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金川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局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AIDS患者持续抗病毒治疗后CD4/CD8细胞比值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c ART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比值(简称CD4/CD8细胞比值)的纵向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23年1月在杭州某传染病医院感染科门诊初次进行c ART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和随访实验室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D4/CD8细胞比值与c ART时间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分析CD4/CD8细胞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187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2071例(94.7%);初治年龄(33.0±11.0)岁。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细胞数(rs=0.340,P<0.001)、CD4/CD8细胞比值(rs=0.415,P<0.001)呈现上升趋势,CD8细胞数(rs=-0.182,P<0.001)呈现下降趋势。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显示,控制时间效应后,女性(β=0.095,95%CI:0.061~0.129)、初治年龄(β≥60.0岁=0.153,95%CI:0.112~0.193、β30.0~<60岁=0.025,95%CI:0.009~0.041)、吸烟(β=0.062,95%CI:0.045~0.079)、治疗延迟时间≤6个月(β=0.120,95%CI:0.100~0.141)、基线CD4细胞数(β200~349个/μL=0.264,95%CI:0.239~0.289、β350~499个/μL=0.414,95%CI:0.387~0.440、β≥500个/μL=0.535,95%CI:0.505~0.564)和基线VL1×10~5~4.99999×10~5(copies/mL)(β=0.035,95%CI:0.015~0.055)是HIV/AIDS患者CD4/CD8细胞比值恢复的保护因素,文化程度(β高中=-0.048,95%CI:-0.076~-0.019、β大专=-0.078,95%CI:-0.105~-0.051、β本科=-0.104,95%CI:-0.131~-0.078、β研究生及以上=-0.098,95%CI:-0.136~-0.061)、饮酒(β=-0.034,95%CI:-0.050~-0.018)、使用过复方新诺明(β=-0.046,95%CI:-0.075~-0.018)是HIV/AIDS患者CD4/CD8细胞比值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D4/CD8细胞比值呈上升趋势,且与性别、初治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治疗延迟时间、基线CD4细胞数、基线VL、使用过复方新诺明等因素相关。
- 张文慧晏定燕师金川汪义
- 关键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HIV/AIDS患者23价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在传染病定点医院门诊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3年3月8日至4月30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PV23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调查的967名HIV/AIDS患者中,既往知晓PPV23疫苗124例(12.8%);认为自己需要接种PPV23疫苗320例(33.1%);近3年接种过PPV23疫苗者9例(0.9%);本次愿意接种PPV23疫苗651例(6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776,95%CI:1.063~2.969)、吸烟(OR=1.828,95%CI:1.294~2.582)、交通便利(OR=2.809,95%CI:2.059~3.834)、COVID-19疫苗接种两针次以上(OR接种两针次=2.081,95%CI:1.134~3.820、OR_(接种三针次)=2.766,95%CI:1.594~4.799、OR_(接种四针次)=3.963,95%CI:1.445~10.871)是HIV/AIDS患者接种PPV23疫苗意愿的保护因素,未感染新冠(OR=0.607,95%CI:0.381~0.967)或不清楚新冠感染(OR=0.567,95%CI:0.387~0.831)、最关注PPV23疫苗来源地(国产或进口)(OR=0.307,95%CI:0.137~0.688)是HIV/AIDS患者接种PPV23疫苗意愿的危险因素。结论HIV/AIDS患者在定点医院门诊接种PPV23意愿率较高,文化程度高、吸烟、交通便利、新冠疫苗接种两针次及以上及既往感染新冠是PPV23疫苗接种的主要人群。
- 张文慧师金川汪义
- 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复合感染状况与CD_4^+ T细胞数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复合感染的情况及与CD_4^+ T细胞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住院的AIDS患者147例,其中AIDS合并PCP感染患者60例,AIDS未合并PCP感染患者87例;将AIDS合并PCP患者中复合感染组与无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8^+ T细胞数以及CD_4^+ T/CD_8^+ T细胞比值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不同CD_4^+ T细胞数水平发生复合感染情况。结果 60例PCP患者中有47例发生复合感染,感染率为78.33%;其主要的复合感染是口腔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分别为41.67%、31.67%、31.67%、30.00%、11.67%;AIDS相关PCP患者CD_4^+ T细胞数均<200×10~6/L,且绝大多数≤50×10~6/L;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4^+ T/CD_8^+ 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无复合感染组(P<0.01,P<0.05);CD_4^+ T细胞数≤50×10~6/L组患者复合感染率为90.91%,显著高于CD_4^+ T细胞数51~100×10~6/L组(57.14%)、101~200×10~6/L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AIDS相关PCP患者复合感染率高,AIDS合并PCP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且CD_4^+ T细胞数与AIDS合并PCP患者复合感染关系密切,随着CD_4^+ T细胞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 叶宁李茜茜朱明利师金川叶荣夏喻剑华刘寿荣徐纪茹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机会性感染CD4+
- 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患者痰液中的肺孢子菌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53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痰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痰标本进行肺孢子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同时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3例患者痰标本,30例为阳性,占检测人数的56.6%;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33.33±42.99/μl,23例阴性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04.13±77.87/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诊患者经复方新诺明及其他抗生素治疗后27例好转。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感染患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孢子菌,方法快速、灵敏、有较高特异性,在PCP的早期诊断、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雁章松平师金川喻剑华过建春
- 关键词:肺囊虫卡氏荧光抗体技术
- HIV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杭州市HIV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于2021年11月-12月调查我院接受规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HIV患者,用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做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687例HIV感染者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男性(95.60%)患者较多,抗病毒治疗平均时间为(4.71±2.90)年。疫苗未接种组、接种组占比分别为9.37%、90.63%。接种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例数构成比分别为97.91%、1.57%、0.5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465,95%CI:1.038~5.856]、合并皮疹[OR=1.885,95%CI:1.043~3.404]、合并其他疾病[OR=2.050,95%CI:1.297~3.240]是HIV患者拒绝接种新冠疫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提高HIV感染者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建议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年龄≥50岁、合并皮疹及其他疾病的HIV感染者,充分评估其疫苗接种安全性并制定相关策略。
- 张文慧晏定燕陈茜张燕师金川郑丽平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 以皮肤病为主要症状就诊的HIV感染者7例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皮肤损害是艾滋病(AIDS)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且相当部分感染者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但其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根据细胞免疫抑制程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当AIDS在普通人群中出现时,容易被皮肤科医师漏诊或误诊。
- 师金川喻剑华瞿镔张滨海丁训奇张忠东
- 关键词:HIV感染者皮肤病就诊细胞免疫抑制皮肤损害皮肤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