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丽
- 作品数:53 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L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1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 韩芹刘戈力杨箐岩郑荣秀鲍鹏丽张珊珊魏莹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肝酶血脂肥胖
- 肥胖SD幼鼠脂肪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与炎症状态和抗炎机制的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肥胖SD幼鼠内脏脂肪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极化间的关系。方法 3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标准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至7周龄,检测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定量PCR检测肾周脂肪组织中HO-1、白介素(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基因表达变化,F4/80、CD206免疫组化观察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和极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幼鼠已经存在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HO-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IL-6、MCP-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抗炎症因子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4/80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MOD)值与CD206免疫组化M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幼年SD大鼠的内脏脂肪组织出现炎症反应,伴有HO-1反应性的增加,后者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起到抗炎作用。
- 刘婷婷刘戈力赵菁何娟鲍鹏丽丁晓明
- 关键词:脂肪组织SPRAGUE-DAWLEY
- 幼鼠脂肪组织内IL-6浓度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 目的:
建立集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肥胖等多种因素的幼年大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模型。检测高脂高盐组/(FSC/)、高脂组/(FC/)、对照组/(NC/)三...
- 鲍鹏丽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危险性
- 肥胖儿童心血管内皮中层厚度与血管内皮损伤因子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期间因肥胖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的儿童.筛选出诊断MS者30例,肥胖非MS...
- 李亚璞刘戈力郑荣秀杨箐岩鲍鹏丽高芳芳
- 关键词:肥胖儿童患者
- 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1型糖尿病幼鼠的治疗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较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幼鼠的效果。方法:选用3周龄C57bl/c幼鼠作为受试动物,连续5 d腹腔注射50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1D模型;采用酶消化法联合骨片法从2周龄C57bl/c幼鼠的胫骨和股骨中分离出BMSCs;碱性磷酸酶(ALP)和油红O染色检测P3代BMSCs的诱导分化能力;流式细胞仪鉴定P3代BMSCs的细胞表型;采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BMSCs(低剂量6×10^(5)cells/mL、中剂量1.2×10^(6)cells/mL和高剂量2.4×10^(6)cells/mL)通过尾静脉输注的方式对T1D幼鼠进行治疗,定期检测T1D幼鼠的体重、血糖变化;T1D幼鼠治疗28 d后,取其胰脏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3周龄C57bl/c幼鼠注射STZ后14 d,幼鼠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血糖明显升高;(2)分离得到的BMSCs细胞呈长梭纤维状;BMSCs成骨诱导9 d,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后细胞外基质有大量碱性磷酸酶表达;BMSCs成脂诱导14 d,油红O染色后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细胞表型,BMSCs不表达CD31、CD34和CD45,高表达CD29、CD90和CD105;(3)T1D幼鼠经过BMSCs治疗后,其体内的血糖下降并保持稳定;H.E.和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T1D幼鼠的胰腺组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损伤的胰腺组织得到了逐步的恢复,而未经过任何治疗的T1D幼鼠,其胰腺组织的损伤在逐步加重。结论:尾静脉注射BMSCs对于T1D幼鼠有治疗效果。
- 褚亚男鲍鹏丽马士凤王静周娜郑荣秀
-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腹型肥胖儿童HbA1c与心血管危险关系的研究
- 鲍鹏丽刘戈力
- 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儿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及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儿童M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门诊确诊肥胖儿童263例,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101例及非MS组162例,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ACTH、CO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组患儿的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FINS、HOMA-IR、三酰甘油(TG)、ACTH、COR高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酮(HDL-C)低于非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患儿血ACTH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HOMA-IR和MS组分数(nMSc)呈正相关(P均<0.01),血COR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nMSc呈正相关(P均<0.05),与血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MS儿童血ACTH及COR增高,血ACTH及COR与腰围、血压、血HDL-C、HOMA-IR和nMSc等相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可能是儿童MS的发病机制之一。
- 魏莹刘戈力杨箐岩郑荣秀鲍鹏丽姜丽红张珊珊
- 关键词:儿童代谢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
- 肥胖儿童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non-HDL-C和remnant cholesterol与肥胖儿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根据甘油三酯(TG)水平将65例肥胖儿童(肥胖组)分为I组(TG≥2.3 mmol/L)32例,II组(TG<2.3 mmol/L)33例,与肥胖组儿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0例为III组(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脂指标,对肥胖组各项血脂指标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进行相关性分析,肥胖患儿体质指数、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组、II组的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AIP均较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降低,且I组的remnant cholesterol、AIP均较II组升高。肥胖组儿童AIP与TG、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37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肥胖儿童的c-IMT较正常儿童的增厚。结论: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在肥胖儿童亚临床AS中有重要作用,在肥胖儿童血脂异常的治疗中应关注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的变化。
- 焦朝艳刘戈力鲍鹏丽魏莹杨箐岩郑荣秀赵菁
- 关键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REMNANTCHOLESTEROL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rhGH治疗GHD患儿初期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初期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在应用rhGH前及用药后第3、6个月做FT3、FT4及TSH检测;身高由专人于上午测量,采用同一人体测高仪,每次均测量3次取其均数值,计算出患儿3、6月时身高标准差计数及生长速率。结果:治疗前GHD患儿组甲状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T3显著降低(P<0.05),FT4与TSH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hGH治疗3、6个月时与用药前相比FT3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FT4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rhGH治疗后较治疗前生长速度(HV)增快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H治疗后身高标准差计数逐渐升高且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T3与身高标准差计数及HV成正相关。结论:在rhGH治疗过程中应动态监测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 孙艳培郑荣秀刘戈力杨箐岩姜丽红鲍鹏丽崔静茹
-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
- 肥胖及超重学龄期儿童空腹及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的关系
- 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肥胖及超重患儿空腹及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对2008年至2012年科室内分泌门诊就诊的452例(男312例,女140例)6岁至16岁肥胖或超重患儿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 赵菁刘戈力鲍鹏丽姜丽红魏莹杨箐岩郑荣秀
- 关键词:肥胖空腹胰岛素心血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