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旖旎

作品数:16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4篇凝血
  • 4篇重症
  • 4篇危重
  • 4篇危重症
  • 3篇休克
  • 3篇血管
  • 3篇重症患者
  • 3篇危重症患者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休克
  • 2篇多糖
  • 2篇血功能
  • 2篇血管内凝血
  • 2篇凝血功能
  • 2篇凝血功能障碍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细胞
  • 2篇弥散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6篇孙旖旎
  • 15篇马晓春
  • 4篇丁仁彧
  • 3篇李鑫
  • 3篇安欣
  • 3篇张恒
  • 2篇朱承睿
  • 2篇肇冬梅
  • 2篇朱然
  • 2篇章志丹
  • 1篇王亮
  • 1篇马宏飞
  • 1篇程颖
  • 1篇胡紫薇
  • 1篇李晓霞
  • 1篇刘宝燕
  • 1篇许燕京
  • 1篇倪冬姝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凝血酶Ⅲ对脓毒症DIC的早期诊断价值:附445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对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意义及对DIC发展的可能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时是否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患者再按入ICU当日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DIC评分(ISTH评分)分为显性DIC亚组(≥5分)、隐性DIC亚组(1~4分)及无DIC亚组(0分)。记录患者ICU当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STH评分及7 d内AT-Ⅲ水平,比较各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DIC患者AT-Ⅲ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T-Ⅲ或联合PT对脓毒症DIC的诊断效能。比较入ICU当日发生DIC与入ICU 1 d后发生DIC患者间7 d内AT-Ⅲ水平的变化趋势,明确入ICU当日发生DIC患者AT-Ⅲ水平与DIC转归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445例患者中有脓毒症138例,非脓毒症307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当日诊断为显性DIC 20例,隐性DIC 115例,无DIC 3例;ICU住院期间发生显性DIC 25例,均为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入ICU当日AT-Ⅲ活性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55.29±13.92)%比(76.54±12.31)%,P〈0.01〕;显性DIC亚组入ICU当日AT-Ⅲ活性明显低于隐性DIC亚组和无DIC亚组〔(43.85±13.00)%比(56.95±13.03)%、(68.00±16.52)%,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入ICU当日AT-Ⅲ与ISTH评分、PT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7、-0.654,均P〈0.01),其中显性DIC亚组入ICU当日AT-Ⅲ与PT呈显著负相关(r=-0.675,P=0.001)。AT-Ⅲ联合PT诊断
许燕京朱然孙旖旎李鑫马晓春
关键词: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Rho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缓解脂多糖诱导的肾损伤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Y-27632组,每组8只。采用LPS(30 mg/kg)腹腔内注射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造模前18 h和1 h分别予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或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后8 h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及肾组织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预处理明显减轻了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Y-27632能够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肾脏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抑制肾脏caspase-3蛋白的表达;Y-27632预处理显著下调内毒素血症小鼠肾脏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水平。结论
丁仁彧肇冬梅胡紫薇王亮李鑫孙旖旎章志丹马晓春
关键词:RHO激酶肾损伤TOLL样受体4核因子KB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入住ICU的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PICS的认识,以进一步明确PICS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0d、年龄≥18岁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人ICU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入ICU诊断、实验室指标、ICU获得性感染、临床转归等。结果126例患者中63例发生PICS,63例为非PICS患者,PICS发生率为50.0%。PICS组和非PICS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ICU时APACHEⅡ、SOFA、患者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外科疾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S组患者发生消化道穿孔比例较非PICS组高(P=0.042)。PICS组继发ICU获得性感染比例高于非PICS组[63.5%(40/63)比23.8%(15/63);P〈0.001];PICS组念珠菌占致病菌比例较非PICS组高[22.4%(11/49)比2/17;P=0.003]。与非PICS组比,PICS组住ICU时间明显延长[(31.6±28.8)d比(20.4±11.3)d;P=0.0046],ICU病死率明显升高[28.6%(18/63)比6.3%(4/63);P=0.001]。结论PICS在ICU患者中常见,PICS患者继发感染的风险高,住ICU时间长,ICU病死率高。
丁仁彧邱佳男刘宝燕李晓霞孙旖旎粱英健肇冬梅朱然章志丹马晓春
关键词:免疫预后
脓毒症获得性T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免疫功能障碍是脓毒症迁延不愈,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脓毒症时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系统均发生改变,但以T细胞为主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在脓毒症晚期发挥关键性作用。T细胞凋亡,耗竭及功能下降均可造成免疫抑制状态,引起脓毒症死亡风险增高。本综述以脓毒症早期与晚期免疫状态的比较为切入点,深入阐述导致脓毒症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T细胞凋亡,T细胞耗竭及调节性T细胞功能障碍等。介绍目前针对T细胞免疫调节治疗的新进展,以期深入理解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的机制,并寻求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孙旖旎马晓春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调节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与严重脓毒症患者肠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ICU时及1d、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ABP浓度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记录28 d生存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分别比较健康对照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腹腔感染组与非腹腔感染组、存活组与死亡组、不同AGI分级组间IFABP浓度的差异;并对IFABP与炎症因子、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患者28d预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入ICU时及1d、3d,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FAB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mg/L:731.90±53.91、592.07±41.94、511.85±47.97比439.88±23.68,均P=0.000);腹腔感染组与非腹腔感染组、存活组与死亡组、不同AGI分级组间各时间点IFAB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严重脓毒症患者IFABP与IL-6 (r=0.794,P=0.000)、TNF-α(r=0.878,P=0.010)、APACHEⅡ评分(r=0.428,P=0.000)均有显著相关性;腹腔感染组IFABP与IL-6(r=0.812,P=0.000)、TNF-α (r=0.885,P=0.000)及非腹腔感染组IFABP与IL-6(r=0.739,P=0.000)和TNF-α(r=0.828,P=0.000)相关性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时及1d、3 d SOFA评分为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1.624(P=0.004)、1.411(P=0.027)、1.740(P=0.012),而IFABP浓度、AGI分级、APACHEⅡ评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FABP浓度明显增高,与IL-6、TNF-α、APACHEⅡ评分存在较
朱承睿丁仁彧孙旖旎马晓春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严重脓毒症
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室(ICU)中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收治的301例危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既往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年龄、性别、诊断、是否手术、患者来源(急诊/平诊),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镇静药物使用时间、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家属探视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留置引流管情况、入住ICU时间,同时记录患者入ICU 24 h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体温、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有无谵妄,之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可能影响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24项与ICU患者发生谵妄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探视、糖尿病史和患者来源等16项危险因素与谵妄发生密切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家属探视、有糖尿病史、急诊来源、手术术后、入住ICU时间长、有吸烟史和APACHEⅡ评分高是ICU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医护人员应对有糖尿病史、有吸烟史、手术术后、APACHEⅡ评分高和急诊转入ICU的患者给予足够重视,并增加家属探视时间,灵活探视制度,早期干预和预防,以降低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孙智颖倪冬姝马宏飞常宇琨孙旖旎马晓春
关键词:危重症谵妄
贝拉西普——抗排斥反应战场上的新武器被引量:1
2021年
贝拉西普作为针对CD28受体的共刺激阻滞剂,已在欧美国家获批并应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贝拉西普已被证实较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更好地提高受者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并改善移植物功能,但同时也存在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的问题。鉴于此,移植工作者尝试优化贝拉西普免疫抑制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诚然,贝拉西普已被证实对于记忆性T细胞的作用欠佳,但因其特异性针对免疫细胞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探索新的共刺激分子靶点以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上仍具有潜在价值。本文从共刺激阻滞剂的问世、贝拉西普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引起贝拉西普耐药性排斥反应的“元凶”等方面进行综述。
孙赫孙旖旎程颖
关键词:免疫抑制方案CD28排斥反应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多发创伤出凝血管理(2013)欧洲指南解读被引量:13
2013年
多发创伤是当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与生命的重要事件之一,全球每年因此死亡者〉500万,其中多发创伤引发的大出血、休克及创伤性凝血病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3的多发性创伤病人存在创伤性凝血病,由此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
孙旖旎马晓春
关键词:危重症多发创伤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脓毒症患者肠道功能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严重脓毒症患者肠道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入住ICU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本院健康对照组20例,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ELISA法测定实验组患者入ICU第0日,第1...
马晓春朱承睿丁仁彧孙旖旎
应深化对多糖包被的认识被引量:2
2012年
感染性休克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导致这种高病死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微循环障碍所致的器官灌注不足。在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内皮细胞的活化和功能障碍是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马晓春孙旖旎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基础微循环功能障碍包被多糖主要死亡原因微循环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