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惠儿

作品数:44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吸虫
  • 26篇华支睾吸虫
  • 26篇虫病
  • 14篇丝虫
  • 13篇吸虫病
  • 12篇支睾吸虫病
  • 12篇丝虫病
  • 12篇华支睾吸虫病
  • 7篇班氏丝虫
  • 5篇抗体
  • 5篇班氏丝虫病
  • 5篇ELISA
  • 4篇血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诊断试剂
  • 3篇诊断试剂盒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媒介
  • 3篇囊蚴

机构

  • 23篇广东省寄生虫...
  • 21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岐阜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肇庆市疾病预...
  • 1篇三水市预防保...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4篇崔惠儿
  • 19篇方悦怡
  • 17篇阮彩文
  • 17篇裴福全
  • 17篇吴军
  • 15篇张启明
  • 14篇黄少玉
  • 12篇潘波
  • 11篇欧作炎
  • 10篇骆雄才
  • 6篇邓卓晖
  • 5篇刘美真
  • 5篇张翠芬
  • 5篇张贤昌
  • 4篇长野功
  • 4篇梁文佳
  • 4篇李接
  • 4篇林荣幸
  • 4篇黄志彪
  • 3篇周洁娴

传媒

  • 11篇华南预防医学
  • 8篇热带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寄生虫病...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广东卫生防疫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支睾吸虫感染兔模型治疗前后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兔模型的研究,了解有效治疗前后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为探讨特异性抗体检测用于疗效考核的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自感染的鱼体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经口感染7只家兔,14周后给予吡喹酮治疗,使用SPA-ELISA法检测感染及治疗前后血清IgG抗体,观察针对华支睾吸虫粗抗原的抗体消长规律。结果7只实验兔均感染成功,抗体水平在感染后2~4周内显示不同程度的上升,至第4周均达较高水平,8~12周继续上升至峰值(0.143~0.307)。经过有效驱虫治疗,特异性抗体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兔(71.4%)在治疗5周后下降显著。到死亡或饲养结束,71.4%的实验兔A值降至0.1以下,为感染前的1.28~1.80倍。此外,解剖观察显示,完全驱虫治疗7或10个月后的3只兔肝仍可见病理性结节。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IgG抗体水平的上升较早,部分兔感染后约2周就有明显上升,使用高敏感度的抗体检测方法有助于对部分感染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驱虫治疗后,大部分实验动物显示抗体水平先快速后缓慢下降的规律,血清抗体滴度的动态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值。此外,本研究显示单纯驱虫治疗并不能使华支睾吸虫感染动物的肝脏病理改变很快恢复,提醒我们在防治工作中须重视该寄生虫寄生所引起的长期肝脏损害,将预防感染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对感染者的治疗应联合使用肝脏康复药物。
古梅英裴福全霍丽蝉崔惠儿王金龙张启明张龙杰岑咏珍张贤昌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家兔抗体变化
乳源县红星村班氏丝虫病防治试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91年
作者于1986年和1990年在乳源红星村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测定该村居民的抗体水平。1986年和1990年该村微丝蚴率分别为1.50%(14/931)和0.23%(2/874)。IFAT阳性率分别为52.82%和5.8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08.14和85.86,阳性率和滴度均有明显下降。
黄少玉崔惠儿骆雄才欧作炎谭德平李接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基因表达与在ELISA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华支睾吸虫病血清学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成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GenBank中一个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No.AF093242,简称CysB)的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TrcHis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表达出的重组蛋白经亲合层析纯化后用于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寄生虫感染血清,评价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成功克隆与表达CysB基因片段,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达96.0%(48/50),与其他寄生虫病的总交叉反应为3.8%(1/26),而对比实验中可溶性粗抗原(CAA)用于检测的敏感性为88.0%(44/50),与其他寄生虫感染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ysB)用于ELIS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希望成为可溶性粗抗原的替代之一。
裴福全Isao Nagano Zhiliang Wu 吴军阮彩文崔惠儿Yuzo Takahashi 方悦怡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基因表达免疫学诊断
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调查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及对周围人群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及周围人群进行检查,应用常规厚血膜双片法检查微丝蚴,ELISA法检测丝虫IgG4抗体。结果2007年9月在广州南沙、番禺、汕头和中山等4市(区)共调查989人,其中47人来自广西富川县朝东镇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共发现3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为疫点长塘村干上、印山自然村人,微丝蚴密度分别为24、20和2条/120μl血,微丝蚴检出率为6.4%(3/47)。对残存疫点在粤人员、周围人群及非流行区对照人群共1501人进行丝虫IgG4检测,丝虫IgG4阳性者15例,其中来自干上和印山村12例,阳性率为25.5%(12/47),高于其他人群(χ2=295.83,P<0.01)。IgG4阳性而非微丝蚴血症者采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复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来自广西丝虫病疫点务工人群中存在少量传染源。
张贤昌黄少玉邓卓晖欧作炎伍卫平骆雄才陈锡欣张启明林荣幸阮彩文王金龙崔惠儿
关键词:丝虫病疫点微丝蚴血症者
班氏丝虫病传播阻断情况调查
1994年
1986~1990年在基本达到消灭丝虫病的广东省乳源县红星村进行调查。该村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为11.85%,全民服用海群生盐6个月进行防治,三年后连续5年观察,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23~1.5%,14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逐年转阴,至1990年仅存2例,未发现新感染者,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为0.73%、0.08%、0、0、0。未发现感染期幼虫。居民一年内受感染性蚊叮咬数1988~1990年均为0。推断不会再有新病例发现,说明已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
骆雄才欧作炎李世富李文峰李娅佐姚承忠崔惠儿于顺平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传播阻断
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方法 采集华支睾吸虫阳性鱼 ,分离囊蚴 ,感染实验动物兔 ,解剖兔收集华支睾吸虫成虫虫体。应用“一步法”提取华支睾吸虫总RNA ;经过mRNA纯化、cDNA合成 ,以PcDNA3(Amp +)质粒为载体构建文库。挑取 2 0个克隆进行扩增 ,选择 9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基因进行比对。结果 获得含有 9 7× 10 5个重组子库容量的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其中PC6号克隆基因序列与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具有 93%的同源性。结论 已构建成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
吴军裴福全钟肖芬卫剑文彭立胜阮彩文崔惠儿方悦怡潘波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
ELISA检测广东省各地鼠形动物SARS特异性抗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各地鼠形动物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 ,为探讨鼠形动物尤其是家鼠类媒介生物 ,与SARS流行是否存在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 在广东省各地与SARS相关或被认为可能相关的场所诱捕鼠形动物 ,留取血清 ,用葡萄球菌A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SPA ELISA)及常规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 结果 在广东省各地共获取鼠形动物 (包括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及臭 )血清 193份 ,用SPA ELISA检测 ,7份特异性抗体阳性 ,均为褐家鼠或黄胸鼠 ,阳性率 3 .6% ;其中 13 9份褐家鼠、黄胸鼠血清用常规ELISA重复检测 ,检出阳性 18份 ,阳性率 12 .9% ;SPA ELISA检测阳性者中 5份用常规法复检 ,4份仍为阳性 ;所有阳性者均来自广州、佛山、深圳 3地。结论 在广东省各地捕获的鼠形动物中 ,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者均为褐家鼠或黄胸鼠 ,阳性者的地域分布似乎与广东省SARS流行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SPA ELISA法检测Rats类家鼠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的敏感性可能低于常规ELISA法 ,而检测阳性者与SARS冠状病毒接触或感染的相关程度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裴福全崔惠儿林立丰吴军易建荣段金花阴伟雄阮彩文卢文成
关键词:鼠形动物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马来丝虫非放射性寡核苷酸探针的制备及现场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寻找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马来丝虫的检测方法 ,并将其用于现场检测。 方法 根据马来丝虫 Hha 重复序列 ,合成马来丝虫特异性引物 1对和寡核苷酸探针 1条 ,采用地高辛加尾标记试剂盒对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进行非放射性标记 ,并对标记后的探针进行标记效率检测 ;将血液标本和蚊虫标本分别用蛋白酶 K等处理液和 Chelex- 10 0处理后 ,结合 PCR技术 ,对该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 ;并将此探针用于平远县马来丝虫病的监测。 结果 经测定 ,标记后探针的有效浓度为 1.5~ 2 fmol/μl;结合 PCR技术 ,该探针可检出 10 0 μl阳性血样中 1条微丝蚴 ;5 0只蚊中含有 1只只感染 1条幼丝虫阳性蚊亦能准确检出。班氏丝虫等其它寄生虫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采自平远县的 2 4 0份血液标本和 10 0 8只中华按蚊标本均为阴性。 结论 该探针杂交检测方法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可作为一种新的马来丝虫病监测方法在现场中使用。
黄志彪黄少玉阮彩文潘波吴旭光沈秀婷邓卓晖崔惠儿游恒龙姚良治
关键词:马来丝虫丝虫病疾病监测
PCR技术检测血液中和蚊体内班氏丝虫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班氏丝虫病的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班氏丝虫SspI重复序列 ,合成班氏丝虫特异性引物一对 ;运用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班氏丝虫微丝蚴和蚊体内幼丝虫 ,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原班氏丝虫流行区的疾病监测。结果 该方法可检出 1 0 0 μl阳性血样中的 1条班氏丝虫微丝蚴 ;5 0只致倦库蚊中含有一只仅感染 1条班氏幼丝虫阳性蚊亦能准确检出。马来丝虫等其它寄生虫样本的PCR结果均为阴性。用该方法检测广东省班氏丝虫监测点 5 4 0份血液样本和 1 4 70 8只致倦库蚊样本 ,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 该PCR反应系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黄志彪阮彩文黄少玉张启明崔惠儿吴旭光
关键词:PCR班氏丝虫血液检验
华支睾吸虫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用于血清学调查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以华支睾吸虫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CsCp)为ELISA包被抗原检测流行人群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成虫粗抗原比较,评价其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血清学调查的价值。方法以佛山市南海区的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华支睾吸虫虫卵。同时采集血清,分别以rCsCP与成虫粗抗原(CsCAA)的ELISA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对粪检及两种抗原的ELISA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血清检测的97人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率60.8%,CsCAA-ELISA阳性率75.3%,rCsCP-ELISA阳性率76.3%,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虫卵阳性率(P<0.05),不同抗原ELIS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CAA-ELISA、rCsCP-ELISA结果与粪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6.7%和55.7%,两种抗原ELISA结果的符合率为82.5%。59例粪检阳性者CsCAA-ELISA和rCsCP-ELISA阳性率均为76.3%,38例粪检阴性者CsCAA-ELISA和rCsCP-ELISA阳性率分别为73.7%和76.3%。结论以rCsCP为包被抗原,用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清特异性IgG抗体与使用CsCAA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但同样不能区分现症与既往感染。
裴福全长野功方悦怡崔惠儿吴军阮彩文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血清学调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