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
-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张贤亮:作者与男主人公——我读《感情的历程》被引量:7
- 2008年
- 张贤亮的创作天赋使其成为20世纪最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感情的历程》是他的带有一定自传性色彩的小说集。在该作中,张贤亮对中西文学经典的广泛涉略和熟稔、对西方音乐和电影的喜爱以及惊人的记忆力,促成了其创造性写作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张贤亮小说的一些显著特征,如丰富的想像力、扭曲的幽默感、对女人的矛盾态度、新鲜的地方风情以及从特定事件或描述的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中梳理出多重意义的能力;进而指出,张贤亮超越了政治教化,在揭示其所处时代复杂的社会、心理的真实性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坦率而发人深省的描述。
- 夏志清李凤亮
- 严复与梁启超:新小说的倡导者
- (一)清朝末年,很多学者和报人把小说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一八九七年,天津《国闻报》主编严复(1853—1921)同他的密友夏曾佑(1865—1924)合写了一篇题为《本馆附印说部缘起》的长篇论文。这篇文章一般被认作是近代...
- 夏志清苏冰
- 文献传递
- 谈《师陀全集》——致刘增杰被引量:2
- 2007年
- 2006年9月,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联合召开的史料问题与百年中国文学转捩点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这里发表的一组短文,是从会议发言中选出的。如果说两年前在河南大学召开的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对重视文献问题的呼吁几乎还是会议关注的中心话语;那么,两年后召开的这次会议,着重点已不再彰显不同论点的交锋,而是着重展示从事近现代文学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实绩。这些研究者所做的工作,成绩也许并不显眼,但却是认真的,切实的。他们寂寞而孤独地思考着、辨析着,同时也享受着学术发现的乐趣。这组文章还收录了美国学者夏志清先生等人的文字,显示了重视文献问题已日益成为海内外近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共识。这组文章再次证明,文献不仅是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褊狭的研究视角,进而生发学术、成就学术。
- 夏志清
- 关键词:作家《家》《春》
- 王际真和乔志高的中国文学翻译被引量:22
- 2011年
- 我以此文缅怀和纪念在英语世界推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两位哥大人:王际真和乔志高。王际真(1899-2001),著名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长期在哥大任教,中国文学翻译的先驱。乔志高(1912-2008),1935年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193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虽在哥大不如王际真闻名,但至少在以下四个领域成绩斐然:是受欢迎的汉语散文家,
- 夏志清董诗顶
- 关键词:文学翻译硕士学位文学事业英语世界
- 中国小说、美国评论家——有关结构、传统和讽刺小说的联想被引量:18
- 2005年
- 夏志清刘绍铭
- 关键词:中国小说讽刺小说评论家联想中国传统小说中国古典小说
-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被引量:2
- 2013年
- 1995年9月8日在电话上听到张爱玲去世的消息后,不出两三天即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赶写了一篇文章《超人才华,绝世凄凉:悼张爱玲》,主要参考资料即是1970以来她所寄我的信件,现成放在我书房的公文柜内,抽阅很方便。但张爱玲至迟在1961年3月收到我寄她的英文初版《中国现代小说史》后,即刻同我通信了,某一天我查看原先专存先父、先兄家信的四只长盒。
- 夏志清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史》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