明显脂肪沉积;齿轮状外观是REN的特征。而RMN 特征为长节段脊髓受累与相对小的强化灶及刺状或指状边缘。结论 RMEN 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放射治疗病史,大部分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
王学建魏渝清曹建初沈桂权李小宝卢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8例,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7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胃部8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4例,回肠末端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各1例,未确定原发部位者1例。无论良、恶性,CT表现17例边界清楚;瘤体内多发坏死、囊变10例,无囊变者密度均匀,为软组织密度;肿瘤边缘分叶12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7例,气体及对比剂进入其中;钙化1例,转移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到明显强化;螺旋CT定位准确度为77.8%,判定良、恶性准确度为50%。结论: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牛尚甫魏渝清王春庆成建平付江刘秋成李德周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正常腰椎骨髓高场强MRI信号类型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体腰椎骨高场强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规律及类型。方法:随机筛选了470例正常腰椎的MRI影像,男235例,女235例。按10岁一年龄组,共分8组。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按信号表现归类,对信号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5型(6亚型),Ⅰ型与年龄负相关(r=-0.781,P=0.00),随年龄增长而减少,86%年龄小于20岁,30岁以上罕见;Ⅱ型与年龄负相关(r=-0.661,P=0.00),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多见于40岁以下。Ⅲ型与年龄正相关(r=0.804,P=0.00),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其中Ⅲa型在20-30岁有个高峰期,Ⅲb见于40岁之后;Ⅳ型信号分布与年龄正相关(r=0.748,P=0.00),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多见于30岁以上;Ⅴ型信号分布与年龄无相关性(r=-0.234,P=0.099),均见于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与信号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髓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骨髓转化以局灶、不均匀为主。高场强磁共振可以更清楚地、准确地反映骨髓转化的生理特点,了解骨髓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振华魏渝清王学建沈桂权高波
关键词:腰椎骨髓磁共振成像MRI信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