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玉
- 作品数:3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神经外科虚拟手术训练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虚拟手术训练系统,包括工作台和挡板,所述工作台和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分别设有大脑模拟器和安放槽,所述大脑模拟器的内腔设有空间定位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安放槽的内腔安放有手术刀,所述手术刀的...
- 胥健伦鹏吴泽玉刘霞陈兵
- 文献传递
- 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预测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观察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白细胞介素(IL)-6预测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垂体瘤病人95例,采用经鼻蝶手术,并获得3年随访,观察病人复发情况。入院时检测血清HIF-1α、IL-6水平,分析二者预测治疗复发的临床意义。结果 95例病人中,复发18例,复发率为18.95%;复发组病人肿瘤侵袭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入院时血清HIF-1α、IL-6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HIF-1α、IL-6单独及联合预测垂体瘤手术病人复发风险的AUC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入院时血清HIF-1α、IL-6过表达可能与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有关。
- 张丰铎陈晓东吴泽玉
- 关键词:垂体瘤经鼻蝶手术低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介素-6复发
- 眶上锁孔神经内镜下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 窦以河胥建王衍刚王建鹏吴泽玉李照建孟庆海孙鹏杨新生
- 关键词:眶上锁孔入路前循环动脉瘤神经内镜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动脉瘤直径2~12 mm,根据A2开放平面选择手术侧别,全部动脉瘤术中获得良好显露。结果 49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均完成手术夹闭。术后切口皮下积液2例,眼睑上抬困难2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或改善。随访1~37个月,未再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微创而安全有效的入路,以A2平面开放侧为手术入路侧更有利于动脉瘤暴露和夹闭。
- 伦鹏陈兵窦以河胥建吴泽玉
- 关键词:锁孔入路夹闭术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颅内感染一例
- 2013年
- 患者男,54岁,因脑出血破人脑室,于当地医院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分别于术后第6天及第7天拔出侧脑室引流管,于第8天出现发热,意识不清症状,第10天于外院行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后转入我科。人院查体:体温38.3℃,精神差,屈颈试验(+) ,双侧ker ni ng征( +) ,双侧巴氏征(+) ,腰椎置管引流脑脊液黄色混浊,脑脊液细胞总数:3500×100/L,wBC:3200×10。/L,氯:112 mmoL/L,糖<0.6 mmol /L,蛋白:2300 mg/L。血常规:WBC9.51×109/L,中性粒细胞0.76。人院后前3 d自引流管连续行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三次培养结果均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1.5 g,1次/12 h) ,10 d后脑脊液细胞数转为正常,再次行脑脊液培养细菌未发育。患者痊愈出院。
- 伦鹏吴泽玉陈兵
- 关键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枢神经系统
- 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具体涉及神经外科领域,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架,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架,所述内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上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上架的...
- 吴泽玉胥建伦鹏孙秀岩
- 文献传递
- 大脑中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的CT、CTA及DSA影像学特点,为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确诊大脑中动脉瘤病人的CT、CTA及DSA影像学资料,对其CT出血表现和动脉瘤瘤体成像特征等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常见影像学特点。结果 22例大脑中动脉瘤CT平扫均表现为破裂出血,均行CTA和(或)DSA检查确诊。单纯蛛网膜下隙出血9例(40.9%),单纯颞叶血肿3例(13.6%),颞叶血肿并蛛网膜下隙出血6例(27.3%),颞叶血肿破入脑室3例(13.6%)。大脑中动脉瘤发生于M1段1例(4.6%),M2分叉部18例(81.8%),M3起始段3例(13.6%)。瘤颈2~4mm(平均2.4mm)。瘤体指向前外侧14例(63.6%),后外侧5例(22.7%),后内侧3例(13.7%)。CTA或DSA显示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6例。结论大脑中动脉瘤好发于M2分叉部,瘤体指向以前外侧多见,破裂后以外侧裂型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跨侧裂颞叶血肿为主要出血方式,出血部位与瘤体的指向密切相关。
- 常青窦以河李照建刘霞吴泽玉孙鹏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血管造影数字减影
- 经鼻蝶入路至颅底岩尖区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为临床内镜经鼻蝶入路至岩尖区的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头10具,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高分辨率CT扫描,筛选出蝶窦为鞍型的标本9具。内镜下模拟经鼻蝶入路手术处理岩尖区,并对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经鼻蝶入路处理岩尖区病变手术步骤分为3个阶段:鼻腔阶段、蝶窦阶段和岩尖阶段。处理好蝶窦的后外侧壁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的关键环节。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和斜坡隐窝到达岩尖区是安全的。以鞍前段颈内动脉凸起中点和和斜坡隐窝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做直径为10 mm的圆,在该圆内入路可以安全准确到达岩尖。结论经鼻蝶入路到达岩尖区相对安全的区域为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和斜坡隐窝,由该区域入路手术处理岩尖区是可行的。
- 杨松季涛吴泽玉
- 关键词:经鼻蝶入路内镜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支撑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脚踏底架、升降架、升降调节机构、身体支撑机构、身体角度调节机构、加长机构、加宽机构和小臂托举机构,在手术时,可以使医生趴伏在加长板上,两个小臂搭在环形托板...
- 胥建刘霞吴泽玉陈晓东陈兵刘晓楠
- 文献传递
- 眶上锁孔入路术中侧脑室穿刺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经常出现术中脑肿胀的情况,影响手术进一步操作,通过术中侧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正常人的磁共振图像(MRI),尝试对眶上锁孔入路术中侧脑室穿刺的位点和穿刺角度、深度进行研究,提高侧脑室穿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8名无颅内疾病和脑室异常者的MRI图像。采用关键孔上方沿颞上线1 cm处作为穿刺点,利用GE Medical Systems的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 0软件分别测量以下极值:水平面中穿刺道与中线夹角的角度;矢状面中穿刺道与下眶听线夹角的角度;穿刺道的长度;实际穿刺长度的确定。结果以关键孔上方沿颞上线1 cm处脑皮质作为穿刺点,穿刺道与中线夹角平均值为45. 3°(44. 2°~46. 5°),与下眶听线夹角平均值为14. 5°(11. 9°~17. 1°),穿刺深度距脑皮质最少3. 5 cm,最大不超过6. 8 cm。修正后的实际穿刺道长度为3. 6~7. 0 cm。结论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术中需进行侧脑室穿刺时,术者往往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脑室穿刺,且选取穿刺点不一,误差难免较高,以本研究所采用的穿刺点和穿刺角度进行穿刺是简易、可行的。
- 孟凯窦以河胥建伦鹏吴泽玉赵彦
- 关键词:眶上锁孔脑室穿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