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脏
  • 5篇手术
  • 4篇心肌
  • 4篇心脏病
  • 3篇心脏移植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心脏
  • 3篇先天性心脏病
  • 3篇灌注
  • 2篇动脉
  • 2篇心肌保护
  • 2篇胸骨
  • 2篇切口
  • 2篇主动脉
  • 2篇外科
  • 2篇供心
  • 2篇供心保护
  • 2篇T形
  • 1篇代谢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大庆市第一医...

作者

  • 11篇向桂玉
  • 9篇夏求明
  • 5篇宁晓华
  • 5篇唐玉荣
  • 4篇黎京芳
  • 3篇李永刚
  • 3篇祝沪军
  • 3篇姚志发
  • 3篇郭德庆
  • 3篇夏新芬
  • 3篇祁家驹
  • 3篇方秦模
  • 2篇陈厚坤
  • 2篇陈子道
  • 2篇李凤梅
  • 2篇蒋树林
  • 2篇张振才
  • 1篇田伟忱
  • 1篇马宪友
  • 1篇孙晨光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年一等奖项目介绍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2002年
心脏病用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治愈,心脏移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手段。我国患终末期心脏病的数量众多,他们迫切地渴望得到治疗,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题是在建设一只能完成心脏移植这一系统工程的技术骨干队伍基础上,经过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应用。并对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心脏移植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供心缺血性损害的预防与保护.移植方法的改进与评估,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与防治.移植心脏冠状血管病变对远期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受免疫耐受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本课题组共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现代心脏移植》、《心肺移植手术学》及参编相关专著13部。文详见10、11版《中华医学科技奖》。
夏求明徐秀玉藏旺福陈子道姚志发祁家驹高素心崔林孙晨光田伟忱蒋树林刘宏宇向桂玉田家玮陆桂芳
关键词: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心脏病心肌细胞移植
1次性心肌保护灌注装置的研究
2004年
夏新芬唐玉荣王玲弟向桂玉夏求明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心肌
胸骨“T”形锯开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2002年
经前胸正中胸骨“T”形锯开微创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 62例 ,均顺利完成。 60例行体外循环手术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 ( 72 .2± 14 .3)min ,44例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 ( 39.4± 8.6)min ,心脏均自动复跳 ,无并发症及死亡。本微创切口手术入路具有安全、显露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祝沪军李永刚方秦模李凤梅郭德庆张振才夏求明向桂玉
关键词: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25例报告
2000年
目的探讨经前胸正中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方法自1998年8月至1999年10月,对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13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1例,法乐三联症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42.2±7. 3)min,主动脉阻断(29.4±8. 6)min,心脏均自动复跳,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小切口手术入路的优点是安全、显露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观等。
祝沪军夏求明李永刚向桂玉方秦模马宪友郭德庆白山萧钟迪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小切口
丹参加温血持续灌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物质影响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1994年
丹参加温血持续灌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物质影响的动态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哈尔滨150086)马丽英,王孝铭,高翠霞,李向青,娄延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夏求明,向桂玉,姚志娄,祁家驹,唐玉蓉,宁晓华摘要本文首次在丹参...
马丽英王孝铭高翠霞李向青娄延平夏求明向桂玉姚志娄祁家驹唐玉蓉宁晓华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丹参能量代谢
三例心脏移植的远期心功能被引量:5
1997年
探讨促进心脏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2例采用原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1例采用全心脏原位移植术。供心用冷St.Thomas停搏液,冷生理盐水保存;移植期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含钾温血。结果3例患者恢复满意,已分别存活5年、3年和1年余;随访心电图、心导管、超声心动图和心脏ECT等检查均证实心功能正常,射血分数分别为66.0%、65.6%和68.5%;第1例和第3例已从事体力劳动,第2例已恢复整日教学工作。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优良的心肌保护、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和正确的处理等是提高移植后近。
臧旺福夏求明陈子道姚志发向桂玉祁家驹蒋树林杨春文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功能心脏外科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性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对脑和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体外循环后 ,开始降温。肛温 17℃时 ,患者深度头低位 (deep trendelenburg position)。控制股静脉回流 ,股动脉流量降至 1.5 L/ min,升高和维持中心静脉压在 2 0~ 2 3cm H2 O(1k Pa=10 .2 cm H2 O) ,即可完成脑逆行性灌注。结果 本组 2例患者停循环脑逆行性灌注时间分别为 5 0分钟和 116分钟 ,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性灌注技术操作简单 ,能够充分暴露术野 。
黎京芳向桂玉宁晓华唐玉荣夏新芬张邻杰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脑保护
温血逆行灌注保护心肌法在瓣膜置换中的应用
1995年
唐玉荣向桂玉宁晓华黎京芳陈厚坤夏求明
关键词:逆行灌注瓣膜置换保护心肌主动脉阻断主动脉瓣置换心肌保护液
心脏移植术中供心的保护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 为了提高心脏移植的效果, 改进心脏移植中供心的保护方法。方法 3 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中采用4 ℃改良St.Thomas 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和温血26 ~34 ℃逆行冠状静脉窦灌注方法保护供心。结果 主动脉开放后, 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在正常范围, 心肌超微结构保持完整,未见缺血损害。长期随访心功能Ⅰ级,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温血逆行冠状静脉窦灌注适合心脏移植中供心的保护。
唐玉荣向桂玉夏新芬宁晓华黎京芳陈厚坤夏求明
关键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
改进供心保护防止冠状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3例存活11年以上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采用含钾温氧合血经冠状静脉窦连续进行心肌保护,术后口服防止冠状血管病变药物,防止冠状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1992年4月26日、1994年2月8日和1995年1...
姚志发张庆华张临杰黎京芳唐玉荣宁晓华李咏梅向桂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