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峰

作品数:216 被引量:90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4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60篇血液
  • 37篇肾损
  • 36篇急性肾损
  • 35篇血液透析
  • 32篇肾损伤
  • 32篇肾脏
  • 32篇急性肾损伤
  • 24篇尿毒
  • 22篇尿毒症
  • 22篇细胞
  • 21篇血液净化
  • 20篇蛋白
  • 19篇枸橼酸
  • 17篇肾脏替代
  • 17篇枸橼酸抗凝
  • 16篇肾功能
  • 16篇连续性
  • 15篇慢性
  • 15篇功能衰竭
  • 12篇连续性肾脏替...

机构

  • 138篇复旦大学
  • 8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博傲西腾医疗...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16篇丁峰
  • 91篇顾勇
  • 73篇林善锬
  • 32篇朱秋毓
  • 30篇薛骏
  • 28篇游怀舟
  • 28篇马帅
  • 27篇郝传明
  • 24篇刘骏峰
  • 23篇谢琼虹
  • 23篇周莹
  • 22篇陆福明
  • 20篇赖凌云
  • 17篇许钟烨
  • 15篇李铭新
  • 15篇庄峰
  • 15篇郑寅
  • 13篇匡鼎伟
  • 13篇杨妍姣
  • 11篇卢建新

传媒

  • 30篇中华肾脏病杂...
  • 20篇中国血液净化
  • 17篇上海医药
  • 15篇复旦学报(医...
  • 13篇上海医学
  • 9篇中华医学会肾...
  • 6篇中华医学会肾...
  • 4篇肾脏病与透析...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2011中华...
  • 2篇康复
  • 2篇华西医学
  • 2篇色谱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家庭用药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3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20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脂肪乳透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血液透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脂肪乳透析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肪乳透析液,包括长链脂肪乳用油、中链甘油三酯、抗氧化剂、油酸钠、甘油、磷脂和溶剂。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肪乳透析液与传统透析相比,对蛋白结合...
丁峰王宜峰沈毓琪
维生素D缺乏与危重病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有关维生素D的研究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维生素D的传统认识。除了其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维护骨骼健康的功能外,维生素D系统在抑制增殖、诱导凋亡、调节免疫、调控胰岛素分泌等多能性作用也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证实^[1]。维生素D早已从一种营养素-跃成为一种激素,参与着体内各个系统重要的生理过程。然而,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却普遍存在^[2-4],并且与普通人群和危重病患者的短期和远期的死亡率密切相关^[5-7]。本文将对维生素D的生化代谢、缺乏现状以及与远期和短期死亡率的关系作一个综述。
钱璟丁峰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危重病患者调节免疫钙磷代谢骨骼健康抑制增殖
高通量透析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9
2014年
自1926年第1例血液透析开始运用于人类开始,血液透析目前已经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尽管血液透析通过清除小分子毒素和多余水分而极大地改变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预后,但是它并不能提供完整的肾脏替代功能.两个大型研究HEMO study和ADEMEX研究也证实增加小分子溶质清除并不能使患者受益.随着透析技术的进展,透析器从最初的蟠管型、平板型发展到中空纤维型;透析膜材料从铜仿膜、再生纤维素膜(regenerated cellulose)、改良纤维素膜(modified cellulose)发展到人工合成膜(synthetic).
刘骏峰丁峰顾勇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透析技术溶质清除
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对肾脏科实习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2023年
探讨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对肾脏科实习生专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和202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1例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实习的医学生37例纳入试验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将2020年实习的医学生34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两组医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与实习成绩。结果试验组中专业选择意向为肾病学方向的学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5.83%和12.50%,P=0.027)。试验组学生实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93.79±1.38)分与(89.79±2.81)分,P<0.001]。学生对于将思政元素融入肾脏科实习教学活动中的认可度较高。结论融入思政元素的肾脏科实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肾病学专业选择意向,提升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马帅丁峰潘沛
关键词:思政教育医学生临床教学
基于真实世界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与疾病关联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分期、生化指标、生活质量指数的关系,为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在上海地区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收集32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生活质量指数SF-36量表,探讨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临床生化指标、生活质量指数的关系。结果:共调查成年患者322例,其中男169例(52.4%),女153例(47.6%),男女比为1.1:1;年龄21~80(54.8±13.2)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82例(56.5%),高血压肾损害82例(25.5%),糖尿病肾病25例(7.8%);其他病因33例(10.2%);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口干目涩、大便不实、失眠多梦等症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肾气虚证最多见(42.8%),其次为脾肾气阴两虚证(18.6%)及阴阳两虚证(18.6%),而在兼证中以湿热证最常见(12.9%);中医主证分布情况在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疾病进展,脾肾气虚、阴阳两虚证有上升趋势,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呈下降趋势;而中医兼证分布在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气虚证的eGFR-EPI值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及肝肾阴虚证,均P<0.05,阴阳两虚证的eGFR-EPI值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分别为P<0.05、P<0.05、P<0.01,阴阳两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P<0.01;脾肾气虚证的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证,分别为P<0.01、P<0.05、P<0.05、P<0.01;脾肾气虚证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脾肾气阴两虚及肝肾阴虚证,分别为P<0.01、P<0.05;从生活质量指数来看,脾肾气虚及阴阳两虚证患�
贺忆培沈剑箫牟姗何立群李玉婷庄守纲顾红卫陈晓农徐耀文彭艾程佳芬邓跃毅蔡小凡丁峰吴胜斌倪兆慧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生化指标生活质量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前瞻性、随机、开放、交叉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延缓CKD进展,推迟其进入肾脏替代治疗时间是CKD治疗的重要目标。尿毒清颗粒是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由黄芪、党参、首乌、生大黄、茯苓、车前草、姜半夏、白术、甘草、柴胡、菊花、川芎、丹参组成,其多种组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功效,而氧化应激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肾功能持续进展的重要机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进展的速度。本研究观察尿毒清颗粒对CRI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肾功能进展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郑寅杨磊周莹朱秋毓钱璟顾勇郝传明丁峰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清颗粒氧化应激水平慢性肾脏病公共卫生问题药物不良反应
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75例MHD患者为MHD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高频B超检测其颈动脉IMT值,并记录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数据。MHD组按IMT值分为正常、异常和增厚3个亚组。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IMT的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HD组患者颈动脉IMT值明显大于对照组[(1.03±0.42)比(0.63±0.11)mm,P<0.01]。IMT增厚组年龄、收缩压、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血磷水平与IMT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MT异常组的收缩压、血磷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Model1)结果显示,MHD患者颈动脉IMT与年龄(r=0.247,P=0.032)、收缩压(r=0.758,P<0.01)、血磷(r=0.604,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r=-0.292,P=0.011)、前白蛋白(r=-0.68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经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Model2)结果与Model1结果一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B=0.446,P<0.01)、低前白蛋白(β=-0.336,P<0.01)和高血磷(β=0.248,P=0.01)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颈动脉IMT明显增厚。高收缩压、低前白蛋白及高血磷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能与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
匡鼎伟丁峰薛骏陈靖陆福明顾勇林善锬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动脉统计学内膜中层厚度
血液净化不光治尿毒症
2012年
提到血液净化,我们最熟悉的当数血液透析,而且会很快联想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实际上,我们常说的透析仅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早已不再局限于肾病领域……
匡鼎伟丁峰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尿毒症血液透析肾功能衰竭
IgA肾病免疫治疗的循证医学被引量:3
2011年
原发性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循证医学进展进行综述。
郑寅丁峰
关键词:IGA肾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循证医学
选择性粒细胞灭活装置治疗合并急性肾损伤的MODs患者的初步研究
赖凌云林善锬丁峰刘骏峰许钟烨谢琼虹郑寅周莹游怀舟顾勇郝传明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