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尧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前列腺增生症伴或不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侯冰冰梁朝朝宋正尧郝宗耀邰胜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肾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采用肾动脉栓塞的肾损伤出血患者的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22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均明确出血部位,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天内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19个月,出血...
- 朱江波宋正尧施展郏鹏章庆华倪建华殷国林林谦程春生
- 关键词:栓塞肾损伤出血肾动脉
- 文献传递
-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Li-ESW)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最佳参数。方法:2019年4—8月取9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15只,为未建模的大鼠;模型组(M组)15只,为建模后未治疗的大鼠;不同能量密度冲击波治疗组(T组)60只,为建模后进行Li-ESW治疗的大鼠。T组采用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大鼠平卧位,探头置于前列腺解剖位置上方。治疗方案:频率3 Hz,脉冲次数500次,每周1次共4周。根据能量密度将T组分为T1(0.09 mJ/mm^2)、T2(0.20 mJ/mm^2)、T3(0.30 mJ/mm^2)、T4(0.40 mJ/mm^2)组,每组各15只。建模前各组使用von Frey纤维丝于大鼠阴囊处分别采用2、4、6 g压力测试,记录阳性反应次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痛实验1周后麻醉下采用3%卡拉胶注射大鼠前列腺两侧叶,构建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模1周后各组大鼠再次进行von Frey测痛实验,评估建模效果。然后T组开始治疗。每次治疗前各组均进行von Frey测痛实验。于治疗1、2、4周测痛实验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无菌条件下剥离前列腺两侧叶行病理检查,对5个随机视野下前列腺间质的炎症细胞进行计数,每0~50个细胞记为1分,以评估炎症严重程度。结果:建模1周后,M组和各T组阳性反应次数均显著多于C组(P<0.01),M组与各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T2组与M组相比阳性反应次数均减少(P<0.05);T1、T3、T4组分别仅在治疗3周后、3周和4周后、2周后阳性反应次数少于M组(P<0.05)。T2组治疗1周后阳性反应次数开始下降,至4周后降至最低,各时间点测痛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前列腺间质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排列出现紊乱。M、T1、T2、T3、T4组各时间点病理评分分别为:治疗1周后8、7、4、6、9分;2周后8、5、3、4、7分;4周后7、3
- 金晨卞子辰宋正尧王志平冯彬张力郝宗耀樊松杨诚刘祎梁朝朝
- 关键词: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机器人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我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98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肾脏CT检查,根据术前是否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和对照组(未行三维可视化重建)。观察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51.39±14.80)岁;体质指数(23.54±3.08)kg/m2;肿瘤位于左侧26例,右侧15例;肿瘤最大径中位值3.40 cm(1.90~8.30 cm);17、11、13例分别采用经腰、经腹和腰腹联合手术入路;术前R.E.N.A.L.评分(5.83±1.51)分。对照组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52.84±12.28)岁;体质指数(24.01±3.30)kg/m2;肿瘤位于左侧32例,右侧25例;肿瘤最大径中位值3.35 cm(1.40~7.00 cm);31、15、11例分别采用经腰、经腹和腰腹联合手术入路;术前R.E.N.A.L.评分(6.17±1.77)分。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入路选择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血红蛋白和肌酐变化情况等。结果9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血管损伤和输尿管损伤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或更改手术方式。观察组热缺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中位值15.0 min(7.0~26.0 min)与20.0 min(10.0~28.0 min),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值130.0 min(65.0~340.0 min)与139.0 min(67.0~250.0 min),P=0.22]。两组术后24h内血红蛋白下降值[中位值20.0 g/L(4.0~39.0 g/L)与15.5 g/L(2.0~40.0 g/L),P=0.56]和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6.0 d(4.0~14.0 d)与6.0 d(5.0~14.0 d),P=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4 h内肌酐上升值[中位值2.0μmol/L(-10.0~28.0μmol/L)与7.5μmol/L(-17.0~51.0μmol/L),P=0.24]和术后6个月肌酐上升值[中位值2.0μmol/L(-12.0~57.0μmol/L)与4.5μmol/L(-3.0~24.0μmol/L),P=0.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完善三维可
- 尹水平周骏杨诚邰胜宋正尧施浩强梁朝朝
-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 免打结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由同一组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7例,术中均采用分层连续缝合。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免打结缝线组,n=14),B组(传统可吸收线组,n=13)。对两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7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或行肾脏切除。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2)min、(80±1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0±6.5)ml、(132±7)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0.6)d、(6.4±0.5)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无尿漏、无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B组出血伴尿漏1例,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WIT分别为(18±4)min、(24±3)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术前患肾GFR分别为(42.8±3.8)、(42.6±4.0)ml/min,术后1个月分别为(35.8±3.6)、(31.6±3.9)ml/min,A组GFR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后者(P〈0.01)。术后3个月分别为(40.9±3.9)、(39.6±4.2)ml/min,与术前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缩短WIT,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大大缩短学习曲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殷国林张大宏宋正尧林莉
-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热缺血时间肾小球滤过率
- 腹腔镜保留脐部的全段脐尿管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瘘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脐部的全段脐尿管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例脐尿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保留脐部的全段脐尿管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术后效果。结果手术顺利,均保留脐部,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8 min;住院时间4~15 d,平均10 d;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5.3 d;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1~7 d,平均4.6 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恶变。结论腹腔镜保留脐部的全段脐尿管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全段脐尿管切除有效的避免了复发及恶变,保留脐部使腹部外形更美观。
- 刘刚周骏梁朝朝施浩强杨诚宋正尧杨发武
- 关键词:腹腔镜脐尿管瘘
- 经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目的:探究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接收的肾结石患者中随机挑选94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就...
- 朱江波施展宋正尧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各自优势。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比较3种手术入路对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患者345例,男181例,女164例;其中经腹入路102例,经腰入路121例,经腰腹联合入路122例,手术均由单一术者完成。结果:34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经腹、经腰和腰腹联合入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3.0±12.7)min、(89.0±16.5)min和(71.0±9.7)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入路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腰、经腰腹联合入路早于经腹入路组(P<0.05),但经腰与腰腹联合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标本切缘均为阴性。病理诊断结果肾透明细胞癌3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1例,嫌色细胞癌12例。术后患者随访1~40个月,3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肿瘤特异性死亡等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通过腰腹联合入路在缩短手术和肠道恢复时间具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邰胜周骏施浩强杨诚尹水平宋正尧梁朝朝
-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入路
- 前列腺增生症伴或不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istological prostatitis,H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BPH患者168例,根据伴或不伴HP分为HP组(n=96)和非HP组(n=7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PSA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PS)、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和急性尿潴留情况的差异。结果非HP组和HP组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PSA、PSAD、IPPS、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和急性尿潴留情况分别为(68.9±6.9)与(71.7+7.1)岁、(60.1±31.5)与(70.54-30.7)ml、(5.82±4.4)与(7.59±5.9)ng/ml、(0.105±0.084)与(0.111±0.079)、(17.2±3.4)与(20.9±3.7)、27.8%(20/72)与30.2%(29/96)、25.0%(18/72)与40.6%(39/96)。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IPPS、术前合并急性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AD和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的发生与尿路感染无关,但与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相关;合并HP会加重BPH患者尿路症状,并增加出现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对BPH合并HP患者血清PSAD较PSA更具特异性,并增加出现急性尿潴留的风险。
- 侯冰冰梁朝朝宋正尧张贤生郝宗耀邰胜
-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之一,治疗后易复发。近年来,在传统药物疗效局限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应用于CP/CPP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证实。研究结果显示ESWT短期(≤12周)疗效令人满意,但缺乏长期(>12周)的随访数据。此外,适应证不统一、作用机制未阐明等,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本文总结ESWT在CP/CPPS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 金晨付子越章颂宋正尧梁朝朝
- 关键词: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体外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