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
- 目的 研究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心理特质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572名连续4-16个月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军人进行SCL-90测评,将其中17例焦虑因子分≥3分者(焦虑或伴焦虑)设为研究组(A),...
-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王建平
- 关键词:军事应激状态-特质焦虑血皮质醇海马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调控微RNA-223水平改善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细胞糖吸收障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miRNA-223水平在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予以吡格列酮治疗,以qPCR、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和ELISA法检测吡格列酮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iRNA-223、血糖及4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以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上调或抑制PPARγ蛋白或miRNA-223水平后,以细胞葡萄糖吸收实验、蛋白质印迹法和qPCR法检测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1、2、4;胰岛素受体底物1、2)表达及miRNA-223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吡格列酮治疗7 d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下降、血清miRNA-223水平上升、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相对表达量下降(P均<0.001)。经软脂酸处理24 h后,软脂酸组HepG2细胞PPARγ蛋白表达和miRNA-223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且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下降(P均<0.05);上调PPARγ蛋白可改善软脂酸导致的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下降、升高miRNA-223及炎症因子水平(P均<0.05)。抑制PPARγ表达可导致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降低(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下降(P<0.05),但对正常状态下炎症因子水平无调节作用;过表达miRNA-223可改善软脂酸诱导的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下降和炎症因子水平增高(P均<0.05),以及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4、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P均<0.05);抑制miRNA-223对软脂酸诱导的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4、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的作用与过表达miRNA-223效果相反(P均<0.05)。但过表达或抑制miRNA-223均对PPARγ表达无影响。结论PPARγ通过调节miRNA-223水平改善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吸收。
- 张雪田毅君王玉芳杨霖刘佳佳刘佳佳薛晓成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吸收
- 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被引量:19
- 2011年
- 通过对572名连续4~16个月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军人进行SCL-90测评,研究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心理特质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变化特征。将其中l7例焦虑因子分≥3分者(焦虑或伴焦虑)设为研究组(A),并以匹配法设对照组(B)。检测两组军人血皮质醇,并用MRI观察海马形态、检测简单和复杂认知作业功能、以STAI测评状态-特质焦虑及以CCSQ测评应对方式,探讨两组对应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血皮质醇:A、B组均高于正常水平,有差异显著,A组显著高于B组。(2)海马形态:A组与B组MRI海马形态标准化后,A组海马形态显著萎缩,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每个同体的左右两侧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认知作业功能:A组简单认知作业成绩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复杂认知作业成绩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状态-特质焦虑:A组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别与B组和常模比较均有显著变化,B组与常模相比状态焦虑变化显著,特质焦虑变化不显著。(5)应对方式:A组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值低于B组和常模并有显著性差异,B组高于常模;A组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值高于B组和常模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组与常模无显著改变。结论在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特质焦虑个体的海马形态出现双侧萎缩,复杂认知功能下降,更易发生状态焦虑,行为取向表现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增加。
-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
- 关键词:军事应激状态-特质焦虑血皮质醇海马
- 大鼠恐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指标筛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条件恐惧应激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以及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6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恐惧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32只,采用改良的Takashi法建立条件恐惧模型。通过对大鼠恐惧行为的观察、自发活动试验的测定,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在不同恐惧应激时期行为学方面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大鼠在不同恐惧应激时期血清中皮质酮、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①恐惧模型组冻结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证明造模成功;②第1周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第2、3、4周两组大鼠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大鼠自发活动比较,恐惧模型组大鼠活动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恐惧模型组第1、2、3、4周血清皮质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恐惧模型组第1、2、3、4周血清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条件恐惧模型动物冻结时间明显升高,且行为学改变持续时间较长。血清酶学检测显示恐惧模型动物处于较高应激水平,是较为理想可靠的恐惧动物模型。
- 刘佳佳潘霄严进唐云翔
- 关键词:恐惧应激皮质酮C反应蛋白
- 大鼠恐惧应激模型中行为与心血管指标变化
- 目的:建立条件恐惧应激致大鼠心血管损伤防治药物药效评价实验动物模型,观察恐惧应激对大鼠心血管功能的损伤效应,并对心血管损伤相关备选指标进行综合的检测、分析、评价。筛选有意义的评价抗恐惧药物药效备选指标,以备今后建立评价体...
- 刘佳佳
- 关键词:应激恐惧心血管系统
- 文献传递
-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由于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导致一系列精神症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PTSD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各种应激激素如茶酚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素等的释放。而心血管系统是多种应激因素作用的首要靶器官,它在应激机体适应调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PTSD患者常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出现。PTSD反应了应激反应系统的异常调节,而这种调节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有着一定的关联。
- 刘佳佳唐云翔严进潘霄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心血管系统
- 恐惧应激对大鼠心血管系统及一般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恐惧应激对大鼠血压、心率及一般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条件恐惧应激模型,将6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恐惧应激模型组、对照组。通过对大鼠恐惧行为的观察、自发活动试验的测定,动态观察两组大鼠在不同恐惧应激时期行为学方面的变化;通过无创尾动脉测压法,观察不同恐惧应激时程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大鼠在不同恐惧应激时程血清中肌钙蛋白I浓度的变化。结果恐惧组大鼠冻结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t=5.700,P<0.01);恐惧应激组体重在第2周以后增加显著低于对照组(t=2.675,t=2.316;P<0.05;t=3.930,P<0.01);自发活动中恐惧应激组活动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2.267,P<0.05;t=2.990,t=3.325;P<0.01;t=2.423,P<0.05);恐惧应激组自发活动中休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t=2.621,P<0.05;t=3.356,P<0.01;t=2.668,P<0.05;t=2.384,P<0.05);随着应激时程的增加条件恐惧应激组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周t=2.887,P<0.05;第3周t=4.263,P<0.01;第4周t=4.414,P<0.01);恐惧模型组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第2周t=2.382,P<0.05;第3周t=1.996,P<0.05;第4周t=1.881,P<0.05);条件恐惧应激模型组大鼠血清cTnI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周t=2.147,P<0.05;第2周t=3.479,P<0.01;第3周t=3.402,P<0.01;第4周t=3.863,P<0.01)。结论条件恐惧应激对大鼠血压、心率、体重、一般活动、血清cTnI都有明显影响。
- 刘佳佳严进郑冬梅唐云翔潘霄
- 关键词:恐惧应激血压
- 条件恐惧应激对大鼠行为、血清皮质酮、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条件恐惧应激条件下大鼠的行为及血液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恐惧应激组及空白对照组,恐惧应激组按照改良Takeuchi法制作恐惧模型大鼠,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检测每周(共4周)体重、自发活动相关指标、血清皮质酮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恐惧应激组大鼠的冻结行为学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t=5.700,P<0.01);恐惧应激组体重增长减慢(第一周t=0.457,P=0.642;第二周t=2.675,P<0.05;第三周t=2.316,P<0.05;第四周t=3.930,P<0.01);自发活动实验中恐惧应激组的活动次数减少(第一周t=2.267,P<0.05;第二周t=2.990,P<0.01;第三周t=3.325,P<0.01;第四周t=2.423,P<0.05),恐惧应激组的休息时间增多(第一周t=2.621,P<0.05;第二周t=3.356,P<0.01;第三周t=2.668,P<0.05;第四周t=2.384,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第一周t=2.231,P<0.05;第二周t=3.531,P<0.01;第三周t=2.681,P<0.05;第四周t=2.225,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hs-CRP浓度升高(第一周t=2.773,P<0.05;第二周t=4.043,P<0.01;第三周t=3.373,P<0.01;第四周t=3.162,P<0.01)。结论应用Takeuchi法可建立条件恐惧模型,条件恐惧应激可使机体体重增长减慢,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
- 潘霄刘佳佳严进蒋春雷
- 关键词:皮质酮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