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老年
  • 3篇关节
  • 2篇术后
  • 2篇老年性
  • 2篇股骨
  • 1篇点灼
  • 1篇多节段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 1篇修补术
  • 1篇血量
  • 1篇血压
  • 1篇压伤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机构

  • 8篇天津市滨海新...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医院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周家强
  • 3篇胡军
  • 2篇李洪彬
  • 2篇孙明
  • 1篇严玉金
  • 1篇孙振辉
  • 1篇马登越
  • 1篇刘军
  • 1篇刘平
  • 1篇张斌
  • 1篇洪文学
  • 1篇朱先理
  • 1篇王磊
  • 1篇陈宁
  • 1篇李洪利
  • 1篇谭建强
  • 1篇刘强
  • 1篇何伟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一旦出现关节功能受限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特别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如不能得到很好的复位,可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增多,挠骨远端关节内严重骨折也日趋多见,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研究也日趋活跃,本文主要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周家强
关键词:远端骨折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红外热像图,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图温度平面变化。结果:与5 min时相比,10、15、20、25、45和60 min时的针刺痛觉阻滞平面均升高;与10 min时相比,20、25和45 min时平面均升高(均P<0.05);15、60 min与10 min时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 min时针刺痛觉阻滞平面最高,与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各时点平均温度均升高,与麻醉后5 min相比较,25、45和60 min平均温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15和20 min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谭建强陈宁洪文学刘平周家强邵兆军刘强何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麻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对其颅内压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其颅内压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以手术、脱水治疗、吸氧等基础治疗为对照组,31例;另31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为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入院时、治疗第1、3、5、7天颅内动态压变化;并于入院时、治疗第7天分别监测患者脑血流指标和脑氧代谢指标等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统计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颅内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第1、3、5、7天颅内压与入院时比较,然观察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DR、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Qmean、Vmea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各指标下降或升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Cjv O2、Sjv O2、CERO2较治疗前前显著升高,而Ca 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升高或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外周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51.6%明显高于对照组29.0%,而死亡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32.3%,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利于降低患者颅内压及临床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善,从而改善其预后。
周家强胡军朱先理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颅内压生化指标
老年性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差别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非手术治疗,20例行手术治疗,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改善率间有差别(F=64.98,P<0.001),手术组相对保守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高(F=48.68,P<0.001);保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变不大,而手术治疗组JOA评分持续改善。保守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低,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较高。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周家强孙明李洪彬
关键词:老年颈椎脊髓损伤保守治疗
脊柱转移癌诊断及治疗进展
2014年
脊柱转移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脊柱疾病,对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此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做了很多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或维持神经功能和恢复脊柱结构的完整性是对于脊柱转移癌患者最好的诊治方法。现在就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简单做一个综述。
周家强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2组均在CT引导下行微创碎吸术,术后给予综合西医处理措施,并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天。术后0、7、14、21天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0、7、14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标(GCS)评分,并采用MRI检查中线结构移位情况。结果:经Ridit分析,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1天,2组NIHS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研究组术后7、14、21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天,2组GC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研究组同期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天,2组中线结构移位逐渐缩小(P<0.01),研究组同期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进一步改善HICH微创术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觉醒,提高临床疗效。
何惟高潘世群张斌胡军周家强江汉清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
多点灼烧与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微创多点灼烧法和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法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多点灼烧法和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法治疗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16例(129臂)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简易程度、术中副损伤、手术时间、治疗费用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多点灼烧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
周家强赵三鹏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
2009年
股骨转子问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受伤后易发生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同时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固定不牢固、髋内翻畸形及因卧床恢复时间长致使并发症多等缺点。我科自2004年3月-2007年9月,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周家强孙明李洪彬
关键词:老年人髋骨折关节成形术
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式三针内固定85例
2003年
李洪利周家强曹立站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与加压包扎对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放置引流与加压包扎对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及天津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初次TKA治疗的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120膝),男2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65.18±6.88)岁。根据是否安置引流将所有患者分为引流组(60例)和加压包扎组(60例)。分析TKA术后血常规变化、失血量和输血情况。结果引流组和加压包扎组TKA术后总体失血量分别为(1 026.85±274.44)、(789.52±251.58)m L,加压包扎组低于引流组(t=4.938,P<0.01)。术后异体输血:引流组14例,加压包扎组5例,加压包扎组输血率低于引流组(χ2=5.065,P<0.05)。2组患者术后髌上周径差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KA术中采用伤口加压包扎手术操作简单,能够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降低异体输血率。
周家强马登越孙振辉王磊刘军
关键词:失血负压伤口疗法全膝关节置换加压包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