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为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毒素血症
  • 7篇血症
  • 7篇源性
  • 7篇内毒
  • 7篇内毒素
  • 7篇内毒素血症
  • 7篇解毒
  • 7篇解毒化瘀
  • 7篇化瘀
  • 7篇肠源性
  • 7篇肠源性内毒素
  • 7篇肠源性内毒素...
  • 6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5篇解毒化瘀颗粒
  • 5篇肝细胞
  • 3篇湿热瘀阻
  • 3篇湿热瘀阻型
  • 3篇退黄

机构

  • 6篇重庆市中医院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周为
  • 7篇陈斌
  • 7篇李武
  • 5篇彭杰
  • 5篇苏煦初
  • 3篇李梅
  • 3篇王轩
  • 3篇王杰
  • 3篇徐嘉慰
  • 3篇陈新瑜
  • 3篇胡文艳
  • 3篇李小清
  • 3篇刘娜娜
  • 2篇刘华宝
  • 2篇孙克伟
  • 1篇宋翊
  • 1篇廖宇
  • 1篇杜珊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黄合剂治疗湿热瘀阻型肝细胞性黄疸临床观察报告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利湿化瘀方药退黄合剂治疗湿热瘀阻型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脏炎症指标(ALT、AST、GGT)、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DBIL、DBIL/TBIL)、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和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按统一诊断标准纳入病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于治疗前1周开始直至疗程结束停用其他影响疗效判定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用退黄合剂口服,30m L/次,3次/d;对照组用茵栀黄颗粒,2袋/次,3次/d。疗程: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主要疗效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综合退黄效果评价。次要疗效指标:其他肝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及心电图检查。并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30/34)和76.92%(20/26),两组的愈显率分别为67.65%(23/34)和23.08%(6/26),其中治疗组黄疸症状明显改善,肝脏炎症指标ALT(P<0.05)、AST(P<0.05)、GGT(P<0.05)以及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P<0.01)、DBIL(P<0.01)、DBIL/TBIL(P<0.05)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肝脏炎症指标和胆红素代谢指标,但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退黄合剂对湿热瘀阻型肝细胞性黄疸有显著疗效,而且对肝脏炎症指标(ALT、AST、GGT)、胆红素代谢指标(TBIL、DBIL、DBIL/TBIL)、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作用,提示利湿化瘀法具有有效保护肝脏和降低黄疸,改善症状等作用。
陈新瑜李小清刘娜娜胡文艳周为李梅刘华宝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退黄合剂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h后处死,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2h各取6只、7只、7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肝功能、内毒素、结肠黏膜上皮咬合蛋白(occludin)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ccludin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occludin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增强结肠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功能,降低内毒素的吸收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周为陈斌彭杰李武苏煦初王杰徐嘉慰
关键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ITEM)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温阳解毒化瘀方组(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
陈斌王轩李武周为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
文献传递
肝衰竭IETM大鼠TLR4mRNA、TNF-α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TLR4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肝衰竭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采用...
王杰陈斌周为李武苏煦初彭杰徐嘉慰孙克伟
关键词:肝衰竭IETMTNF-Α
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内毒素血症(ITEM)的影响。方法:将8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予乳果糖+三联活菌溶液)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2小时、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结果:模型组12小时时ALT和AST较正常组升高(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在造模后12小时各观察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造模后24小时两组ALT和AST、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D-gal腹腔注射可建立大鼠肝衰竭ITEM模型,温阳解毒化瘀方可通过降低门静脉及结肠内毒素水平减轻ITEM而达到抗肝衰竭的效应。
陈斌王轩李武周为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IETM大鼠肠粘膜上皮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
研究一肝衰竭IETM模型的建立 目的 以D-半乳糖胺(D-ga1)不同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肝衰竭IETM实验动物模型,选择符合肝衰竭IETM改变的最佳造模剂量。 方法 SD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1低、中、高...
周为
关键词:D-半乳糖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文献传递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IETM大鼠TLR4 mRNA,TNF-α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杜珊王杰陈斌周为李武苏煦初彭杰周月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TOLL样受体4
D-半乳糖胺诱导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最佳剂量选择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以D-半乳糖胺(D-gal)不同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符合肝衰竭IETM改变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24h全部处死,观察D-gal各组大鼠在造模后24h、48h死亡率、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肝组织及结肠组织病理等变化。结果:D-gal各组大鼠死亡率、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肝组织及结肠组织损伤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D-gal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1腹腔注射D-gal可诱导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2D-gal 1.8g/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的IETM模型符合肝衰竭IETM相关改变且更易于观察药物对IETM的干预作用。
周为陈斌彭杰李武苏煦初王杰徐嘉慰
关键词:D-半乳糖胺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肠源性内毒血症(ITEM)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造肝衰竭ITEM模型;正常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余两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肠道sIgA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12小时时肠道sIgA下降,与给药前比较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与给药前比较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大鼠12小时时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肠道sIgA分泌较模型组增多(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增加肠道sIgA分泌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改善ITEM机制之一。
王轩陈斌彭杰苏煦初孙克伟李武周为
关键词: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病治疗仪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肝病治疗仪。;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传染科专用仪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宋翊廖宇周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