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泰芳 作品数:63 被引量:30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急性髌骨脱位合并大块骨软骨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或修复联合骨软骨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大块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11例急性髌骨脱位合并大块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术前行MRI提示骨软骨损伤,术中关节镜检查确定软骨损伤的部位、大小、深度。给予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同时探查内侧髌股韧带,依据探查情况给予重建或修复术。术后功能康复,定期随访。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膝功能,并对功能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8.3个月。术前患者Lysholm评分为(45.23±5.98)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Lysholm评分为(86.43±6.28)分,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或修复联合软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大块软骨损伤的疗效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小涛 孙景东 龚泰芳关键词:髌骨脱位 软骨损伤 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腘窝囊肿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切除25例腘窝囊肿,腘窝囊肿均为单膝,左膝13例、右膝12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40~65岁。术前常规体检、患膝X线和MRI检查,观察膝关节骨与软组织的病变。膝关节镜手术常规采用前内、前外侧入路,术中常规探查并清理膝关节内病变。评价病人并发症、疼痛、复发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比较病人术前术后的情况。结果 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9.0±1.9)个月。复查MRI发现1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病人腘窝囊肿复发,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48.76±12.07)分,术后术后末次随访为(81.72±7.57)分;术前KSS为(52.32±11.1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5.84±6.85)分;术前HSS评分为(55.62±10.7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8.64±6.24)分。3个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打开内侧关节囊与腘窝囊肿之间的"阀门"并切除囊壁,可以达到治疗腘窝囊肿的目的。本研究手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性高,并可同时处理腘窝囊肿的诱发因素,有效地降低囊肿的复发率。 张江 龚泰芳 卢云 陈文 刘小涛 孙景东 李彬彬 边竟 唐红波关键词:关节镜 滑膜囊肿 过表达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7基因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及免疫逃逸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7(SOX7)基因对骨肉瘤MG-63细胞活力、周期、凋亡、Wnt/β-catenin信号及免疫逃逸相关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SOX7组,pcDNA3.1转染参照Lipofectamine 2000试剂盒说明书。通过CCK-8法检测pcDNA3.1-SOX7转染MG-63细胞24~72 h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SOX7转染MG-63细胞48 h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SOX7、β-catenin、cyclinD1、Survivin、VEGF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pcDNA3.1-SOX7转染MG-63细胞后,细胞中SOX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pcDNA3.1-SOX7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G_(0)/G_(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_(2)/M期和S期百分比明显降低,β-catenin、CyclinD1、Survivin、VEGF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SOX7基因可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活力,阻碍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免疫逃逸相关VEGF和TGF-β1表达,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于云祥 龚泰芳 刘小涛 柯文 李彬彬 廉凯 徐进关键词:骨肉瘤 免疫逃逸 踝关节融合时传统内固定与张力带固定的疗效比较 2006年 陈文 邢敦凯 卢云 龚泰芳 王平年关键词:关节融合 改良张力带固定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介绍改良张力带固定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张力带固定进行踝关节融合术10例。结果 10例平均随访16个月,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伤口均一期愈合,9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踝关节融合术中采用改良张力带固定更加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便于调节踝关节融合的角度,固定更牢固。 陈文 王平年 龚泰芳 刘小涛 张江 卢云关键词:张力带 踝关节 关节融合 关节镜下Rigidfix、Intrafix系统固定同种异体胫前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同种异体胫前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2l例均采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同种异体胫前肌,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处理相应并发症,术后随访6-12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1例均获得随访,21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未发生排斥反应,术后6月复查均无乙肝及HIV等疾病传播。膝关节屈曲均达120。及以上,伸直0°,前抽屉试验19例阴性,2例I度阳性,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不稳的主观症状。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2±4.2)分提高至平均(88.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同种异体胫前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良好,避免患者应用自体肌腱所产生的自体损伤,固定牢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 孙景东 龚泰芳 卢云 陈文 王平年关键词: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膝前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引起膝关节骨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膝前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2例行初次单侧TKA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1.94个月,发生膝前痛发生率为14.75%(18/122),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4.38±1.0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髌骨处理方式及主刀者工作时间因素下患者行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膝内外翻的患者术后膝前痛发生率(23.08%)明显高于未合并膝内外翻的患者(5.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有膝内外翻是引起TKA术后膝前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术后发生膝前痛与术前合并膝内外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术中置换髌骨等无关。 于云祥 龚泰芳 王平年 卢云 刘小涛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膝前痛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肌减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骼肌减少症(SA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OP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根据OP是否合并SAR分为合并SAR组(n=180)和未合并SAR组(n=66),分析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OP合并SAR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预测价值。结果合并SAR组血清1,25-(OH)2D3、钙(Ca)、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SAR组,ALT高于未合并SAR组(P<0.05),但两组GLU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OP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SMI不相关(P>0.05),与握力、步速呈正相关(P<0.05);OP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BM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相关(P>0.05),与雌二醇(E2)、睾酮(T)、白介素-10(IL-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活性氧(ROS)、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OH)2D3水平在是否合并SAR的OP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且还与OP患者SAR部分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相关,在OP合并SAR中有一定预测价值。 谢易 魏杰 龚泰芳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 老年 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减少症 跟骨双向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 2010年 孙景东 郭清皓 吴志勇 王平年 龚泰芳 卢云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手法整复 外固定 LISS钢板治疗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2018年 胫骨上段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亦不少见。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较易出现皮肤坏死、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笔者科室2013年1月—2016年12月运用间接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47例胫骨上段骨折,疗效满意。 谢易 龚泰芳 李彬彬 肖亮关键词:胫骨上段骨折 钢板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