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京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6篇心肌
  • 5篇心肌保护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4篇动脉
  • 4篇手术
  • 4篇供心
  • 3篇心肌保护液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循环管理
  • 3篇主动脉
  • 3篇瓣膜
  • 3篇保护液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病
  • 2篇手术中
  • 2篇停搏
  • 2篇停搏液
  • 2篇磷酸肌酸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4篇黎京芳
  • 11篇宁晓华
  • 6篇唐玉荣
  • 4篇向桂玉
  • 4篇于平
  • 4篇张邻杰
  • 3篇张庆华
  • 2篇吴乃石
  • 2篇陈厚坤
  • 2篇夏求明
  • 2篇陈子道
  • 2篇李咏梅
  • 2篇夏新芬
  • 1篇田伟忱
  • 1篇张临杰
  • 1篇李冰
  • 1篇王莉
  • 1篇姚志发
  • 1篇张明宇
  • 1篇张丽君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次瓣膜置换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
2001年
黎京芳宁晓华张丽君唐玉荣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含磷酸肌酸心脏停搏液对鼠供心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的心脏停搏液对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以延长供体心脏缺血的保存时间,提高心脏移植的效果。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使用冷晶体St.Thomas心脏停搏液灌注保护供心;实验组(n=10):灌注含磷酸肌酸钠(2.5g/L)的冷晶体St.Thomas心脏停搏液保护供心。鼠心于低温保存4h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及线粒体水肿情况。结果供心冷藏保存4h后,实验组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75±0.99μmol/mgvs.1.77±0.86μmol/mg,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49.6±2.52U/mgvs.45.27±2.21U/mg,P<0.05)。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心肌细胞核固缩,核膜内染色质凝聚、溶解,线粒体嵴间隙消失,间质血管内皮坏死;实验组心肌细胞核位于中心区,肌节各带结构清晰,肌质网扩张,闰盘各带连接结构清晰。结论含磷酸肌酸的心脏停搏液能明显增强供心的心肌保护作用。
宁晓华于平黎京芳
关键词:磷酸肌酸供心心脏停搏液
HTK液与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对比:倾向得分匹配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HTK液与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效果,为临床心肌保护灌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数据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5月-2018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CPB, Cardiopulmonary Bypass)应用灌注停跳液停跳的瓣膜手术患者529例,分为冷停液组(n=326)及HTK液组(n=203),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将上述两组资料进行匹配,确定选取73对可匹配病例进行比较。采集的临床结果主要为CPB时间,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ICU LOS)以及血清钠术中术后浓度变化等参数。其次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ABP(Intra aortic ballon pump)的使用及新发透析,30天死亡率与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匹配后两组中冷停液组较HTK液组的主动脉平均阻断时间及CPB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K液组存在短暂性低血钠血症(P<0.05),ICU LOS以及其余各临床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HTK液与冷血停搏液临床早期结果一致,可根据手术操作流程及病人经济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宫美慧李咏梅蒋树林刘石健骢黎京芳
关键词:心肌保护液心脏瓣膜手术
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管理一例
2001年
黎京芳唐玉荣宁晓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性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对脑和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体外循环后 ,开始降温。肛温 17℃时 ,患者深度头低位 (deep trendelenburg position)。控制股静脉回流 ,股动脉流量降至 1.5 L/ min,升高和维持中心静脉压在 2 0~ 2 3cm H2 O(1k Pa=10 .2 cm H2 O) ,即可完成脑逆行性灌注。结果 本组 2例患者停循环脑逆行性灌注时间分别为 5 0分钟和 116分钟 ,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重力脑逆行性灌注技术操作简单 ,能够充分暴露术野 。
黎京芳向桂玉宁晓华唐玉荣夏新芬张邻杰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脑保护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以明确MVR术后除了手术操作引起左心室破裂外,尚有左心室自发性破裂的因素存在。方法1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在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立即检查破裂口局部情况改变,并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术修补破裂口。根据正常心动周期中心肌运动时几何形态改变及切除二尖瓣后破坏了左心室纵向环完整性的论点,结合10例患者MVR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心脏局部病变情况,分析心脏破裂的原因。结果术中所见10例MVR患者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部位均在左心室后壁瓣环下方0.3~1.0cm处,而不在人工瓣膜植入的瓣环处。因修补心脏破裂口无效,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心脏压塞死亡9例。对1例生存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患者无临床症状,心功能Ⅱ级,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未见瓣周漏。结论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与左心室心肌运动几何形态学发生改变,以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李冰贠晓光孙露王莉张庆华吴乃石田伟臣陈子道黎京芳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左心室破裂人工心脏瓣膜
真空辅助静脉引流技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真空辅助静脉引流技术(VAVD)对红细胞的损伤作用,测量预充液量及输血量。方法幼猪10头随机分成两组,接受体外循环转流术。一组为重力静脉引流组(GVD),另一组是真空辅助静脉引流组(VAVD)。两组均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回路、膜肺式氧合器及与之配套的硬塑静脉贮血室。VAVD组施加-25^-35mmHg的真空微负压到膜肺静脉贮血室。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30min、60min两组分别采血标本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测量体外循环管道长度、预充液量、血液稀释程度及红细胞压积达25%时需要输血量。结果两组间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与GVD组相比较,VAVD组能缩短体外循环回路长度2.7m,减少预充液450ml。转流中红细胞压积为VAVD组(26.80±1.94)%,GVD组(21.60±3.50)%。维持红细胞压积25%时,GVD组需预充用血230ml。结论VAVD技术能促进体外循环中静脉血液引出到膜肺氧合器,降低预充量、节约用血、不会增加红细胞损伤。
黎京芳张邻杰宁晓华于平吴乃石张明宇
关键词:体外循环
温血逆行灌注保护心肌法在瓣膜置换中的应用
1995年
唐玉荣向桂玉宁晓华黎京芳陈厚坤夏求明
关键词:逆行灌注瓣膜置换保护心肌主动脉阻断主动脉瓣置换心肌保护液
外源性心肌能量底物对供心保存效果的研究
2009年
本实验旨在向处于缺血和能源断绝状态下的供心灌注含有磷酸肌酸和腺苷的心肌保护液,提供缺血心肌新陈代谢和再灌注后心肌复苏所需的能量物质,观察其心肌保护性能,以改善供心质量,提高移植效果。报告如下。
宁晓华于平黎京芳张邻杰
关键词:心肌保护液供心外源性缺血心肌磷酸肌酸
1例幼儿主动脉弓重建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8年
黎京芳宁晓华张邻杰张庆华田伟忱
关键词:体外循环管理主动脉弓中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建术主动脉弓缩窄幼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