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宝

作品数:33 被引量:138H指数:5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8篇MRI
  • 7篇影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NMR
  • 5篇X线
  • 5篇CT
  • 4篇血管
  • 4篇影像学
  • 4篇肿瘤
  • 4篇组织细胞
  • 4篇细胞
  • 3篇血管瘤
  • 3篇原发性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脑病
  • 3篇扩散
  • 3篇扩散张量
  • 3篇扩散张量成像

机构

  • 3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31篇李小宝
  • 19篇沈桂权
  • 15篇王学建
  • 12篇魏渝清
  • 7篇史黔华
  • 6篇余晖
  • 5篇赵震奇
  • 5篇冯辉
  • 5篇廖欣
  • 4篇李东方
  • 3篇李东芳
  • 3篇陈永平
  • 3篇向志华
  • 3篇王小林
  • 2篇高博
  • 2篇于广会
  • 2篇段庆红
  • 2篇焦俊
  • 1篇王学建
  • 1篇许力行

传媒

  • 8篇贵州医药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VBA和TBSS方法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损害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联合应用基于体素分析(VBA)和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全脑灰白质体积和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选取RRM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20例进行3D-T1WI、扩散张量成像(DTI)的数据采集,应用VBA方法比较两组全脑灰质和白质萎缩区域,应用TBSS方法比较两组全脑白质纤维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的差异,寻找VBA和TBSS分析法均显示异常的区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RMS患者灰质萎缩主要在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头部、双侧海马、双侧岛叶、右侧壳核、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顶叶;白质萎缩主要为胼胝体、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枕叶、双侧顶叶、左侧桥臂。FA值下降的纤维束主要为双侧小脑上脚、小脑下脚、右侧小脑中脚、皮质脊髓束、内侧丘系、扣带束、穹窿束、双侧丘脑上辐射、丘脑后辐射、胼胝体、双侧钩束、下纵束、上纵束、上枕-额束、双侧胼胝体/下枕-额束、下枕-额束/下纵束。RRMS患者双侧额颞顶叶、海马、扣带回、岛叶、丘脑、胼胝体等区域既有萎缩也存在FA值的下降。结论 RRMS患者存在多发的灰白质萎缩区域和白质纤维的损害,RRMS患者双侧额颞顶叶、海马、扣带回、岛叶、丘脑、胼胝体等区域白质纤维的损害可能是脑萎缩的病理基础。
余晖刘艳蒲伟黄明明沈桂权李小宝廖欣冯辉徐竹官志忠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直肠前突73例X线表现被引量:1
1999年
报告了排粪造影发现的73例直肠前突X钱表现及测量结果,介绍直肠前突和其它异常的合并情况,提出直肠前突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类。对直肠前突的病因、发病率及排粪造影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作了扼要探讨。
焦俊李小宝郑渝平付向阳吴家昌
关键词:便秘直肠前突排粪造影X线诊断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临床及MRI表现分析
余晖高博沈桂权李小宝冯辉廖欣
磁共振血流成像在颅脑的应用
1996年
王学建魏渝清沈桂权李小宝史黔华李东方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脑病NMR成像
放射性脑脊髓坏死的MRI诊断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 评价放射性脑脊髓坏死(radiation myeloencephalic necrosis,RMEN) 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 例经临床、MRI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RMEN。结果 9 例RMEN中,放射性脑坏死(radiation encephalic necrosis,REN) 4 例,放射性脊髓坏死(radiation myelonecrosis,RMN)5 例,共11 个病灶。其共同MRI特征为:主要累及白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中央见等信号区;增强后全部病灶均被强化、中央有非强化区;邻近骨髓明显脂肪沉积;齿轮状外观是REN的特征。而RMN 特征为长节段脊髓受累与相对小的强化灶及刺状或指状边缘。结论 RMEN 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放射治疗病史,大部分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
王学建魏渝清曹建初沈桂权李小宝卢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二例被引量:4
1999年
王学建李小宝沈桂权魏渝清何常
关键词: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X线诊断MRI
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胎儿面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胎儿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重组(MRVE)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7例胎儿的三维MRI数据采用半自动阈值MRVE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胎儿MRI检查序列包括SSFSE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对两位医师(A和B)在胎儿面部结构的图像重建中选择阈值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将超声、二维MRI和三维MRI MRVE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3D-FIESTA图像上,羊水呈高信号,胎儿面部软组织、子宫壁和胎盘呈中等信号,组织对比度良好。两位医师确定的测量阈值分别为797.7±12.6(95%置信区间为795.0~800.4)和796.9±11.4(95%置信区间为794.4~799.3),一致性好(P<0.05)。MRVE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二维MRI、US和MRVE诊断胎儿面部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5%置信区间为0.813~0.968)、0.930(95%置信区间为0.861~0.999)和0.935(95%置信区间为0.86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RVE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三维MRI仿真内窥镜处理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汪春红李小宝眭贺包雨微李茜庞颖孙子燕
关键词:胎儿畸形先天性疾病仿真内窥镜
原发性腰椎骨质疏松及继发骨折86例影像学分析
2006年
李小宝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疏松影像学分析骨折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轻微肝性脑病基底节区~1H-MRS的研究
目的:探讨轻微肝性脑病基底节区~1H— MRS 的改变,达到对 mHE 早期诊断目的。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30例行数字连接实验 A(NCT— A)、数字符号实验(DST)分为肝硬化组、轻微肝性脑病组,其中肝硬化组12例,...
于广会李小宝高波沈桂权王学建
关键词:基底节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轻微肝性脑病
文献传递
髌骨软化症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李小宝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X线摄影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