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献文

作品数:58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新生儿
  • 7篇患儿
  • 7篇儿童
  • 6篇蛋白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黄疸
  • 6篇产儿
  • 5篇新生儿黄疸
  • 5篇肾病
  • 5篇紫癜
  • 5篇综合征
  • 5篇胃肠
  • 5篇基因
  • 5篇过敏
  • 5篇过敏性
  • 5篇过敏性紫癜
  • 4篇新生儿缺氧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血性

机构

  • 41篇柳州市人民医...
  • 2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58篇黄献文
  • 35篇杨彤
  • 21篇林希平
  • 6篇赵志斌
  • 6篇金伶
  • 6篇龙兴江
  • 6篇沈琪
  • 5篇杜娟
  • 5篇欧阳小琳
  • 5篇赵应斌
  • 5篇沙林林
  • 5篇袁大华
  • 5篇陈健平
  • 4篇黄贤贵
  • 3篇马钊
  • 3篇招军
  • 3篇陈柳娟
  • 3篇朱玉宸
  • 3篇沈琪
  • 3篇赵志斌

传媒

  • 7篇右江民族医学...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华夏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西医学
  • 2篇新生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右江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柳州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胎传梅毒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36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快速梅毒血清试验(RPR)及血清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全部阳性,均予青霉素治疗,治疗后29例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死亡。结论胎传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或误诊,要注意加强产前筛查,争取早期干预,对可疑患儿应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及时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
黄献文林希平
D-二聚体和胱抑素C及免疫球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将80例HSP患儿分为HSP普通型组46例、HSP肾型组34例,另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结果 3组患儿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普通型组、HSP肾型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肾型组较HSP普通型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81,P<0.05);D-二聚体与IgA呈正相关(r=0.55,P<0.05);胱抑素C与IgA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HSP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S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患儿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早期联合检测三者的水平,适时地给予预防性治疗,对保护HSP患儿的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刘艳萍陈大宇黄献文招军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D-二聚体胱抑素C免疫球蛋白类
合成与天然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合成与天然的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7年12月31日,由3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同质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n=4841)。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和随访情况描述评分,11项为A级,1项为B级,1项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蛋白类合成与天然的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对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病死率(OR=0.76,95%CI:0.56-1.04),慢性肺疾病(OR=1.06,95%CI:0.81-1.40),慢性肺疾病和死亡(OR=1.00,95%CI:0.77-1.31),脓毒症(OR=1.01,95%CI:0.75-1.36),动脉导管未闭(OR=0.97,95%CI:0.59-1.62),气胸(OR=1.00,95%CI:0.69-1.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非蛋白类合成与天然的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对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OR=1.13,95%CI:0.97-1.32;χ2=14.38,P=0.11);慢性肺疾病(OR=1.08,95%CI:0.92-1.26;χ2=3.45,P=0.49);脓毒症(OR=1.05,95%CI:0.90-1.21;χ2=13.10,P=0.07);动脉导管未闭(OR=1.02,95%CI:0.86-1.21;χ2=6.74,P=0.24);慢性肺疾病和死亡(随机效应模型)(OR=1.04,95%CI:0.79-1.37;χ2=6.53,P=0.09)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胸(OR=1.55,95%CI:1.28-1.87;χ2=10.01,P=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类合成表面活性物质无论在安全性还是疗效方面均不差于天然表面活性物质;非蛋白类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与天然性表面活性物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安全性方面差于天然性表面活性物质。
杨彤沈琪黄献文
关键词: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META分析
心衰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金伶龙兴江陈健平黄献文王晓龙邱梅冰蓝秋慧袁大华
课题来源及背景:心衰是儿科急危重症,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缺乏简单、经济易行、动态的指标对其病情进行长期、有效监测及预后评估。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有利于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病情转归监测的简单易行、低廉、重复性...
关键词:
关键词:心力衰竭临床救治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VIP等,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12-31,对同质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605例)。Meta分析结果示:(1)PS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病死率、气胸发生率、气漏发生率、慢性肺疾病发生率、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机械和辅助通气供氧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和需要人工体外膜氧合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应用机械通气联合PS与机械通气对照,病死率、气漏发生率、机械及通气供氧天数、住院天数、治疗后12h和24h氧合指数(OI)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脑室内出血发生率、OI(治疗前)和a/APO(2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不优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机械通气联合PS的疗效和安全性要优于机械通气,由于纳入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杨彤沈琪黄献文
关键词: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疼痛的综合评估及临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索新生儿疼痛临床诊断评估方法及降低疼痛应激的临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新生儿疼痛量表 ,对入选住院新生儿 1 0 0例分 2组 ,评估及对照组各 5 0例 ,在常规医疗操作 (足跟采血、静脉穿刺等 )过程中及处理后进行评分 ,评分内容包括面部表情、啼哭程度、上下肢活动、生理指标等 ;轻中度以上疼痛给予非药物止痛 (抚触或喂糖水等 ) ,重度以上予小剂量止痛药口服。结果 入选新生儿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疼痛评分均存在轻中重度疼痛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度以上疼痛评估组给予相应处理 ,6 0分钟后对两组新生儿再行评分 ,两组相比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疼痛在医疗操作中常见 ,可用疼痛量表综合评估 ,临床据评分程度予相应止痛处理可减轻疼痛对新生儿造成的不利影响。
袁大华林希平杨彤黄宝荣杜娟黄献文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应激反应综合评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S100B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6例HIE患儿(HIE组)进行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动态监测,分别为出生后24、48、72h及7d采血检测。40例同期住院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HIE组患儿S100B蛋白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HIE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出生后24h达高峰,轻度HIE组48h降至正常,中重度7d仍未降至正常。结论: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检测可作为HIE早期诊断的一种敏感及特异的生物学指标,对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干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黄献文曾鸿毅
关键词:S100B蛋白新生儿
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血胃泌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动态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血胃泌素(GAS)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营养方式.方法 根据对胃肠道的耐受情况将87例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营养Ⅰ组,45例),静脉营养+胃肠喂养组(营养Ⅱ组, 4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喂养前、2天内、3~5天、6~9天GAS 含量,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胃肠道情况(腹胀、呕吐、大便次数等).结果 两组患儿喂养前GAS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营养Ⅱ组喂养2天内、3~5天、6~9天GAS水平均较营养Ⅰ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营养Ⅱ组胃肠道并发症少(P<0.05).结论 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经胃肠摄入营养物能刺激GAS的分泌和释放,减少胃肠并发症.
黄献文
关键词:营养方式黄疸胃泌素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早产儿RDS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用药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与治疗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17例,治疗组22例,比较两组使用PS前后血气指标、需机械通气患儿的呼吸机相关参数、主要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预防组使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需上机比例几乎2倍高于预防组(68.2%vs 35.3%),预防组在呼吸机PIP、MAP、FiO2的参数水平低于治疗组,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亦短于治疗组(以上比较P均<0.05)。预防组在重度(Ⅲ~Ⅳ级)HMD发生率、脑室内出血、肺出血以及病死率上均低于治疗组(P<0.05),而在慢性肺疾病(CL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气胸上无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PS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降低呼吸机应用参数,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能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陈健平黄献文彭江峰杨彤林希平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性用药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收治新生儿室的早产儿102例,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头部B超检查。根据头颅B超检查无PIVH及轻、重度PIVH的结果,分别设为正常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结果正常组65例,轻度组26例,重度组11例。三组早产儿体重、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正常组脐动脉血pH、BE、PCO2分压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该两组三项指标分别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重度PIVH关系密切,并能预测PIVH的轻重程度,但不能预测PIVH的发生。
杨彤黄献文
关键词:脐动脉血气分析脑室出血早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