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继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地佐辛
  • 5篇镇痛
  • 5篇烧伤
  • 5篇麻醉
  • 4篇神经阻滞
  • 4篇内镜
  • 4篇静脉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瑞芬太尼
  • 3篇手术
  • 3篇鼠肝
  • 3篇术后
  • 3篇逆行
  • 3篇自控静脉
  • 3篇自控静脉镇痛
  • 3篇自控镇痛

机构

  • 15篇新乡市中心医...
  • 7篇长治医学院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24篇巩继平
  • 10篇孟瑞霞
  • 9篇郭晓姝
  • 7篇王培山
  • 4篇张翠英
  • 4篇陈玉培
  • 2篇王开娟
  • 2篇王崧
  • 2篇赵利芳
  • 2篇尚改萍
  • 2篇粟永萍
  • 2篇高莉晶
  • 2篇常永丽
  • 2篇李岩
  • 2篇杨建功
  • 1篇李明勇
  • 1篇郝玉徽
  • 1篇杨根庆
  • 1篇李晨
  • 1篇雷鹏飞

传媒

  • 5篇长治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莫地平与丁咯地尔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手术中使用尼莫地平、丁咯地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高龄患者180例,年龄75~9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尼莫地平组、丁咯地尔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尼莫地平组和丁咯地尔组于麻醉前10min开始分别静脉泵入尼莫地平0.25μg/(kg.min)和丁咯地尔6μg/(kg.min),至手术结束停药。记录3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术中(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MAP,HR,SpO2,并记录患者术前1日(D1)、术后1日(D2)、术后第3日(D3)和术后第5日(D4)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评分。结果 3组各时点MAP HR SpO2,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日(D2)尼莫地平组,丁咯地尔组MMSE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尼莫地平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丁咯地尔组(P<0.05)。术后3日(D3)和术后5日(D4),尼莫地平组和丁咯地尔组记忆力、执行力评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尼莫地平组记忆力,执行力仍高于丁咯地尔组(P<0.05)。不同麻醉方法间的MMS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使用尼莫地平,丁咯地尔可以改善高龄患者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尼莫地平更优。
王培山孟瑞霞巩继平
关键词:尼莫地平丁咯地尔高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罗哌卡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方法:使用贴壁法分离扩增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成脂、成骨和成肌诱导分化检测细胞的分化潜能;分别使用CCK-8和Brdu掺入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处理对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Millic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B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培养所得细胞具备BMSCs的表面标志物特点和多向分化潜能。50,100μmol/L罗哌卡因处理可显著降低BMSCs的增殖速度,降低BMSCs的Brdu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表明罗哌卡因处理可引起BMSCs迁移能力的明显降低(P<0.05)。上述效应均对罗哌卡因的给药剂量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可显著降低大鼠BMSCs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提示外科应用BMSCs时需注意罗哌卡因等长效局部麻醉剂对BMSCs造成的不利影响。
郭晓姝巩继平杨根庆常永丽高莉晶田小霞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罗哌卡因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烧伤鼠脑应激因素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重度烧伤大鼠脑组织应激相关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对照+SB组、烧伤组及烧伤+SB组,每组5只.TBSA 15%~20%Ⅲ度大鼠烧伤模型,烧伤后即刻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于8 h后断颈取脑组织,ELISA法观察SP和CGRP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NF-α表达;Western-blot法观察 IL-1β和IL-6表达.结果 SP、CGRP对照组与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烧伤+SB组较烧伤组显著减弱(P〈0.01).TNF-α、IL-1β对照组与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显著增高(P〈0.01),烧伤+SB组较烧伤组显著降低(P〈0.01).IL-6:对照组与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烧伤+SB组与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重度烧伤治疗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物质、CGRP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过度表达引起SIRS来实现的.
郭晓姝巩继平王崧张翠英尚改萍高莉晶
关键词:烧伤颈交感神经阻滞
严重烧伤小鼠肝细胞IFIT1表达与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急性应激期干扰素诱导含TPR基序的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 1,IFIT1)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C57/129小鼠2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0 h)组、烧伤后1,6,12和24 h组。制作烧伤组大鼠2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III度烧伤模型。取肝组织,Western印迹观察IFIT1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IFIT1烧伤后1 h开始增高,6 h最高,12 h开始降低,24 h降至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和caspase-8烧伤后随时间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显示烧伤后肝细胞凋亡1 h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至24 h呈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IFIT1表达增高可促使肝细胞凋亡的增强。
郭晓姝巩继平王崧郝玉徽常永丽李晨
关键词:烧伤CASPASE-3CASPASE-8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烧伤大鼠蓝斑放电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大鼠蓝斑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对照SB组、烧伤组和烧伤SB组,每组5只。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20%Ⅲ度大鼠烧伤模型,4h后观察蓝斑神经元放电,HE染色组织学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果在放电频率、放电脉冲间隔(ISI)、众数和不对称指数(AI),对照组和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组又显著高于烧伤SB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ISI和众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又显著高于烧伤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A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和烧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蓝斑神经元主要为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神经元。结论 SB对烧伤的治疗作用中枢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蓝斑神经元放电活动来实现。
郭晓姝巩继平尚改萍张翠英
关键词:烧伤自主神经传导阻滞蓝斑
硬膜外阻滞侧卧位注药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侧卧位注药在侧卧位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侧卧位肛肠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在侧卧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验组患者穿刺成功后,不改变体位给予局麻药,对照组穿刺成功后,改平卧位后给予局麻药,2组均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3ml作为试验剂量,注入0.2%罗哌卡因10ml为首次剂量,如果出现阻滞不全或效果欠佳则给予静脉辅助药。记录患者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10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HR、MAP和SPO2。记录每位患者麻醉效果及术中辅助用药。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各时间点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麻醉效果和辅助药使用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在侧卧位注入0.2%罗哌卡因,在侧卧位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是便捷和安全有效的。
孟瑞霞李岩巩继平王培山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罗哌卡因
神经刺激仪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切口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切口肺癌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拟行小切口肺癌手术的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P)组和全身麻醉(G)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即刻(T2),打开胸腔即刻(T3),单肺通气30 min(T4),关闭胸腔即刻(T5),手术结束(T6)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全身麻醉药的用量.观察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术后2、6、24 h的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结果 P组血流动力学平稳,在T2~T6各时间点的MAP、HR均低于G组(P<0.05).P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的用量低于G组(P<0.05).P组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短于G组(P<0.05);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P组术后2、6h的静止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G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切口肺癌手术全麻用药量少、苏醒快、术后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雷鹏飞王凯巩继平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全身麻醉
颈交感阻滞对烧伤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小鼠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fieopetide repeats1)的表达情况,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和颈交感神经阻滞(SB)治疗组、烧伤组和SB治疗组采用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SB治疗组于烧伤后即刻进行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各组分别于4h后取心、肝、脾、肺、肾组织,提取RNA,以RT—PCR检测IFIT1表达情况.结果:RT—PCR显示IFIT1在各组的各器官均有表达,并存在差异.烧伤组IFIT1在心、肝、脾表达低于正常组,同时在肺、肾表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SB治疗组IFIT1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P〈0.01);同时,SB治疗组IFIT1在心、肝、肺、肾的表达也低于烧伤组(P〈0.01).另外,在各组内的不同器官的IFIT1表达量存在差异(P〈0.05).结论:烧伤后早期小鼠各器官IFIT1表达有不同的变化,可能与不同器官在烧伤应激反应过程中损伤程度不同有关.SB可显著降低各器官IFIT1的表达.
巩继平陈玉培郭晓姝粟永萍
关键词:IFIT1颈丛自主神经传导阻滞烧伤
不同体位硬膜外注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侧卧位注药联合左倾位娩出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左侧卧位下L1-2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验组硬膜外麻醉置管成功后仍取左侧卧位给予局麻药,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即采用平卧位给予局麻药,两组试验量均为1%利多卡因3ml,初量为2%利多卡因12ml,试验组10min后患者改为向左侧倾斜20°平卧位,胎儿娩出后改为水平卧位。记录麻醉开始前(T1),注入初量后5min(T2)、10min(T3)、12min(T4)、1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感觉阻滞程度和腹肌松弛度。结果在各个时点,产妇的心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SBP、DBP,在T3、T4、T5时差异显著,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感觉阻滞情况和腹肌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侧卧位注药和左倾位娩出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孟瑞霞李岩王培山巩继平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ESD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三种麻醉方法,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ESD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组(DD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全麻组(GA组),每组20例。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手术操作时(T3)、清醒时(T4)的MAP、HR、RR、SpO2和BIS值,记录胃镜操作评分、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在T0、T3和术后2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MAP和HR在T1、T4时,3组间差异显著,DD组更平稳(P〈0.05);在T2、T3时,GA组的MAP和HR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在T1-T3时,DD组和GA组的SpO2显著高于PR组(P〈0.05),在T4时DD组SpO2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DD组和PR组在T1-T4的RR较T0降低,但DD组的RR显著高于PR组(P〈0.05)。各时点的BIS值在DD组和PR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T1-T3,GA组的BIS值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GA组和PR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D组(P〈0.05),PR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DD组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其它两组(P〈0.05)。在T3、T5时,DD组和GA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P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更少发生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更快更平稳,可能更适合ESD的麻醉。
巩继平孟瑞霞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地佐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