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磁共振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抑郁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缺损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半暗带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急性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张再强
  • 1篇赵性泉
  • 1篇龙洁
  • 1篇李小玲
  • 1篇路敦跃
  • 1篇刘永珍
  • 1篇李永鸿
  • 1篇王群
  • 1篇黄永光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卒中急性期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与文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的有关标准及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的程度。并根据临床体检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率为 35 .16% ,卒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发生率高 ,其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且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有显著关系 ,应于早期干预。
黄永光张再强李永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缺损
多发性硬化与脑小血管病的脑白质高信号特征的差异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无高血压的年轻多发性硬化患者与症状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特征的差异。方法检查了77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88例症状性脑小血管病患者,采用分区病变描述、半定量视觉评分量表和自动像素定量方法对T2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硬化白质高信号区病变体积小、数量少,多见于脑室周围和皮质旁白质,尤其见于枕部和颞部。而脑小血管病的白质高信号区病变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多见于皮质下白质,尤其是额叶和基底节区。结论本研究揭示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了多发性硬化和脑小血管病的鉴别,提示了两种疾病的不同病理性质。
董芳宇吴权宏张再强李少武付莹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磁共振特征探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磁共振 (MRI)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2 6例患者的MRI扫描结果。结果 根据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不同时间的MRI影像特点 ,将其分为 :①早期表现 :脑水肿 5例 ,灰白质分界消失 3例 ,大脑皮质层层状坏死 1例 ,颅内出血 1例。②晚期表现 :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脱髓鞘改变 12例 ,选择性神经元坏死 7例 ,广泛脑损害 7例 ,脑萎缩 4例。结论 MRI对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具有高度敏感性 ,无论在早期或晚期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范晨雷张再强
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干预措施研究
龙洁张再强李小玲赵性泉路敦跃刘永珍王群
该项目为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干预机制研究。结果证实脑缺血神经元凋亡具有时空变化的规律;缺血神经元的凋亡与细胞内损伤与修复机制有关;环氧酶-2的表达可能存在双向作用;缺血过程中随着缺血时程延长,该蛋白免疫...
关键词:
关键词:细胞凋亡脑缺血半暗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