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平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中
  • 1篇皮肤温度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麻...
  • 1篇网膜
  • 1篇温度分布
  • 1篇麻醉
  • 1篇面瘫
  • 1篇膜下
  • 1篇可视化
  • 1篇可视化方法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像

机构

  • 2篇燕山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秦皇岛市中医...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2篇刘平
  • 2篇洪文学
  • 1篇刘旭龙
  • 1篇陈宁
  • 1篇谭建强
  • 1篇刘强
  • 1篇何伟
  • 1篇吴振英
  • 1篇周家强

传媒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红外热像图,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图温度平面变化。结果:与5 min时相比,10、15、20、25、45和60 min时的针刺痛觉阻滞平面均升高;与10 min时相比,20、25和45 min时平面均升高(均P<0.05);15、60 min与10 min时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 min时针刺痛觉阻滞平面最高,与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各时点平均温度均升高,与麻醉后5 min相比较,25、45和60 min平均温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15和20 min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谭建强陈宁洪文学刘平周家强邵兆军刘强何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麻醉
一种用于评估面瘫严重程度的可视化方法
2010年
基于面瘫发病初期面部温度分布不对称这一规律,提出了一种完整的用于评估面瘫严重程度的红外温度数据可视化方法,首先检索极值点并进行替换,去除散粒噪声,然后利用邻域测度算子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最后利用等色差序列伪彩化图像并进行亮度矫正,得到表征面部温度分布的彩色图像。最后的实验表明,本方法所得到的图像视觉效果良好,能够更好地帮助医师检测面瘫患者的面瘫严重度。
刘旭龙洪文学刘平吴振英
关键词:面瘫可视化温度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