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舒芬太尼
  • 2篇麻醉药
  • 2篇芬太尼
  • 2篇靶浓度
  • 1篇地氟醚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反应
  • 1篇心脏毒性
  • 1篇心脏毒性反应
  • 1篇药物
  • 1篇应激
  • 1篇脏毒
  • 1篇脂肪乳
  • 1篇脂肪乳剂
  • 1篇直接喉镜
  • 1篇乳剂
  • 1篇声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6篇刘征
  • 4篇李金宝
  • 2篇王嘉锋
  • 1篇倪文文
  • 1篇邓小明
  • 1篇李文献
  • 1篇蔡国君
  • 1篇孟岩
  • 1篇李泉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靶浓度的舒芬太尼对七氟烷MACBAR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血浆靶浓度的舒芬太尼(0.1ng/ml、0.3ng/ml和0.5ng/ml)对七氟烷切皮时抑制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底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和七氟烷联合用药在麻醉维持中的配伍方式。
刘征王嘉锋李金宝
文献传递
麻醉苏醒期给予氟马西尼对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麻醉诱导的全麻老年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全麻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应用氟马西尼对围手术期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择期行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再分为两组,每组12例。M组和D组麻醉诱导时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1或右美托咪定1μg·kg-1,其余诱导药物及术中麻醉方法均相同,维持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术毕进入苏醒室即刻,M1组、D1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3 mL,M2组、D2组给予氟马西尼0.3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3 mL)。记录给药后每2 min的BIS值,连续16 min,并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握拳时间、回忆起出生日期时间。结果 M1组患者指令睁眼时间和指令握拳时间长于其他三组(P〈0.05),其他三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M1组拔管时间和回忆起出生日期时间长于M2组(P〈0.05),与D1组、D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M2组给药后4、6、8、10、12、14 min BIS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余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氟马西尼可以改善接受咪达唑仑诱导的老年患者苏醒质量,对接受右美托咪定诱导的老年患者苏醒质量无明显影响。BIS监测可反映全麻老年患者苏醒期意识恢复状态。
文平山刘征李金宝邓小明
关键词:氟马西尼咪达唑仑麻醉恢复期
阿片类药物对吸入性麻醉药MAC_(BAR)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静脉吸入复合平衡麻醉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显著提高。本文回顾分析阿片类药物与吸入性麻醉药复合使用的临床文献,对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总结了不同阿片类药物对不同吸入性麻醉药MAC_(BAR)的影响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两类药物,使平衡麻醉真正安全有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征蔡国君
关键词:吸入性麻醉药阿片类药物
脂肪乳剂——局部麻醉药心脏毒性反应救治的新发现被引量:2
2007年
局部麻醉药心脏毒性反应是临床上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实施过程中罕见、但可能是致命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拮抗药物,对症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师最主要的处理手段。本文综述现有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案例,介绍一种有可能给救治局部麻醉药心脏毒性反应带来革命性改变的药物——脂肪乳剂,供临床医师参考。
刘征李文献
不同效应室靶浓度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地氟醚MACBAR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评价不同效应室靶浓度舒芬太尼对地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诱发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83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 ~ 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组,n=28)、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 ng/ml组(S1组,n=27)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3 ng/ml组(S2组,n=28).气管插管后开始吸入地氟醚,S1组和S2组按设定的目标靶浓度输注舒芬太尼.C组初始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为9.0%,S1组和S2组初始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为6.0%.切皮前维持目标浓度至少15 min.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切皮反应来调整下一例患者呼气末地氟醚浓度,计算地氟醚MACBA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记录舒芬太尼给药期间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C组地氟醚MACBAR (95% CI)为11.2%(11.1% ~11.3%),S1组为7.8%(7.7%~7.9%),S2组为4.2%(4.1%~4.3%).与C组比较,S1组和S2组地氟醚MACBAR和RPP降低(P< 0.05或0.01);与S1组比较,S2组地氟醚MACBAR和RPP降低(P <0.05或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复合地氟醚麻醉时舒芬太尼的适宜效应室靶浓度为0.3 ng/ml.
倪文文刘征李泉李金宝
关键词:舒芬太尼应激
Macintosh直接喉镜充分暴露声门对第1至第4颈椎椎体相对位置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定量研究Macintosh直接喉镜充分暴露声门时颈椎各椎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例,全麻诱导且充分肌松后用C臂X线摄片机拍摄颈部侧位片,然后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3号镜片)充分暴露声门后再次拍摄患者颈部侧位片并插入气管导管.测量第1颈椎与枕骨及第1颈椎~第4颈椎各相邻椎体之间的角度,并比较插管前、后各相邻椎体之间角度的变化.结果: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可导致第1颈椎与枕骨及第1颈椎与第2颈椎椎体之间的成角较插管前发生显著变化,但插管前、后第2颈椎与第3颈椎及第3颈椎与第4颈椎椎体之间的角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acintosh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可导致寰椎与枕骨及寰枢椎椎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显著变化,但枢椎与第3颈椎及第3颈椎与第4颈椎椎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并不明显.
孟岩刘征王嘉锋李金宝
关键词: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颈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