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树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军事应激反应性抑郁预测量表的研制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生活节奏增快,个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依据现代应激理论与应激反应研究,个体罹患抑郁和焦虑的风险随应激的增强而增高。军人作为特殊职业人群,面对社会压力的同时,还需满足现代战争对体格与心理素质的高要求。
- 董建树汪瑞严进唐云翔董薇
- 关键词:军事应激社会压力生活节奏应激反应
- 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
- 目的 研究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心理特质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572名连续4-16个月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军人进行SCL-90测评,将其中17例焦虑因子分≥3分者(焦虑或伴焦虑)设为研究组(A),...
-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王建平
- 关键词:军事应激状态-特质焦虑血皮质醇海马
- 军事应激状态下不同特质焦虑者发生状态焦虑生理与生化的变化差异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心理特质在军事应激中与应激反应生理指标的差异,从而评估不同心理特质军人应激反应发生率。方法在突然紧急连续机械化拉动训练第15天时,对372人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血压、呼吸、脉搏、血乳酸及血皮质醇(08:00am-09:00am)测定,其结果分别与常模、正常值比较。结果特质焦虑值高于常模2个标准差(高特质焦虑)占26.1%(97/372),特质焦虑值低于常模2个标准差(低特质焦虑者)占21.2%(79/372)。状态焦虑值高于常模2个标准差的占总人数的46.0%(172/372)。状态焦虑、血皮质醇、血乳酸及收缩压(四联症)同时变化显著者132人(P〈0.01),舒张压变化不明显。高特质焦虑者发生“四联症”占62.9%(61/97);非高特质焦虑者发生“四联症”,占25.9%(71/275),其中低特质焦虑者发生“四联症”占15.2%(12/79)。结论突然紧急连续机械化拉动训练是一种心理与生理复合性高应激军事活动,高特质焦虑军人的强应激反应发生率高于非高特质焦虑军人,不同心理特质者对军事应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有明显差异,因此,心理特质可以考虑作为预测应激反应类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 王丽杰董兆伦严进于军董建树刘爱丽
- 关键词:心理学军事焦虑生理过程
- 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被引量:19
- 2011年
- 通过对572名连续4~16个月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军人进行SCL-90测评,研究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心理特质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变化特征。将其中l7例焦虑因子分≥3分者(焦虑或伴焦虑)设为研究组(A),并以匹配法设对照组(B)。检测两组军人血皮质醇,并用MRI观察海马形态、检测简单和复杂认知作业功能、以STAI测评状态-特质焦虑及以CCSQ测评应对方式,探讨两组对应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血皮质醇:A、B组均高于正常水平,有差异显著,A组显著高于B组。(2)海马形态:A组与B组MRI海马形态标准化后,A组海马形态显著萎缩,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每个同体的左右两侧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认知作业功能:A组简单认知作业成绩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复杂认知作业成绩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状态-特质焦虑:A组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别与B组和常模比较均有显著变化,B组与常模相比状态焦虑变化显著,特质焦虑变化不显著。(5)应对方式:A组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值低于B组和常模并有显著性差异,B组高于常模;A组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值高于B组和常模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组与常模无显著改变。结论在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特质焦虑个体的海马形态出现双侧萎缩,复杂认知功能下降,更易发生状态焦虑,行为取向表现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增加。
-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
- 关键词:军事应激状态-特质焦虑血皮质醇海马
- 表象训练对模拟1~20 m深度快速上浮脱险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受训者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方法对28名受训者(潜艇员)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的主观应激水平("焦虑温度计")及客观应激水平(唾液嗜铬粒蛋白A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其中14名受训者使用表象训练法进行应激干预,比较两组主、客观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随着模拟快速上浮脱险深度的增加,受训者主观应激水平(F=18.283,P<0.01)及客观应激水平(F=13.283,P<0.01)均有所增加,表象训练可以降低受训者在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的主观应激(F=4.585,P=0.042),对客观应激未见效果(F=0.136,P=0.715)。结论模拟快速上浮脱险可引起受训者的应激变化,表象训练可降低该过程中的主观应激。
- 唐云翔李慈崔轶潘霄于峰涛顾秀良刘涛生董薇董建树严进方以群
- 关键词:快速上浮脱险应激表象训练
- 模拟快速上浮脱险中受训者焦虑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受训者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温度计"对28名受训者在1m适应性训练及1m、3m、10m、30m不同深度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过程中焦虑值进行测定,其中14名受训者使用生物反馈放松技术干预。结果 1m适应性训练中受训者焦虑值显著高于1m正式训练时(生物反馈组t=7.975,P<0.000;对照组t=3.366,P=0.005);正式训练时,随脱险深度增加受训者焦虑值增高(F=6.745,P<0.000);生物反馈放松技术对控制受训者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中的焦虑效果不明显(F=0.376,P=0.545)。结论模拟快速上浮训练中受训者的焦虑既受生理因素又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 唐云翔李慈崔轶董薇潘霄董建树刘涛生曹爱萍严进方以群
- 关键词:快速上浮应激焦虑受训者
- 军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C反应蛋白水平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军事环境中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及其人格和应对方式,观察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炎症对IBS患者的发病机制的作用,提高对IBS认识。方法对符合诊断IBS的439人,应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心理测查,检验CRP。分析其人格、应对方式,结合情绪状况和大便异常状况对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焦虑症状者的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①IBS的发生率为16.0%,CRP阳性率者为9.8%,结合阳性结果的反应幅度,有抑郁、焦虑情绪者8.88%为阳性,不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者0.91%为阳性;②IBS患者有抑郁和(或)焦虑情绪为88.4%,其中抑郁为17.5%,便秘者为主要表现,占44.2%;焦虑22.0%,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占60.4%;同时伴有抑郁和焦虑者为48.7%,大便次数增多和便秘表现为49.1%、50.9%;CRP阳性似乎更容易在同时伴抑郁焦虑、或大便次数增多[44.2%(19/43)]的IBS患者中发生;③与常模比较IBS患者情绪稳定性有显著差异;④在伴有抑郁和(或)焦虑情绪改变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选择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无抑郁、焦虑情绪改变的应对方式无变化。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炎症因子标志物(CRP)水平不能排除其有相关性。在心理机制,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于IBS的发病时是重要影响因素,发生与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病。
- 王丽杰肖国龙严进董建树郭渝成国家喜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C反应蛋白
- 军事应激反应性抑郁预测量表的研制
- 目的:通过研究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初步编制《军事应激反应性抑郁预测量表》并建立常模,为部队提供筛查抑郁高危易感人群的低成本、高通量、简便易行的测评工具,在军事应激前(平时)对部队官兵将来应激时产生抑郁状态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 董建树
- 关键词:部队官兵心理训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