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亮

作品数:128 被引量:676H指数:16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文学
  • 33篇文化科学
  • 7篇艺术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篇文学
  • 25篇文化
  • 22篇昆德拉
  • 21篇文艺
  • 19篇米兰·昆德拉
  • 18篇小说
  • 15篇访谈
  • 15篇访谈录
  • 14篇文化产业
  • 13篇诗学
  • 12篇学术
  • 8篇艺术
  • 8篇文学批评
  • 8篇跨界
  • 7篇说诗
  • 7篇批评家
  • 7篇小说诗学
  • 7篇跨界融合
  • 7篇比较文学
  • 6篇代文

机构

  • 79篇暨南大学
  • 52篇深圳大学
  • 3篇南方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华文文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127篇李凤亮
  • 9篇宗祖盼
  • 2篇刘绍瑾
  • 2篇华国栋
  • 2篇蒋述卓
  • 1篇汤重芬
  • 1篇潘道远
  • 1篇饶芃子
  • 1篇贾柯
  • 1篇王占军
  • 1篇谢仁敏
  • 1篇唐小兵
  • 1篇夏志清
  • 1篇林惠娜
  • 1篇王斑
  • 1篇胡鹏林
  • 1篇邓文君
  • 1篇潘伟
  • 1篇孙琪
  • 1篇卢欣

传媒

  • 9篇暨南学报(哲...
  • 8篇福建论坛(人...
  • 7篇深圳大学学报...
  • 6篇南方文坛
  • 4篇小说评论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中国比较文学
  • 4篇学术研究
  • 3篇文艺争鸣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写作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国外文学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花城
  • 2篇当代文坛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16篇2004
  • 9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米兰·昆德拉的幽默小说观被引量:5
2004年
小说与幽默的结合,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在认知世界与人类自身方式上的相似性。昆德拉的幽默感,既承传了捷克民族幽默与随意的天性,又来自他对处于"极限悖谬"时期现代人类境况和命运的深思。"昆德拉式的幽默"除了揶揄、谐趣之外,更多的则是基于"诗性沉思"的自嘲和反讽。这种由睿智反讽、深沉感伤和冷峻怀疑交织而成的形而上幽默,被昆德拉有效地用来表达存在主题,并抗拒政治、道德等种种强制力量对人类自由精神的入侵。
李凤亮
关键词:幽默小说文学传统小说理论米兰·昆德拉
民族话语的二元解读——论李欧梵的文学现代性思想被引量:3
2006年
“传统与现代”这一二元结构显示出的,是对蕴含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所做的多方探察,以从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本文指出,批判新的时间观和历史意识的凸显,反思个人与群体的冲突及由此导致的主体的确立与失落,探讨“民族国家”的想象及“公共空间”的开创,构成了李欧梵文学现代性思索的重要内容。
李凤亮
关键词:海外汉学
文学:涌向都市的潮声
1998年
一、从乡村文学到城市文学蒋述卓:“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乍活的两个大空间形态,长期以来,或对峙或融合,相互促进也彼此制约着对方的发展。从乡村文学到城市文学,一个世纪以来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谈城市文学,不能摒弃对它与乡村文学交互递进的历史轨迹的回顾与反思。乡村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1923年,“
蒋述卓李凤亮汤重芬林惠娜贾柯潘伟
关键词:城市文学乡土文学城市文化历史轨迹
论民俗风情在文艺作品中的多重价值显现被引量:6
2005年
民俗风情对文艺创作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文艺民俗学因之而成为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民俗”在民间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神秘感及地域时代差异。民俗与文艺的结合与互动,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共同需要,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性文艺现象。民俗从内容描写上的渗入与补充、形式构成上的影响与借鉴两个方面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体现出自身的多重艺术价值。强化文艺的民俗倾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李凤亮
关键词:文艺民俗艺术价值民族性
张贤亮:作者与男主人公——我读《感情的历程》被引量:7
2008年
张贤亮的创作天赋使其成为20世纪最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感情的历程》是他的带有一定自传性色彩的小说集。在该作中,张贤亮对中西文学经典的广泛涉略和熟稔、对西方音乐和电影的喜爱以及惊人的记忆力,促成了其创造性写作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张贤亮小说的一些显著特征,如丰富的想像力、扭曲的幽默感、对女人的矛盾态度、新鲜的地方风情以及从特定事件或描述的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中梳理出多重意义的能力;进而指出,张贤亮超越了政治教化,在揭示其所处时代复杂的社会、心理的真实性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坦率而发人深省的描述。
夏志清李凤亮
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2009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另类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等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走向各异,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成为其中发展较快的类型。中国独立电影的快速发展有其历史契机与特殊语境。跨国文化资本运作下产生的中国独立电影,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正日益影响独立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向。底层视角将继续成为独立纪录片的重要特征,并可能产生新的流向。中国电影消费的特殊情境形成了盗版消费现象;盗版消费既涉及到法律道德问题、消费习惯问题,还涉及到全球影像工业的一体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问题,它已成为海内外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议题之一。
李凤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文体的复调与变奏——对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的一种解读被引量:14
2004年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李凤亮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小说文体学文体
深圳前海自贸区文化创新定位与路径被引量:4
2016年
2012年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开发开放有关政策,支持深圳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2013年12月25日,经文化部批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落户深圳前海,基地将打造文化贸易服务链,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再添贸易新引擎。相较国内其他省市,在前海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主体园区和配套园区具有较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
李凤亮
关键词:保税港海深服务链企业上市融资合作试验区对外文化交流
“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待解的问题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海外关于"Sinophone Literature"(华语语系文学)的讨论与实践,既显示出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界以"边缘"谋取美国汉学"中心"话语权的努力,又反映出他们借助反殖民、去中心化等学术理路与中国大陆争夺学术主导话语的心态,其中隐含着浓烈的"话语政治"。"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在价值立场、理论方法、研究旨归上差异明显,却也为流散文化语境下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提供了诸多学术启示。
李凤亮胡平
关键词:话语政治
走向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海外华人批评家的启示
本文介绍海外华人批评家之进入中国大陆学界,最早是以一种带有异质性的“他者”身份。作为“彼岸性”存在的海外华人批评家,不只相对于中国大陆现代文学研究界、批评界充满了“比较”意识,而且就其自身的形成和现状来讲,也呈现出斑驳鲜...
李凤亮
关键词:现代诗学文学批评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