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会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WWOX、p53及Bcl-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
检测WWOX、p53及Bcl-2 mRNA及其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初诊、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组织...
- 兰会华
- 关键词:鼻咽癌WWOXP53BCL-2RT-PCR
- 文献传递
- 血细胞分析仪实验数据比对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现用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方法以本科室Gen-sSystem2血细胞分析仪为比对仪器,选择高、中、低值三个档次的新鲜全血标本40份,每台仪器平行测定2次,取平均值进行多个参数分析,以Gen-sSystem2评价其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WBC、RBC、HGB、PLT、HCT)。结果(1)4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好;(2)WBC、RBC、HGB、PLT、HCT五个指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各台仪器与比对仪器参数的相关系数r〉0.975,相关性好;(4)由回归曲线与回归方程可主要了解各台仪器系统误差的大小。结论(1)应用新鲜全血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2)同一实验室用新鲜全血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定期对比实验及校正,能提高和保证同一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 刘莘烽莫武宁兰会华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医院ICU感染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695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最多见(25.9%),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2.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排第5位(10.6%);这些菌株大多数分布在呼吸系统标本,而非ICU菌株除呼吸系统外,尿液、分泌物及血标本也较多;ICU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6.3%和27.2%,远远高于非ICU(8.0%和8.5%);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80.0%;在监测的13种药敏纸片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为敏感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30.0%。结论 ICU中非发酵菌感染所占比率高且耐药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应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临床治疗感染应区别对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兰会华郭世辉梁宏洁莫武宁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抗药性
- 10年间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初步探讨10年间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变化。方法对1997年及2007年我院送检的初诊病例骨髓穿刺标本经染色后进行形态学分型,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经统计1997年血液系统疾病病例654例,2007年1184例;急性白血病确诊例数从277例增加至510例。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0年间血液系统疾病病例数、类型和亚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及其流行病学的改变,协助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兰会华陈正立莫武宁韦巍
-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液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9例染色体核型和免疫分型的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染色体异常及免疫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9例ALL患者骨髓进行染色体及免疫分型分析。结果儿童ALL伴有t(9;22)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ALL(P<0.05),但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t(9;22)的异常核型与正常核型ALL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伴或不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较高,较常见的核型异常为t(9;22);核型异常与疗效有一定的关系,伴有t(9;22)核型异常的ALL疗效差,而其它异常核型的ALL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陈正立宁自觉刘波陈以文李山秦雪杨峥兰会华莫武宁
- 关键词: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免疫分型
- 人KIM-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质粒的构建
- 2016年
- 目的制备用于人KIM-1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标准品质粒。方法通过PCR扩增出目的片断,纯化PCR产物与p 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E.coli DH5α,获得阳性克隆;通过PCR扩增鉴定和测序分析,确认重组质粒完整正确。提取重组质粒测定DNA浓度后,10倍倍比稀释,建立KIM-1质粒标准品。结果 KIM-1基因目的片段成功重组至p MD18-T载体上,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131 bp,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的质粒序列与NCBI基因库KIM-1序列性一致。结论成功构建KIM-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
- 陈治中卿吉琳阳文辉谭春艳宁乐平梁亮袁育林兰会华赵林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重组质粒标准品
- Micro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及发病机制复杂。微小RNA(miRNA)是参与高等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分子,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随着人们对miRNA功能的深入研究,miRNA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不断被发现,在此主要综述miRNA在RA中的研究进展。
- 兰会华卢秋维覃桂芳
- 关键词:MICRORNA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
- 血清c-Myc与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与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NP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68例NPC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c-Myc、EBV衣壳抗原IgA抗体(EBVCA-IgA)和EBV早期抗原IgA抗体(EBV-EA-IgA)水平进行检测,观察血清c-Myc、EBV抗体浓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Myc、EBV-VCA-IgA和EBV-EA-IgA对NP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Myc、EBV-VCA-IgA和EBV-EA-IgA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晚期(Ⅲ~Ⅳ期)NPC患者血清中EBVVCA-IgA的浓度较早期(Ⅰ~Ⅱ期)高,T3~T4期较T1~T2期高(P<0.05);N1~N3期患者血清EBV-EA-IgA水平明显高于N0期(P<0.05)。单项检测c-Myc、EBV-VCA-IgA和EBV-EA-Ig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1、0.844、0.697,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79。结论:c-Myc、EBV-VCA-IgA和EBV-EA-IgA联合检测对NP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曾江辉兰会华朱旭郑利平杨兰马升俊
- 关键词:鼻咽癌C-MYC
- 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兰会华彭志刚莫武宁马劼韦巍
- 关键词:白血病肥大细胞骨髓
- 505例白血病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与FAB分型的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进行分析与治疗。方法对505例白血病患者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并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505例白血病患者中FAB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4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5例,混合型白血病(HAL)14例,少见类型10例;免疫分型初诊单纯型AML163例,变异型AML83例,单纯型ALL108例,变异型ALL106例,双表型32例,未分化型13例。②AM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完全符合率61.3%、部分符合率30.2%;AL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完全符合率53%,部分符合率44.5%;混合型符合率42.9%。结论免疫分型在鉴别AML与ALL各亚型和变异型及混合型白血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分型比形态学分型结果更为精细、准确,是形态学分型的补充与修正,但不能取代形态学分型,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杨峥莫武宁李山秦雪兰会华陈正立
-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分型形态学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